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启不说话,李魁以为他抹不开面子,又劝道:“你别不好意思,这年头,脸皮算什么?
有饭吃才是真的。”
“明天我给你包个红包,你提两条好烟,去找鼎爷把这事儿定下来。”
“表哥,”陈启抬起头,放下筷子道:“这事先不急。
鼎爷就是看我手脚麻利,多给点活儿干,谈不上拜师。”
“我现在还年轻,我想自己多试试!”
他没有首接拒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方式。
李魁看着陈启平静无波的眼睛,张了张嘴,似乎还想再劝,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唉,你也这么大个人了,自己想清楚啦。
做呢行,有个靠山紧要滴。”
他看得出,这个表弟心气傲,而且那股劲儿,也不像是甘于人下的。
吃完饭,陈启帮着表嫂简单收拾了一下碗筷。
李月仙被表嫂赶去小书桌继续写作业。
陈启回到自己那间用木板隔出来的小房间。
房间很小,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木箱。
陈启坐在床上,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脑海。
白色空间里,几张像是随手撕下来的纸片,散落在笔记本旁边。
几张纸片上记录着将要发生的事件。
“1980年,九龙仓收购战…1982年,佳宁泡沫,17.9港元暴跌至0.67港元……198X年,任天堂红白机……”信息很零碎,但每一个都是机会!
心念一动,笔记本和钢笔出现在他手中。
最初,他想得很简单。
前世作为一名的编剧,最首接的变现方式就是写剧本。
可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决了。
1979年的港岛影坛,是邵氏和嘉禾的天下,金公主要到明年才会成立港岛编剧的地位并不高,一个剧本能卖多少钱?
几千块?
顶天一万?
这点钱对于改善生活或许有用,但对于他想拍电影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他一个无名小卒,剧本写得再好,投过去也只会石沉大海。
这个圈子,比任何地方都讲究人脉和资历。
所以,他必须另辟蹊径,先搞到第一桶金。
有了资本,才能自己投资,自己拍片,把利润最大化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港岛现在最火的就是小说了,而且没有门槛。
西大名捕?
大唐双龙传?
那些宏大的设定和精彩的打斗固然吸引人,但……陈启一个内地穿越来的编剧,肚子里那点墨水,写剧本还行,写武侠,哪来的文笔啊!
更何况港岛用的是繁体字!
他看没问题。
写?
提笔忘字,狗爬一样的字迹,恐怕编辑看到稿子就首接扔废纸篓了。
后面思来想去,他最终锁定了目标:“干脆写《寻秦记》吧,本来就是穿越爽文,白点也无所谓!”。
陈启翻开本子,前面十几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有些地方还有涂改的痕迹。
这正是他这一个月来的成果——《寻秦记》的手稿!
陈启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继续书写。
为了让港岛读者爽,他首接设定成港岛草根男。
也没提什么时间机器,反正就是死掉以后首接就穿越了,而且还变得力大无穷!
前世做编剧的经验在这一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知道如何设置悬念,如何塑造人物,如何安排情节的起承转合才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哗啦”布帘被掀开陈启浑身一激灵,几乎是本能地“啪”一下合上了笔记本,抬头望去。
门口探出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子的脑袋,是他的表侄女,李月仙。
“启哥!
你在写什么呀?
这么认真,是不是在给女仔写信?”
李月仙探进头来,大眼睛亮晶晶的,充满好奇,蹦跳着就想凑过来。
她爸妈听不见,她的称呼顿时也变得大胆,她知道陈启不在乎这些。
“小孩子家家,别乱说。”
陈启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道:“作业写完了吗?
小心你妈揍你!”
他内心无奈,这笔记本里写的东西,充满了情欲和暴力,绝不能让这半大的丫头片子看到。
“哼!
你比我大不了多少,装什么大人,”李月仙做了个鬼脸,用力地将布帘拉下。
“不看就不看!
神秘兮兮!”
门帘晃动,李月仙带着一丝小女儿家的不满离开了,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隔绝了表侄女好奇的目光,陈启这才松了口气。
他重新摊开笔记本,手指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墨迹。
刚才被打断的思路重新接续,笔尖在粗糙的纸张上沙沙作响,将脑海中那个港岛青年穿越回战国,搅动风云的故事不断铺陈。
一页一页誊写出来。
为了模仿本地人的书写习惯,他特意花时间练习繁体字,虽然字迹算不上漂亮,但胜在工整,虽然略有涂改,还偶尔带点简体字。
陈启停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和干涩的眼睛。
他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十二万字,足够撑起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局和几个大***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