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超燃县令

第一章:高家

发表时间: 2024-12-12
高家,高家,高家!

在富山县,要是问起县令,当地父母官是谁,大多数人不清楚。

如果问起高家,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人人谈高色变,一点也不夸张。

在富山百姓的眼里,只有高家,没有县衙。

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富山县是高家的,去县衙不如去高家。

高家设有十八院,被人称为小朝廷。

其中的律政院院,专门负责百姓事务。

富山县的百姓们,若是有什么冤屈,或者有什么案情,以及左邻右舍的纠纷。

几乎都找高家的监察院,而不去当地的县衙。

高家断案,依据的不是朝廷律法,而是高家的家规。

至于判案的人,依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当事双方的表现,而不是事件的本身。

这让那些穷苦人家,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

自高家兴起以来,短短十年间,富山县的人口,十去其二。

有能力的人,都去别处谋生。

没有能力的人,只能苟延残喘。

富山县地广人稀,比北边的婆罗国,还要大上三分。

不只是高家为非作歹,更有帮派教会林立,山匪恶霸横行。

弄的是民怨沸腾,天怒人怨,百姓怨声载道。

这一天是中秋佳节,一年一度的行武大会,将在高家的形武院举办。

兴武院是高家的十八院之一,明面上是看家护院的武士,他们的宿食之地,实际上如同军营。

操练家奴,排兵布阵,习武打拳,还有江湖术士,均聚集在这里。

与兴武院对应的是尚文院,教人读书认字,舞文弄墨,琴棋书画。

不过尚文院,无论在人数上,或是规模上,都不能与兴武院相提并论,差之甚远。

一个兴武院,占地三千亩,在富山县北边,挨着婆罗国。

里面常住人数,至少有五千。

若加上当值的,办差的,外出的。

兴武院的人数,总的超过了两万,堪比一支大型军队。

院主叫王叔银,年逾古稀,征战疆场,戎马一生。

因朝局动荡,受人排挤,被迫隐居。

后被高家发现,重金礼聘,做了兴武院院主。

院主下设西个等级,正副统帅,三大都统,十六位参将,七十二个大队长。

每一个大队,管着十支小队,一个小队十个人。

兴武院等级森严,纪律严明,比正规军队,还要严苛。

兴武院不只是维护高家安危,还有高家在外的生意,也需要他们保护。

高家近万人,生活奢靡,日常开销,银子过万。

整个富山县的百姓,不吃不喝,也供养不起。

高家有自己的生意,以大乾王朝为主,遍及其他六国。

涉及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赚钱的营生,当属当铺,钱庄,还有妓院与赌场。

说高家日进斗金,那是小了,起码车装船载。

眼下时局动荡不安,路途匪患不绝,没有强大的武力,势必要遭人哄抢。

兴武院的存在,就是保证货物钱财,能够安全的运输。

以及保障各店铺摊位,人员伙计的人身安全。

高家如此规模,有小朝廷之称,兴武院功不可没。

院主王叔银,在高家的地位,仅次于家主高逸之。

高家还有两大王,左贤王高远之,右贤王王高明之。

两大贤王,逸之弟兄。

左贤王主内,右贤王主外。

家主之下,便是贤王。

贤王之下,便是院主。

左右两位贤王,无论主内,还是主外,都离不开形武院。

他们见到王叔银,也得礼让三分。

兴武院又是十八院之首,在高家地位更尊崇。

可以这么说,没有形武院,就没有高家。

兴武院能长盛不衰,秘诀只有一个,经常吐故纳新。

王叔银弄了个行武会,就是招揽人才。

他开出的价码,颇具诱惑力。

县令月俸五两,王叔银给的价钱,是月俸十两银子。

这还只是小卒的价钱,若是当上小队长,月俸翻倍,也就是十两。

有能力做大队长,俸银再翻倍,也就是每月二十两。

参将每月八十两,都统每月一百六十两,统帅每月三百二十两。

这只是常规俸银,另外还有补贴,银子更是可观。

所以高家的形武院,所设立的行武会,天下闻名,各路英雄好汉,趋之若鹜。

每次的行武会,人山人海,比过节热闹。

来的不只是寻常百姓,一些散兵游勇。

更多的是派里,山匪之中。

他们期望一朝入了高家,从此富贵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