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次赴约与72小时警告冰冷的警告标语如同刺青,深深烙印在“量子记忆转移中心”每一面墙壁上:记忆转移,72小时有效。
超时不归,后果自负。
陈明远站在中心大门前,这是他第三次踏入这个决定命运的地方。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无法言喻的沉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张薄薄的记忆转移许可证,边缘已被汗水浸润得有些卷曲。
三年来,这张卡片是他和妻子林雨晴之间唯一的桥梁。
“先生,请出示您的许可证和身份验证。”
前台接待员公式化的微笑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
或许是因为他苍白的脸色,或许是他眼底深藏的血丝。
陈明远颤抖地递上证件。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扫过那条警告,冰冷的字句像针一样刺入他的神经。
72小时,一个不断缩小的沙漏,每一次转移都让他感觉离悬崖更近一步。
“陈先生,档案确认。
您今天要接收的依旧是林雨晴女士的记忆,对吗?”
接待员在全息屏幕上迅速操作着。
“是的,我妻子,林雨晴。”
陈明远的声音沙哑,“她在哪个转移舱?”
接待员轻点屏幕:“B区17号舱,李维医生已经在等您。
请注意,陈先生,这是您第三次接收同一记忆源的记忆。
根据《量子记忆保护法》增补条例,您需要签署一份额外的超额风险知情同意书。”
她递过来一份电子文档,上面用猩红的字体标注着“严重人格混淆”、“永久性意识融合”等字眼。
陈明远几乎没有细看,便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心跳如擂鼓,每一次都撞击着他的肋骨。
三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他深爱的雨晴推入了永久植物人状态。
她的大脑活动微弱但稳定,足以支持记忆的量子化提取,却再也无法自然醒来。
量子记忆转移技术,这项曾被誉为“灵魂桥梁”的科技,成了他们之间残存的、唯一的、也是越来越危险的联系。
B区17号转移舱内,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冰冷金属混合的气味。
李维医生正在调试着泛着幽蓝光芒的仪器。
看到陈明远,他露出了职业化的温和微笑,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陈先生,上次转移后,您的精神状态恢复得如何?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