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车。
仇杀?
李小麦温和得连蚂蚁都舍不得踩,说话都软绵绵的,郑大豆老实得被人插队都只敢嘟囔两句。仇从何来?怨向谁生?
财杀?
屋里就那点家当,电视冰箱还是结婚时置办的,实在是没啥值钱的玩意儿。
几张省吃俭用的存折,抽屉里的几百块零钱、李小麦手上的结婚戒指,一样没少。
这场杀戮像是蓄谋已久,又更像是一次精确的偶遇。
李小麦仅仅是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不适,回家睡个午觉,就把命睡没了。
凶手仿佛算准了她独自在家的空隙,像幽灵一样潜入,又像晨雾一样消散。
3
当然,按照铁律,配偶是头号嫌疑人。
但郑大豆的不在场证明,坚固得像他开的那辆公交车。
整个下午,从一点半到五点半,他都在那辆编号为K112 路的公交车上。
起点站发车记录、沿途监控、一车又一车的乘客、调度室的同事,无数双眼睛都证明他从未离开过那个狭小的驾驶座。
他离开一秒钟,整条线路就得瘫痪。
他的轨迹,被城市庞大的交通网络和无数陌生人牢牢钉死。
现场门窗完好无损,没有一丝暴力闯入的痕迹。
结论只有一个: 门,是李小麦自己打开的。
凶手,是她认识的人。
一个能让她在午休时分,毫无戒心地请进家门的人,绝对不是陌生人。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凶手的从容。
行凶后,他(或她)仔细擦掉了所有可能遗留的指纹和痕迹,轻轻带上门,仿佛只是来串了个门。
至于凶器,法医根据伤口推断应该是一把普通的水果刀,锋利、趁手,而且就来自这个家的厨房。
因为郑大豆说,他们家有一把水果刀,但现在没了。
它消失了,像从未存在过。
凶手像一阵来自地狱的风,目的明确,手段残忍,尤其反侦察手段老辣得令人齿冷。
现场干净得像被舔舐过,除了那滩已经凝固的血迹,什么都没留下。
他(或她)精准地选中了那个午后的空隙,如同毒蛇滑过窗棂,完成了杀戮,又悄然融回城市的背景噪音里。
但就在专案组焦头烂额,陷入死胡同时,这栋刚刚被死亡光顾的房子里,开始发生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情。
仿佛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秋分八八六》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