“哇、哇、哇!
...”随着一阵婴儿的哭声,陈家老宅里老老少少二十几个人都激动的望向了内屋的门,唯有坐在大椅上的一位老婆婆纹丝不动,在客堂的欢声笑语里她的脸色格外的疑重。
“妈,英姑她生了、生了,我当爸爸了,三十六岁的陈建华忍不住激动的对坐着的老婆婆说。
其他亲戚也都等不及的要看孩子长什么样儿,客堂里一片哄闹,这时老婆婆闭上眼睛把拐杖用力一镦,同时大喊:“都给我住口!”
显然老人家是这一家之主,这一下就让陈家上下停止了所有动作,屋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得到婴儿从屋内传来的哭声,陈建华心里犯嘀咕这娃都哭了好一阵了,接生婆怎么就不抱出来,就这样又过了几分钟,突然,哭声停止了,就在这时老婆婆一下站起来大步地走到内屋门前,但她却没有推门进去,其他人也占到了他的身后。
怎么了,孩子该不会出事了吧。
就在亲戚们担忧的时候,屋里传来了“呱滋、呱滋”的声音,老婆婆全身不停地颤了起来。
陈建华想推开门进去却被她一把推开。
这是,大家看到老婆婆的表情,那是恐惧。
然后,老人家吃力地说:“老六,去......去看一下现在有没有月亮。”
听到这话所有人更是疑惑了,但老六还是出到院子里望了望,跑回来说:“没有啊,妈。”
怎么回事?
不解的目光向老人投来,最后,她只说了两句话:“月落乌啼万事安,湖中可见......坟满山。”
十六,都说花季,应该是吧。
“十六年了,我终于可以远走高飞,看另一片新天地了。”
心情畅快的他不禁觉得车窗外的风景格外怡人。
“自由,我来了。”
谢玉这样想。
真的有自由吗?
飞驰的火车不知道,它只是全力的冲向前方的阴霾。
“青山高中的新生请到这里***。”
火车站外的人群中,一个大块头拿着扩音喇叭高喊着。
“师哥,喊累了吧,来喝口水。”
旁边一个靓丽的女生招呼那个大块头说。
再看那大块头,长得跟读者老爷一样帅“不用了,张梓,你快去给这些师弟发新生手册吧。”
大块头说。
“好,师哥你要什么就叫我。”
说着,张梓就转身去拿新生手册了。
哇,你要什么就叫我。
这话让新生堆里的男生笑得格外起劲,不过想想那师哥的条件,便都无奈的摇头叹气。
“是青山高中吗?”
声音一响,新生堆里的女生又笑了,不是嘲笑,而是青春的笑,简称“思春”。
“哦,是的,新生在这里***,等下一轮校车。”
那位师哥说。
好的,我叫谢玉。
麻烦这位师兄了”说着便向他伸出了右手。
这下倒让这位师哥有点吃惊,握手好像不是年轻人流行的打招呼方式吧,不过也礼貌的跟谢玉握了握手。
他哪知道,这并非礼貌,而是对方心里实在激动。
这是旁边的女生笑的更“春”了,男生叹的更“气”了。
一会儿,校车终于驶来,新生们又提起了行李上车了。
“双层豪华大巴。
看来一年2万5的学费不是白交的。”
几个学生高兴道。
谢玉坐在一层靠窗的位置,旁边来了一个手里抱着大背包的女生,长得挺乖巧,她一坐下就引来了几个女生犀利的目光,谢玉心情很好,想找人唠嗑,但这女生竟闭上了眼睛,双手抱背包抱在胸前睡了。
谢玉只好作罢,又转头望向窗外。
眼前的风光由繁华都是变成了郊外美景,时间也过去了快一个小时。
车里其他同学因为疲劳都睡着了,唯独谢玉看风景看得欢。
突然,车厢里传来一阵响声“呱滋、呱滋”谢玉先不以为然,但他越听越不对,好像在哪里听过这种声音,目光转向车厢,可这是声音又停了下来。
“奇怪,”正低头要坐下的他却又看到不解的一幕,旁边女生手里的背包居然动了一下,不是动,是有什么东西在包里,背包鼓了几下又不动了。
是装了什么宠物吗?
不会啊,放在这样的包里不怕闷死?
邓宇浩坐下盯着包半天,可它再也没动静了。
“这......这是哪儿啊?
第一个下车的同学望见西周到处都是树林和田园,呆呆的指着说。
后面一个男生拍着他的肩膀说;"看来你真对青山高中不够了解,别以为“第一职高”就只能是在城市里,建在郊区也一样会叫不少人向往,因为只要是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据说都会具备大学本科以上的专业能力,而且学制也是西年,有的专业甚至要到六年才能毕业,每年的毕业生可都是大企业的抢手货哦。”
“有没有这么夸张,别的我不知道,就这半年八千,另加杂费一年两万块的费用也够唬人的,希望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吧。”
那男生摇头说。
虽然通知书上说过学校位于郊区,但这偏的真的不能再偏了,众人一下车,看着周围环境,不知为何,总觉得有点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