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搬了一把椅子在阳台上,从远处楼顶的红旗看到楼下的芒果树,再从楼下的芒果树看到远处的层峙错落的高楼,偶尔有飞机飞过,常平数到第8架的时候,手机震动起来,常平拿起手机一看,家乡的区号,按下接听键。
“平平,吃过了吗?大过年的,你也不回来,一个人在外面,我可怜的丫头“。
常平爸在电话里不无担忧地问,“吃过了,爸,我不是没买到票吗?再说就放那么一星期假,时间还不够在路上折腾呢,明年,我肯定回家。
“常平目光盯着远处楼顶的红旗回答道。
今年是常平第一次在家外过年,常平目光定定地盯着远处的红旗,那红旗渐渐的变成了一栋红色的楼,就像五中那幢从灰楼里长出来的红房子。
第二章:红房子常平第一次看见红房子时,它正在吃人。
三个工人悬在脚手架间,像被巨大蜂巢黏住的工蜂。
父亲的千层鞋底在她头顶晃,鞋帮裂口处露出染着砖灰的脚踝。
"这叫悬挑结构。
"父亲把安全帽扣在她头上,铁锈味混着汗酸钻进鼻腔,"城里学校要造空中花园。
"常平数着红墙上交错的白缝,那是父亲坚持要加的抗震筋。
当她在借读协议上签下名字时,教导主任的眼镜片闪过同样的网状白光:"农村户口?初三得回户籍地考。
"父亲在五楼窗台冲她挥手,身影被斜阳拉成细长的钢筋。
常平突然明白,这幢吃着父亲血肉的红房子,不过是城市给乡下人画的饼——看得见,进不去。
第三章 苜蓿地1995年春常平初三的时候从城里的中学转回到了乡下的中学,那个时候还有借读的说法,户口在农村就不能在城市里中考。
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就初一的时候让孩子去城里的中学借读,到初三了再转回去乡下的中学。
这样操作下来,孩子的基础功课会更加巩固,如果以后还要上高中,就体现出差别,不得不说,常平爸爸有远见。
常平转回乡下读初三,城里课堂的好学生变成了乡下课堂的疯婆子,一到课间时间,就觉得时间不够用,领着班里的人跑到草地上,草地旁边的两排白杨树中间的树沟里,然后伴随着上课***匆匆地从教室后门跑进来。
有一天,常平坐在教室后面紧挨着操场的荫凉台阶下,这时,四班的常君和三班的恒文过来了,常君一***坐在常平的左手边问,“你就是那个金川来的?“,常平听说过常君,也是从市里转学回来。
常君初三的时候就已经1米七的大个子,长得酷似黎明。
常平扭头看着常君,不说话,对常君的冒昧问话不予理睬,”我也是金川来的“,常君尤不死心,继续套着近乎,常平一听乐了,这也太拙劣了,问道:“金川来得很了不起吗“,常君笑嘻嘻地说:“其实不然,总要找个开头吧“。
常平听到这种说法觉得有趣,呵呵笑道,“那你找到开头了,实然也”。
常君和常平渐渐无话不谈,形影不离。
常君和三班的恒文以及常平所在的二班的马泽是一个村子的,同是二班的吴彤则和常平是一个村子的。
五个人来往尤为密切,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则是想方设法地打在一起。
乡下中学初三的教室后面据说原来是一大片苜蓿地,每年等苜蓿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教室里的凳子就开始扎人了,学生都跑到苜蓿地里了。
于是,等常平转过来的时候,学校把苜蓿地的苜蓿都挖了,换成了草地。
教室后面的苜蓿地已成草坪,但草皮下埋着发酵的秘密。
常平总在课间闻到紫花腐烂的甜腥,像无数被掩埋的乡下魂灵在叹息。
"以前这里能藏住整个人。
