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理智与心证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3
1 样本与意外陈序的实验室总是弥漫着一股清冷的、带着金属和消毒水气息的味道。

这味道让他安心,象征着秩序、可控与纯粹。

他的研究领域是信息生物学,一个交叉前沿学科,试图用数学模型和生物本能来解释甚至预测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

此刻,他正站在白板前,上面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曲线图,标题是“基于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水平波动构建的短期亲密关系模型预测效度分析”。

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好友兼损友赵胖发来的微信:“序哥,救命!

我搞不定苏晚带了闺蜜来,场面要尬穿了!

‘迷雾’酒吧,速来!

你需要一个活生生的‘样本’,而我现在需要僚机!”

陈序皱了皱眉。

他对赵胖那种追逐荷尔蒙的“低效”社交行为一向敬而远之。

样本?

他确实需要观察真实世界的人际互动来验证他的模型,但酒吧那种充满了不可控变量——嘈杂音乐、酒精、非理性情绪——的环境,并非理想的观察场所。

他更倾向于通过匿名的社交媒体数据和行为轨迹进行分析。

他手指移动,准备回复一个简洁的“不去”。

赵胖的下一条信息紧随而至:“她闺蜜是林溪!

那个搞行为艺术的,最近很火的那个!

你不是说她的公开行为数据波动极大,难以用现有模型归类吗?

多好的近距离观察机会!”

林溪。

这个名字让陈序准备按下的手指停顿了。

他确实在做一个关于“高感性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的情绪传播节点效应”的侧面研究,林溪是他关注的一个典型案例。

她的社交媒体动态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张力——有时是裹着红布站在暴雨中的视频,配文“心在淋雨”;有时是剪断一串气球的照片,喻示“解脱”;她的行为艺术表演也总是围绕爱情、失去、自我寻找等主题,情绪饱满,甚至有些…戏剧化。

从数据角度看,她的情绪峰值和谷值远超常人,是不稳定性的化身,是理性分析需要面对的“噪声”。

理性的好奇心最终压过了对环境的不适。

陈序回复:“地址发我。

以观察为主,不参与互动。”

半小时后,陈序走进了“迷雾”酒吧。

空气中混杂着酒精、香水和荷尔蒙的味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