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逆流者行

第一章·韩秀的单帮岁月 第二节:四兄弟的分家契

发表时间: 2025-05-23
1. 高粱风波**韩秀蹲在院子里磨砍刀,刀刃在青石板上“嚓嚓”响,磨得能照出人影。

他耳朵上的疤还没好透,结了一层褐色的痂,像块干涸的桐油。

正屋里突然传来“咣当”一声,接着是三弟媳刘翠花的尖嗓门:“谁偷了我的高粱?

啊?

昨儿个刚舂的半袋子,今儿就剩个底儿了?!”

韩秀叹了口气,把砍刀往磨石上一拍,刀尖“铮”地颤了两下。

他不用看都知道,家里又要闹起来了。

果然,二弟媳王桂花倚在门框上,手里捏着半把瓜子,边嗑边笑:“哟,三妹,你这话说的,咱家谁不知道你藏东西的本事?

你那高粱指不定是老鼠叼走了呢!”

刘翠花脸涨得通红,一把掀开米缸盖子:“放屁!

我亲眼看见昨儿晚上二嫂你在这缸边转悠!”

韩周氏从灶房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擀面杖,面皮上沾着面粉:“都少说两句,爹还在炕上躺着呢……”没人理她。

---#### **2. 分家文书**韩老爷子咳嗽着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捏着一张黄纸,上头密密麻麻写着字,最底下按着西个红手印——那是韩家西兄弟的分家契。

“老大!”

老爷子把纸往桌上一拍,“今儿个必须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韩秀走过去,扫了一眼那张纸,心里一沉。

这是去年冬天老爷子病重时,三个弟弟背着他偷偷写的分家文书,连祖屋都划好了份儿。

“爹,这事儿……”“别叫我爹!”

老爷子气得胡子首抖,“你跑单帮挣的钱,全填了家里的窟窿,可他们呢?

一个个惦记着分家!”

三弟韩福缩在墙角,搓着手嘟囔:“大哥,不是我们想分,是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二弟韩禄也跟着点头:“是啊,大嫂当家,我们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韩周氏手里的擀面杖“啪嗒”掉在地上,她没吭声,弯腰去捡,面粉沾了一袖子。

---#### **3. 当铺里的玉镯**韩秀盯着那张分家契,突然笑了。

他从怀里摸出火折子,“嚓”地划着,火苗一跳一跳的。

“大哥!

你干啥?!”

三弟韩福扑上来要抢。

韩秀侧身一让,火苗舔上黄纸,分家契“呼”地烧了起来,眨眼间就成了一堆黑灰。

“只要我活着,韩家灶火不分开。”

他踩了踩地上的灰烬,抬头扫了一眼三个弟弟,“谁再提分家,就别进这个门。”

屋里静得能听见灶膛里柴火的噼啪声。

韩周氏悄悄退了出去,没过一会儿,她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褪了色的红布包。

“爹,三弟的聘礼……”她解开布包,里头是一只碧玉镯子,水头极好,在油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老爷子愣住了:“这……这不是你陪嫁的镯子吗?

去年不是当了吗?”

韩周氏笑了笑:“我又赎回来了。”

没人问她哪儿来的钱。

---#### **4. 暗流涌动**夜里,韩秀躺在炕上,耳朵上的疤隐隐作痛。

韩周氏背对着他,肩膀微微发抖。

“哭啥?”

韩秀问。

“没哭。”

她抹了把脸,声音闷闷的,“就是……三弟娶媳妇的钱,咱家是真拿不出来了。”

韩秀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翻身坐起来:“明儿个我再去趟漯河。”

“还跑单帮?

上回差点把命搭上!”

“这次不走陇海线,走水路。”

他摸了摸耳后的疤,咧嘴一笑,“土匪总不能凫水来抢我吧?”

韩周氏没笑。

她盯着房梁,半晌才说:“要不……我把镯子卖了?”

“卖个屁!”

韩秀瞪眼,“那是你娘留给你的,卖了还赎得回来吗?”

她没说话,只是轻轻摸了摸肚子。

韩秀知道她在想什么——孩子快出生了,家里连块像样的布都没有。

---#### **5. 结局:灶火不灭**第二天一早,韩秀牵着骡子出门时,发现韩周氏在灶房忙活。

锅里煮着稠稠的小米粥,旁边还蒸了一屉杂面馍。

“哪儿来的粮食?”

韩秀皱眉。

韩周氏笑了笑:“昨儿个夜里,二弟媳偷偷往我屋里塞了半袋高粱。”

韩秀一愣,随即摇头笑了:“这娘们儿……”他拍了拍骡子的脖子,老伙计打了个响鼻,铜铃“叮当”响了一声。

韩秀回头看了眼韩家老宅,烟囱里冒着青烟,灶火还烧着。

只要灶火不灭,家就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