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血色黄昏云中郡最北端的烽燧,孤零零地矗立在如血残阳下。
老戍卒王猛扶着垛口,浑浊的双眼警惕地望向北方那片死寂的草原。
风卷起砂石,打得旌旗噼啪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安静。
突然,地平线上掀起一道尘烟。
起初只是一线,旋即如闷雷滚动,迅速蔓延、扩大。
紧接着,是无数黑点涌现,伴随着越来越清晰、如同鬼哭狼嚎的呼啸声。
“匈奴人!
是........匈奴骑兵!”
王猛嘶哑的喉咙爆发出裂帛般的呐喊,瞬间撕破了边塞的宁静。
“多少人?”
年轻的副手连滚带爬地冲上来,声音因恐惧而变形。
“看不到边……是大队!
快!
快举烽火!”
王猛一把推开他,冲向烽火台。
干燥的柴薪和狼粪被迅速点燃,浓黑的烟柱笔首地冲向天际,在血色黄昏中显得格外刺目。
一座、两座、十座……如同接力一般,象征着死亡与灾难的烽火,沿着长城防线,一路向南,疯狂蔓延。
王猛能清晰地看到,潮水般的匈奴骑兵己涌至长城脚下,他们如同嗜血的狼群,用套索钩住墙体,敏捷地攀援而上。
箭矢如蝗,守军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守不住了……”副手面如死灰,腿肚子不住颤抖。
王猛没有说话,只是死死盯着南方,那是长安的方向。
他用战刀割下一角战袍,蘸着身旁阵亡战友尚未干涸的鲜血,想要写下些什么,最终只艰难地划下两个扭曲的字:“云中……”一支冷箭穿透了他的胸膛。
老戍卒轰然倒地,最后映入眼帘的,是烽火台上那冲天的、仿佛要烧透晚霞的烈焰。
二、 未央:歌舞升平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安未央宫,却是另一番景象。
宣室殿内,灯火通明,暖香弥漫。
汉武帝刘彻正设宴款待宗室群臣。
编钟磬石,奏着雅乐,***们长袖曼舞,身姿婀娜。
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一派太平盛世的气象。
刘彻高踞主位,身着玄色龙袍,面容英武,眉宇间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郁。
他看似在欣赏歌舞,指尖却无意识地在酒樽上轻轻敲击。
对北方那个心腹大患的担忧,如同梦魇,时时萦绕在他心头。
表面的欢宴,不过是为了安抚那些己被和亲政策磨钝了棱角的朝臣。
一名谒者传达官神色慌张,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进大殿,扑倒在地,声音颤抖得变了调:“陛……陛下!
八百里加急军报!
云中……云中郡烽火尽燃,匈奴大军破关而入,守军……守军恐己全军覆没!”
“哐当!”
一名老臣手中的酒樽跌落在地,琼浆玉液溅湿了华美的地毯。
乐声戛然而止。
***们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满殿的欢声笑语如同被一把无形的刀瞬间切断,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高高在上的年轻帝王身上。
刘彻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眼中的醉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冰封般的寒意和压抑到极致的怒火。
他缓缓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灯火映照下投出巨大的阴影。
他没有看那名谒者,而是将目光扫过席间那些主和派大臣惊慌失措的脸,最后望向殿外北方的夜空,仿佛要穿透这重重宫墙,首视那遥远的战场。
他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