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透过市图书馆的玻璃窗,在旧书架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
林小雨踮着脚,指尖掠过一排蒙着薄尘的线装书,最终停在一本封面褪色的《山河志》上。
书脊上的字迹模糊,却莫名让她心头一动——这是她第三次在闭馆前找到这本书了。
作为明德中学初二(3)班最“不起眼”的学生,林小雨的成绩总在中游徘徊,课间也鲜少和同学打闹,唯有这图书馆角落的旧书区,是她的秘密基地。
她尤其偏爱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线装书,仿佛每一页泛黄的纸页里,都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吱呀”一声,她轻轻抽出《山河志》,书页边缘有些卷曲,指尖触到纸页时,竟传来一丝奇异的凉意。
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墨香便扑面而来,不是现代墨水的刺鼻味,而是像老墨块研磨后,混着松烟与时光的清冽气息。
书页上的字迹是工整的小楷,记载着上古时期的山川地理,可看着看着,林小雨忽然觉得眼皮发沉,窗外的霞光似乎变得朦胧,耳边的风声也渐渐变了调——不再是城市里汽车驶过的喧嚣,而是像极了古装剧里听过的、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奇怪,图书馆附近没有竹林啊。”
她揉了揉眼睛,正要合上书,一阵突如其来的暖风从书页间涌了出来,书页“哗啦啦”自动翻卷,墨色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在纸页上跳动、旋转,最后汇聚成一道柔和的白光,将她整个人笼罩其中。
林小雨只觉得身体轻飘飘的,像被什么东西托着向上浮,耳边传来一道清脆得像风铃的声音,似远似近:“墨香引,缘自来,山河万里,等君开……”这声音消失的瞬间,白光骤然散去。
林小雨脚下一空,“哎哟”一声,重重摔在一片柔软的草地上。
她龇牙咧嘴地爬起来,刚想抱怨,却猛地僵在原地——眼前哪里还是熟悉的图书馆?
青灰色的砖墙在不远处蜿蜒,墙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砖缝里还长着几株不知名的小野花。
前方是一个青砖灰瓦的小院,院门口挂着两盏褪色的红灯笼,门楣上题着三个苍劲的大字:“墨香阁”。
更让她震惊的是,路上的行人穿着各式各样的古装——有扎着发髻、身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有提着竹篮、衣裙摇曳的妇人,还有几个梳着总角的孩童,追着一只蝴蝶跑过,笑声清脆得像银铃。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混合着街边小贩叫卖“糖画”的吆喝声,远处还传来几声犬吠,一切都陌生得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林小雨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衣服——还是她出门时穿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
她缩了缩脖子,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这位姐姐,你是从京城来的吗?”
她回头一看,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童,穿着一身浅绿色的布衫,梳着两个小发髻,脸蛋圆圆的,眼睛像黑葡萄似的,正仰着头好奇地打量她。
林小雨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京城?
这是哪里?
她该怎么回答?
小童见她不说话,也不怯生,反而上前一步,拉了拉她的衣角:“姐姐别怕,我是墨香阁的小书童,叫阿竹。
我家先生说,今日会有贵客来,让我在门口等着呢!
你看你手里的书,和先生说的‘异世之书’好像呀!”
林小雨低头一看,《山河志》竟还好好地握在她手里,只是封面的褪色痕迹消失了,墨色的“山河志”三个字在霞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她的心“怦怦”首跳,一个大胆又荒谬的念头涌上心头:她,好像真的不在原来的世界了。
就在这时,墨香阁的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身着青色长衫、手持羽扇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面容温和,目光落在林小雨身上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这位小友,既然来了,便是缘分,不如随我入阁一坐?”
风再次吹过,桂花香更浓了,林小雨握着《山河志》的手紧了紧,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深吸一口气——不管这是梦还是真,她的人生,好像要迎来一场从未想过的奇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