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溪官场笔记

第3章 办公室的“暗战”

发表时间: 2025-08-13
林小满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周明远那间飘着鱼腥味、气氛诡异的办公室。

苏媚最后那一眼,像冰冷的针,扎得她后背发凉。

她死死攥着那个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牛皮纸文件袋,仿佛攥着一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脚下生风地穿过走廊,冲回综合科的大办公室。

“砰!”

她几乎是撞开自己办公桌前的椅子,跌坐下去,心脏还在胸腔里狂跳不止。

她把文件袋飞快地塞进抽屉最深处,用那本厚厚的、散发着霉味的旧会议纪要压在上面,这才感觉稍微喘了口气。

抬起头,视线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

苏媚并没有跟过来。

走廊里空荡荡的。

“呼……”林小满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抽屉冰冷的金属拉手。

周明远平静得近乎诡异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埋的是猫。”

可他扔出那份拆迁补偿旧资料的动作,却又带着一种刻意的、不容置疑的指向性。

苏媚那淬了冰的眼神,更是首接锁定了这个袋子。

这袋子里到底是什么?

三年前的拆迁补偿,和今天的王大爷、和赵德发的密谈、和开发区东头老机井房的“埋尸”纸条,又有什么关系?

疑问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缠绕得她几乎窒息。

她真想现在就打开抽屉,撕开那个牛皮纸袋。

但理智死死地拽住了她。

不行,这里人多眼杂。

苏媚那双眼睛,说不定就在哪个角落里盯着。

赵德发那张笑脸,更是无处不在的阴影。

她强迫自己移开目光,落回到桌上那本散发着陈腐气息的《青溪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汇编(200X年)》。

赵德发给的“下马威”还在等着她。

枯燥、无望,却又是她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正事”。

她需要这份“正事”来掩饰内心的惊涛骇浪,也需要这份“正事”来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林小满咬了咬牙,拧开笔帽,翻开发黄变脆的第一页。

密密麻麻的铅字,记录着十年前的决策和争论,字里行间透出的时代气息和如今迥异,却也隐隐勾勒着权力运行的某种不变轨迹。

她强迫自己沉下心,一行行看下去,在笔记本上摘录着要点。

灰尘在阳光里飞舞,时间在枯燥的抄录中缓慢流逝。

只有她自己知道,抽屉深处那份轻飘飘的文件,像一块烙铁,烫着她的神经。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小林,还在看这个呢?

辛苦了。”

林小满猛地抬头,是李薇。

她端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马克杯,里面冒着热气,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点同情的笑容。

“赵主任也真是,一来就让你啃这硬骨头。”

她走近几步,很自然地瞥了一眼林小满摊开的笔记本和那本旧纪要,“看得怎么样?

有头绪吗?”

“还好,就是整理起来比较费时间。”

林小满谨慎地回答,下意识地想把笔记本合上一点。

“嗯,慢慢来。”

李薇点点头,抿了口茶,目光扫过林小满的桌面,状似无意地停留在一份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墨香的A4纸上,“咦?

这是你写的明天王副县长调研开发区准备工作的讲话稿初稿吧?

赵主任让你写的?”

“是,主任说让我先试着拟个初稿。”

林小满应道。

这是赵德发在给她“下马威”任务之外,额外甩过来的一个看似“锻炼”实则可能埋雷的活儿。

“哦?

这么快就写好了?”

李薇放下杯子,很自然地伸出手,“能给我看看吗?

正好我也没事,帮你把把关?

赵主任要求高,新人的稿子经常被打回来重写好多遍呢。”

她笑容真诚,带着点前辈关怀后辈的热心。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

李薇是办公室老人,看起来也比其他人更和气些。

让她看看,或许能避免一些低级错误?

她点点头,把那份初稿递了过去:“麻烦薇姐了,写得不好,请多指教。”

“客气什么。”

李薇笑着接过,坐到旁边的空位上,认真看了起来。

林小满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微微松了口气,继续低头和那本旧纪要搏斗。

办公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还有李薇偶尔点头或轻声自语“嗯,这部分思路可以”的肯定。

过了大约十分钟,李薇站起身,把稿子递还给林小满,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写得不错啊小林!

到底是高材生,逻辑清晰,重点也抓得准,文笔也流畅。

就是……”她话锋一转,露出一点“为你好”的为难表情,“就是措辞上,稍微……稍微‘实’了一点。

我们给领导准备的讲话稿,尤其是这种场合,还是要更注重‘高度’和‘站位’,有些提法要更‘规范’一些,避免太具体的、容易引起争议的点。

毕竟领导要把握全局嘛。”

她说着,很自然地指了指稿子上的几处地方:“比如这里,关于村民安置的具体困难,提得太细了,容易让领导被动。

还有这里,对项目进度的描述,措辞可以再‘积极向上’一点,多用些‘稳步推进’、‘成效显著’这样的词。

嗯……这样,你先按我的想法稍微调整一下措辞?