"常君叼着狗尾巴草躺在草地上,给常平比划苜蓿的高度。
"听说城里人管这叫'早恋圣地?""我们管这叫'逃课圣地'。
"常平把物理卷子垫在脑后,"上周马泽在这儿捡到个玻璃瓶,里面装着...""情书?""错!是蚂蚱腿!生物老师泡的标本!"常君突然翻身压住她试卷:"打个赌,我能让老陈在草地摔跤。
""赌什么?""我赢了你就叫我哥。
"第二天课间,常君在草地边缘撒了把玻璃珠。
当班主任老陈追着逃课学生跑来时,皮鞋在玻璃珠上划出华尔兹,怀里的教案雪花般飘进水沟。
"常平同学!"老陈蹲在地上,"快帮老师捡...哎?你嘴角怎么抽筋了?"叫——哥——哥——"第四章 中秋节1995年秋常平学习成绩在班里不是最好的,不过常平基础知识扎实,每次考试名列前茅,班里认真学习的就那么五六个,常平甚得班主任的另眼相待。
班里上一年从城里同班转学回来的刘晓娟则文静很多,在城里同班的时候, 常平和刘晓娟恨不能同吃同睡,到乡下的学校里两人却越走越远。
那个时候农村的很多孩子上完初三,能考上中专的就去上中专,考不上的直接回家种地。
刘晓娟就是冲着师范去的,对自己的学习抓得很紧,常平显然没有这么长远的打算,正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未来很遥远,春天播种,夏天收割,秋天挖甜菜,冬天扭秧歌才是乡下人最熟悉的一年四季。
常君阳光帅气,不乏追求者。
常平的班里就有爱慕常君的女孩子,常平在和常君玩耍的时候应常君的想法和常君拜成了兄妹。
于是,常平偶尔会带着女孩请求转交的物件给到常君。
常君来者不拒,一股脑全部收下。
转头仍然“妹子妹子“地和常平打闹。
常平很喜欢班里的马泽,马泽初三了还是个流着鼻涕的大男孩,常平主动要求和马泽同桌,时不时地让马泽去外面擤鼻涕,马泽很腼腆,很听话。
中秋节的时候,常平和吴桐跑到马泽家玩,马泽的妈妈第一次看到来到家里玩的常平和吴桐,热情地招呼着常平吃饭,常平虽然总去同学家玩,但是还是第一次在同学家吃饭,常平有点招架不住大人的热情,尴尬地端起碗吃饭,好大的一个碗,常平吃着吃着撑得直接吐了,马泽妈妈这才没再让常平继续吃。
第五章 自行车江湖1995年冬常平骑车上学,常平的爸爸给常平买了一辆那时很时尚的红色自行车,在乡下的中学,这个红色自行车常常今天被这个老师借走, 明天被那个老师借走,有时候常平放学居然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车,原来成了最早的“共享单车”。
由于共享,常平的小红自行车总是跑气,常君家离学校比较近,这个时候,常君就把自己的车借给常平,自己推着小红车回家,给常平补车胎。
常平看见好几次补好后,车把手那儿挂着一条紫色的干花。
吴桐神秘兮兮地凑过来:"知道为啥你的小红车总被借走吗?""因为好看,时髦?""错!"她蘸着钢笔水在草稿纸上画符,"这是校园十大未解之谜——物理老师用它载怀孕妻子去医院,结果孩子生在车筐里!现在大家都说这是'送子神车!"常平差点呛出豆浆:"那昨天马泽借车...""他暗恋三班小花半年了!"吴桐突然压低声音,"我赌潘小财的头发,下周你车座底下会发现..."话没说完,马泽红着脸冲进来:"常平!你车胎又扎了!"他举着沾满机油的手,"我...我不是故意的..."常君晃着扳手出现:"马少爷,上周是你剪了我的车闸线吧?""我我我...想帮常平修车!""修车要拆我车座?"常君突然拎起他衣领,"说!是不是往常平车筐塞情书了?""是...是姚奢哥让我..."第六章 吴桐其人常平和吴桐住在同一个村子,吴桐看上去很文静,其实有点鬼马。
