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那片被世人誉为 “人间天堂” 的灵秀之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每一隅都流淌着温婉与柔情。
青溪小镇,恰似这画卷中一颗温润的明珠,静静镶嵌其中,而林雅便诞生在这如诗如梦的水乡小镇,生于当地声名赫赫的书香世家 —— 林家。
林家大宅仿若一位遗世独立的雅士,端庄静穆地坐落在镇西。
白墙黑瓦,在岁月的轻抚下泛着古朴的光泽,飞檐斗拱恰似燕尾轻扬,灵动而不失庄重。
宅院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仿若星罗棋布。
花园之中,更是西季如画,繁花似锦间曲径通幽,仿若藏着无尽的诗意。
春日,灼灼桃花如天边云霞翩然而至,肆意地绽放在枝头,微风拂过,落英缤纷,仿若下了一场浪漫的花雨;夏日,荷池仿若一块碧玉雕琢而成,荷叶田田,层层叠叠,其间荷花亭亭玉立,或***娇羞,或洁白素雅,清香西溢,引来了蜂蝶翩跹,也引得林雅时常驻足;秋日,金桂飘香,细碎的金黄小花挂满枝头,满园馥郁,风过花落,仿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锦缎;冬日,腊梅傲雪凌霜,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愈发显得清冷高洁。
林雅的幼年时光,便在这弥漫着墨香与温情的宅院里悠悠度过。
林雅刚满三岁,眼眸里便闪烁着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光芒,尤其对书籍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日清晨,暖阳如同金色的丝线,透过雕花窗棂,细密地洒在书房的地上,仿若铺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鱼鳞。
林父早早地坐在书桌前,手捧古籍,那专注的神情仿若沉醉在知识的浩瀚海洋。
诵读声抑扬顿挫,如潺潺流水般在屋内流淌。
小小的林雅,身着一身粉色棉袄,棉袄上用细密的丝线绣着几朵小巧的梅花,煞是可爱。
她扎着两个俏皮的发髻,仿若两只灵动的小雀,蹦蹦跳跳地闯进了书房,一下子扑进父亲温暖的怀里。
林父见女儿进来,脸上瞬间绽放出宠溺的笑容,轻轻抱起她,指着书中的字,语气温柔地问:“雅儿,瞧瞧这些,可认识?”
林雅眨着那双仿若藏着星辰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回答:“爹爹,我虽不认得,但这些字好像画儿一样好看。”
林父听闻,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在书房里回荡,他轻轻刮了刮女儿娇俏的小鼻子,满是期许地说:“我儿这般聪慧,日后定能成为大才女。”
自那以后,林父但凡有空,便将林雅带在身边,耐心地手把手教她识字读书。
从简单的 “人”“口”“手” 开始,到吟诵朗朗上口的诗词,林雅学得津津有味,每认识一个新字,每背下一首诗词,眼中的光芒便愈发闪亮。
夏日的午后,骄阳似火,林家后花园的荷池却仿若一片清凉世界。
荷花盛开得正艳,大片大片的荷叶仿若撑开的绿伞,挨挨挤挤。
林雅瞒着众人,像个怀揣秘密的小精灵,偷偷跑来池边。
她一心想着捉一只蜻蜓,送给整日埋首书卷、辛苦操劳的爹爹。
她猫着腰,脚步放得极轻,仿若生怕惊扰了这池中的精灵。
手中的小网兜高高举起,眼睛紧紧盯着一只停歇在荷叶尖上的蜻蜓,那蜻蜓通体湛蓝,翅膀透明而轻薄,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林雅小心翼翼地靠近,就在她快要够着的时候,蜻蜓仿若察觉到危险,机灵地扇动翅膀,三两下便飞走了。
林雅心急之下,脚下一滑,眼看就要跌入池中,千钧一发之际,一旁伺候的丫鬟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紧紧拉住了她。
林雅吓得小脸瞬间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却倔强地强忍着泪水。
丫鬟心疼不己,眼眶泛红,带着几分责备的口吻说:“小姐,这荷池危险得很,您可不能再来了。”
林雅眨眨眼睛,仿若努力咽下了恐惧,奶声奶气地说:“我知道啦,我只是想捉只蜻蜓送给爹爹,他读书太辛苦了。”
丫鬟闻言,心中一暖,眼眶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将她紧紧搂在怀里。
中秋佳节,林家大宅张灯结彩,庭院里摆着丰盛至极的宴席,珍馐美馔琳琅满目。
大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孩童们在一旁嬉笑玩耍,仿若一群欢快的小鸟。
林雅身着一身月白的罗裙,裙角绣着精致的玉兔图案,乖巧地坐在母亲身边。
夜空中,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仿若一面明镜,高悬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
母亲轻轻揽着林雅,指着月亮,柔声说道:“雅儿,你看那月亮上的黑影,便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广寒宫,她一个人在上面,很是孤单呢。”
林雅歪着脑袋,一脸认真地凝视着月亮,仿若想要看穿那神秘的月宫,片刻后,她眨眨眼睛,奶声奶气地问:“那我们能不能去陪陪她呀?”
众人听了,都被她这天真无邪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母亲笑着抚摸着她的头,眼中满是慈爱,回答道:“等雅儿长大了,有了大本事,说不定就能去月亮上看看啦。”
林雅重重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憧憬,仿若己经看到自己飞向月宫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