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花很快就找来了纸笔。
那是她平日偷偷练字用的,纸张己经发黄,笔也只剩下半截。
田小甜接过笔,脑中思路清晰。
她先在纸上画了一个表格,分类写下"水稻"、"果蔬"、"加工"三个项目,每项下面又细分出技术要点。
水稻育种要从抗病性和产量着手,得选个好的母本。
眼下青溪县种植的都是本地稻,株高偏高,容易倒伏。
如果能选育出矮秆品种,不但能抗倒,产量还能提高三成。
"姐,你写的什么啊?
"小花趴在床边,歪着脑袋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
见姐姐画的图表整齐有序,不禁啧啧称奇。
"这是改良水稻的方法。
"田小甜一边写一边解释,"首先要选种,找出穗大粒饱、长势好的稻穗留种。
播种前用盐水筛选,沉下去的才是饱满的种子。
然后...""等等!
"小花被这些专业名词绕晕了,"姐,你从哪学来这些的?
"田小甜笑而不答,继续写道:"咱们家的稻田虽然不大,但只要种植得当,一亩能打八石粮食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改良土壤,调整种植密度。
""八石?!"小花惊呼出声,"姐,你莫不是烧糊涂了?
往年最好的年景,咱家一亩地也就打三石多点。
""信不信由你。
"田小甜神秘地笑了笑,又补充了一行字:施肥要讲究时期,抽穗期是关键。
她在现代可是学过专业的农学知识,这些技术领先这个时代至少几百年。
正写着,忽听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王氏端着煎好的药进来,见她还在写写画画,不由得皱眉:"你这身子刚好些,别累着。
""娘,我想去地里看看。
"田小甜合上本子,眼里闪着坚定的光芒。
"使不得!"王氏连忙阻拦,"你这身子骨哪能受凉。
"经不住田小甜软磨硬泡,王氏只得让小花扶着她到院子里透透气。
春雨过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桃花愈发娇艳。
田小甜站在树下,专注地观察着每一片叶子。
"不对劲。
"她皱眉道,"这叶片发黄,边缘还有褐斑,明显是缺素症加上真菌感染。
""可不是。
"院子外忽然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今年的桃花开得早,怕是要闹病灾。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篱笆外。
他穿着一身青布短衫,虽然衣着朴素,但站姿挺拔,目光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普通农民。
正是村长李铁柱。
"李叔。
"田小甜福身施礼。
她记得这位村长曾在县衙当过捕快,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村里很有威望。
"听说你病了,特地来看看。
"李铁柱跨进院子,仔细打量着桃树,"这树的症状,我在县城见过。
叫黄萎病,得赶紧处理,不然会传染给其他果树。
""李叔懂得真多。
"田小甜顺势问道,"不知可有治法?
"李铁柱捋着胡须道:"以前在城里见过果农治病,好像是用什么灰调成水喷。
可惜方子记不清了。
""我倒是知道个法子。
"田小甜说,"用草木灰和石灰按三比一的比例调水,再加点盐,喷在叶子上就成。
草木灰能补充钾肥,石灰能调节酸碱度,盐水还能杀菌。
"李铁柱眼前一亮:"你这法子听着有门道。
""不信咱们试试。
"田小甜胸有成竹,吩咐小花去准备材料。
不一会儿,她就调配好了药水,详细指导小花如何喷洒:"要喷到叶片背面,那里的气孔多,药效好。
"李铁柱在一旁连连点头:"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小甜,你这本事是跟谁学的?
""是...是看书学的。
"田小甜含糊其辞。
"明儿个镇上有春耕会,各地的农户都会来。
"李铁柱若有所思,"你要是有空,不妨去见见世面。
说不定还能学到新东西。
"田小甜眼睛一亮。
春耕会不但能学习各地农技,还能打探行情,开拓销路。
但转念一想,家里还等着交地租,哪有闲钱去镇上。
似是看出她的为难,李铁柱压低声音说:"周员外的事我也听说了。
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我认识几个米商,明儿个带你见见。
这些人最近在找新路子,说不定能谈成买卖。
"田小甜大喜:"多谢李叔!""不过你这身子..."李铁柱有些犹豫。
"我没事的。
"田小甜坚定地说,"家里就指望着这口气了。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哗。
田大壮满脸愁容地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女子。
"爹这是怎么了?
"田小甜问道。
小花凑过来低声道:"是赵家姐妹。
赵大丫穿红褂子的,赵二丫穿绿褂子。
她们爹是周员外的管事。
"田小甜打量着这对姐妹。
赵大丫浓妆艳抹,举止轻浮;赵二丫尖嘴猴腮,眼神刻薄。
两人见她看来,顿时扬起下巴,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原来周员外不但催要地租,还想让田小甜去他家当丫鬟抵债。
这对姐妹是来"说媒"的。
"不行!"田大壮攥紧拳头,"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闺女受这委屈。
"王氏也红了眼眶:"小甜才病好,哪能让她去受罪。
"赵大丫冷笑道:"你们以为还有选择?
周员外能收你家闺女当丫鬟,是看得起你们!
要是拿不出地租,可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就是。
"赵二丫添油加醋,"我听说,周员外最近看上了你家这几亩地,本来打算明年收回来自己种。
现在肯让你们留着,己经是网开一面了。
"李铁柱沉着脸,正要说话,田小甜拉住他:"李叔息怒。
赵姐姐说得对,周员外确实是看得起我们。
不过,还请转告员外,给我三天时间。
三天后,我自会登门拜访。
"赵氏姐妹见她这般镇定,反倒有些慌了:"你...你别耍花样!
""不敢。
"田小甜淡淡一笑,"只是听说员外近来有意开展米粮生意。
我虽是个乡下丫头,却也知道几个门路。
若是能谈成生意,何愁区区地租。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赵家姐妹面面相觑,悻悻地离开了。
"闺女,你这是..."田大壮还在发懵。
"爹放心。
"田小甜胸有成竹,"我自有主意。
李叔,明天就麻烦您了。
"入夜后,田小甜躺在床上,翻看着白天写的笔记。
农技改良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打开销路。
明天的春耕会,可不能错过。
"姐,你睡了吗?
"黑暗中传来小花的声音。
"还没。
""你说,我们家真的能好起来吗?
"田小甜轻声道:"当然。
记住姐姐的话,这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方法对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听着妹妹渐渐均匀的呼吸声,田小甜却辗转难眠。
她知道明年的春耕会是个机会,但也充满风险。
周员外的势力不容小觑,一个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夜风掠过桃树,带来阵阵花香。
田小甜想起白天喷洒的药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既然老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就一定要好好把握。
且看明日,她如何在春耕会上大显身手!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镇上的一家酒楼里,一个身着青衫的俊逸男子正在翻看一本账册。
账册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青溪县各地的物产行情,其中就有关于田家村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