别的同学上课的时候睡觉都是摆个听课得样子,把下巴搁在手臂上,前面挡个书。
吴桐很不一样,上课的时候想睡觉的话,趴在桌子上,直接把衣服罩在头上,硬是给自己罩起了一个休息空间。
班主任看到吴桐的这个睡觉法就阴阳吴桐,“趴在桌子上睡觉多难受,要不给你在教室后面放个床?”有一次,吴桐看着坐在自己前面的男生潘小财的头发发呆,鬼使神差地拿起火柴乡下的教室要生炉子取暖,大家都会在桌兜里留着火柴“刷“地一声擦亮火柴,然后伸到了前面潘小财的头发下,结果可能小潘同学好长时间没有洗头, 头发居然就着火苗着起来了,吓得吴桐拿起课本照着小潘的头发就拍过去,老师别想讲课了,大家嗨起来吧。
就这样性格跳脱的吴桐,有一次回家的路上,经过村子外围的一队的时候,被突然冲过来的一队的无业青年抓住了车把,吴桐被抓住车把,紧张地往右手边的常平这边拐,常平跟着也往自己的右手边拐,事出突然,常平还未拐过去,吴桐突然往右边倒去,倒下的瞬间把常平一起拍到了地上,几个人围在一起,查看肇事者,结果肇事者看到坐在地上的连环倒地的一堆女孩子扭头跑了。
常平把这个事情当作笑话讲给常君,常君开始和恒文一起当起了护花使者,放学后把常平和吴桐送到过了无业青年家的村子才返回自己家去。
第七章 社会青年姚奢常平班里已经退学的,和马泽,恒文和常君同村的姚奢在初一的时候追求吴桐,初二的时候跑去追求从城里转学回来的刘晓娟,现在初三了又盯上了常平。
常平经常听吴桐说起姚奢,对这个风云人物有一些好奇,姚奢经常在放学的时候等着和常平聊天,时间长了,常平不知道是什么心理,隐隐的有一些期待,又怕被常君知道,偷偷地背着常君和姚奢接触。
一天放学,常平远远地看到等着自己的姚奢,对要送自己回家的常君说,我今天作业忘带了,要回去取作业,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学校骑,常君看到姚奢好像要跟上去,猛地转头撵上常平说,“妹子,你作业没拿的话,我去帮你拿,你回家去。”
常平不愿意,还要往学校的方向走,常君跳下车挡住常平说,“我知道姚奢在等你,你可以不去吗?”常平不情愿地往回家的路上拐着车,一言不发地骑车回家了。
几天后,常君交给常平一封信和一双崭新的粉紫色棉手套, 煞是可爱。
常平爱不释手,回到家展开信,常君告诉常平姚奢在同村一起的几个伙伴前夸下海口,要争取和常平打个啵,常君让自己离姚奢远一点。
常平半是惊吓,半是羞惭,渐渐地远离了社会青年姚奢的诱哄。
第八章 准备艺考到初三的下学期,常平想考师范,选了音乐,于是开始了跟着音乐老师学唱歌,学跳舞。
算是乡下艺考路线。
吴桐也想考师范,跟着美术老师学画画。
于是每天放了学,常平要去唱歌,练舞,吴桐则去画画。
有时候,常平不想跳舞了,就偷偷地跑出学校玩。
一天,常平走过操场,正要翻墙出去,发现和常君同班同村的另一个同学姚喜也在伺机翻墙,于是两个人结伴一起翻墙出去学校外面大街上闲逛。
这时碰到迎面走来的常君,常平喜出望外地向常君跑过去,手里还拿着姚喜的草帽,常君和姚喜客气说,“我和妹子去吃饭,你先回家吧“,姚喜等着常平把帽子还给自己,又不好意思明说,常君对常平说:“你戴的谁的帽子,去哪儿上地了?“,常平才想起似的说:”哎呀,不好意思,是姚喜的帽子,忘记还给你了,“忙把帽子拿下来还给了姚喜。
常君带着常平向学校的方向走去,姚喜拿着帽子看着远去的常平回头朝家走去。
常君带着常平到镇上的饭馆,给常平点了饭,一边看着常平吃饭,一边说,“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