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青王朝传了16代皇帝,而我们要讲的正是拾青第13代皇帝温言玉(启元帝)和他的儿子永安帝林敬源。
先讲讲情况,拾青的江土是中州,南州,北州。
但是在数年之前北州关内有一片土地是由景国割据,还有南洲州西南的乾国。
这个景国和乾国是什么来头呢?
他是游牧民族可汗陈颜景创建,共传了六世存国113年。
乾国是一伙山贼占山称王,先前没怎么注意,不料后来越发展越大,己经可以和拾青掰手腕了,由斩疾建国,传二世存国47年。
启元帝是一个很圣明的君主,他在位仅仅刚过了两年就完成了南北大一统,剿灭了使拾青困惑不己的乾国与景国。
平时勤俭节约,衣服破了,打补丁,与老百姓一起下地干活。
哪怕他贵为万乘之主,那也是没有丝毫的架子,对手下人坚定无比的信任,使它成为一代明君。
可是到了后来,他却自己放了一把火,烧毁了这个启元盛世,他自己一脚踹倒了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盛世,在他己经50多岁的年纪里,他己经到了暮年,一心只想享乐,于是乎,就禅位给自己的儿子林敬源。
这本来是挺好的,可是他却没有把权力禅位给自己的儿子,仍然死死的攥紧权力。
他迷上了金银珠宝,迷上了丝绸锦衣,迷上了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餐食,可是朝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仍然是他一手把持,他利用手中的权利搜取各种的奇珍异宝。
他不再是那个一心为民的好皇帝了,他忘本了。
年轻的小皇帝永安帝对此心中极其不满,但却又无可奈何。
为什么永安帝不姓温?
却姓林呢?
因为父亲不愿意放权力给他,导致少年的一腔抱负沦为了笑柄,沦为了空话。
之后受身边陆博车小太监的蛊惑,他就迷上了出宫去青楼游玩。
毕竟是挂名的皇帝嘛,用真名有损皇家颜面,于是乎,他给自己改了个姓,随母姓。
这就是他姓林的由来。
这两个国家最高统治者,日日夜夜莺歌燕舞,醉生梦死,不问政务,导致朝堂上出现了很多的结党营私的党派。
朝堂之上大体分为了五个大党派温党林党,以及由文臣代表董陌承为首的文官党,以北泽,雲忧愁为首的武臣党,还有离朝堂很远的以汤逸心为首的节度使地方党,还有一些世家官宦等。
其中,在朝堂上颇有威信的是文臣党,具有和他们叫板的武臣党和地方党都手握重兵。
其中,北泽是拾青边防将军,定国侯。
雲忧愁是京伊将军,安国侯。
他们是武将的楷模,是武将的龙头虎头。
永安帝林教源根本就看不起北泽,认为他不过就是一个凭借着靠着家里的荫庇世家子弟,在战场上捡功劳混上的将军。
所以他经常在喝醉后,大骂北泽,要剥夺他的兵权。
北泽敢怒不敢言,但是仇恨的种子己经埋下了。
拾青政治是一天比一天败坏北泽看到永安帝如此的荒淫无道,便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造反。
“这江山社稷他能坐,我为什么不能坐?
让我当上了皇帝,我一定会当上一个千古一帝”北泽跨上马,奔向驻军军营。
他到了军营之后振臂高呼:“你们就愿意看着这林敬源能够拿着你们辛辛苦苦所得的劳动收获,给他挥霍吗?!
他将你们的劳动收获都投入了青楼,他倒开心了,可他用的是我们的劳动收获!”
说罢,他就作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反词。
浪淘沙令·反词十月朔风寒,兵谏长安。
深宫血染上金銮。
自古江山频易主,能者居盘。
先帝泪潺潺,与我何干。
昏庸无道最难堪。
唯有国强兴百姓,能保江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