我帮你润色一下,保准赵主任看了满意!

新人嘛,第一炮要打响。”

林小满看着李薇指出的地方,心里有点打鼓。

她写的时候,特意参考了政策文件,力求客观反映问题并提出切实建议。

李薇说的“高度”和“站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总感觉像是在把具体问题模糊化、口号化。

“薇姐,我是觉得,既然反映问题,还是……”她试图解释。

“哎呀,小林!”

李薇嗔怪地打断她,脸上笑容依旧,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经验之谈”,“听姐的没错!

我们是为领导服务的,稿子要让领导念得顺口,听得舒服,更要体现领导的水平和格局!

太实在了,反而显得我们工作不到位,给领导添堵!

你按我说的改,错不了!”

她拍了拍林小满的肩膀,眼神带着鼓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掌控感,“改完发我邮箱,我帮你调调,下午上班前你首接给赵主任送去就行。

放心,有我呢!”

李薇的热情和“经验”像一层柔软的棉絮,包裹着某种坚硬的东西。

林小满看着那份自己认真写就的初稿,再看看李薇笃定的笑容,犹豫再三,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好吧,谢谢薇姐。”

“这就对了嘛!”

李薇满意地笑了,端起她的卡通水杯,袅袅婷婷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林小满看着电脑屏幕,按照李薇的“指导”,开始逐字逐句地“润色”。

她把那些具体的困难描述删减、弱化,换上了“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妥善解决”之类的套话;把项目进展中遇到的瓶颈,模糊地描述为“在推进中不断优化”、“持续取得新突破”。

每删掉一个具体的数字,每替换一个实在的词语,她心里就堵上一分。

这稿子变得越来越“高大上”,也越来越空洞,像一件华丽却毫无用处的戏服。

午饭时间,办公室很快空了下来。

林小满没什么胃口,胡乱扒拉了几口食堂的饭菜就回来了。

她把自己“润色”后的稿子发到了李薇的邮箱。

没过多久,李薇的邮件回了过来,附件是修改后的版本。

邮件正文只有一句:“己调整,请按此稿送赵主任审阅。

祝顺利!”

林小满下载附件打开,只扫了一眼,心就沉到了谷底。

李薇的“润色”,远不止是调整措辞那么简单!

稿子的核心结构和重点,被彻底扭曲了!

她原本强调的村民实际诉求和项目面临的真实挑战,被大幅删减,甚至首接替换成了对项目前景的无限拔高和对领导决策的肉麻吹捧!

一些她根本没有提及、甚至与事实不符的“显著成效”和“群众高度评价”,被生硬地塞了进来!

整篇稿子变得浮夸、空洞,充满了官腔十足的排比句和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

这哪里是润色?

这根本就是篡改!

是把她架在火上烤!

林小满只觉得一股血气首冲头顶,手指冰凉。

她立刻扭头看向李薇的座位——人不在,可能去休息了。

她猛地站起身,想冲过去质问,脚步却又钉在原地。

质问?

证据呢?

稿子是她发过去请人家“润色”的,现在人家“好心”帮你改好了,你能说什么?

说人家改得不对?

人家一句“我是为你好,按领导风格改的”就能堵得你哑口无言!

下午刚上班,赵德发的内线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听不出喜怒:“小林,讲话稿呢?

王县长那边等着看呢。”

林小满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被改得面目全非、让她作呕的稿子,又看看抽屉深处那个牛皮纸袋,最后只能咬紧牙关,点下打印键。

纸张从打印机里吐出来,带着油墨的温度,却让她感觉像捧着一块冰。

她脚步沉重地走向赵德发办公室,敲门进去。

赵德发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头也没抬:“放桌上吧。”

林小满把稿子轻轻放在他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那鲜红的“急件”印章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她默默退了出来,关上门的瞬间,仿佛听到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哼。

煎熬的等待开始了。

林小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如坐针毡,连那本旧会议纪要都看不进去一个字。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像在油锅里煎炸。

她甚至能想象出王副县长看到那份满纸空话套话的稿子时皱起的眉头,以及赵德发随之而来的雷霆怒火。

果然,没过一个小时,内线电话再次尖锐地响起。

“林小满!

立刻到我办公室来!”

赵德发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冰冷,压抑着怒意,像一块巨石砸在林小满的心上。

该来的,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