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那年的雨季,一个傻了吧唧的小男孩在家没事看着士兵突击,许三多的努力,史今的包容,伍六一的坚韧,高城的执着,老马的奉献,白铁军的透彻,马小帅的骨气,深深地影响力一代人,这一代人里,也包括我。
那个年代普通家庭舍不得买电脑,也就没有网络游戏,更没有智能手机,大多数孩子也就能看个电视,随着我是特种兵,火蓝刀锋的热播,更是把参军入伍推向了一个***。
“陈远,下个月就是你的生日了,过完这个生日你就18岁了,有没有想好干嘛”?
俺们农村家庭的孩子,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了,考不上大学就得去工厂打工,我作为一名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跨世纪的三好青年,能去打工吗?
这辈几都不可能打工的啦。
“我要去当兵,我要去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
“别介宝贝,你B型血,洒地上招苍蝇蚊子”。
“我不管那些,我就是要当兵,为人民站岗,为国家守边疆”。
“让你下地干活你都干不了,这点考验都受不住,还当兵呢?
丢亲戚败坏庄邻”。
“除了党和人民,我不接受任何人的考验”。
殊不知,这段对话,让我的军旅生涯,拉开帷幕。
(有想当兵的青年,抓紧来村委报名了哈)村里民兵连长的破锣声音从大喇叭里传向村里的各个角落。
“老李啊,今年怎么这么早就验兵了,往年不都是冬天验兵吗?”
“今年的政策是秋季入伍,刚好新训完了冬天下连,往年冬天新训,那球都冻的缩***里了,怎么训练,天冷了身体热的慢,训练也容易伤筋骨。”
“哦,我得赶紧回去,让我家那小子去验兵,为国家做贡献的事,咱可不能拉胯。”
由此可见,山河西省不光是工业,农业,资源,教育,文化的大省,同时也是兵源大省。
尤其是俺们沂蒙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百姓,更是对参军入伍有谜一般的向往,括号,向往度不低于考编。
名报上了,回家等通知体检。
……转眼半个月下去,我们这个镇上所有报名的七叶子集体坐大巴车去了一个叫民兵训练基地的地方,开始了两天一夜的体检之旅。
第一天体检,验色盲,眼睛是否近视,身高,体重,有没有传染病和遗传病史,X光看骨骼有无问题,彩超看看内脏有没有疾病,心电图看看心率行不行,脑电图看看是不是半服,这一套完成之后就天黑了,吃饭睡觉,第二天早上接晨尿,空腹抽血,然后最操蛋的项目就来了,二十个人一组,进一个大房子里,脱衣服,脱鞋,检查一下足底是不是扁平足,看看手臂是不是外翻,然后一群人围成一圈甩了甩了的跑圈,跑了大概不到20圈,停,蹲下走鸭子步,走了10圈然后50个抱头蹲起。
然后站着,一群白大褂过来又摸又捏的检查一遍。
“我套里娃你摸***啥”一个哥们怒骂。
“你特么长的大啊,还我摸你,你以为我愿意检查你啊”查体医生不屑的说道。
“撅***”。
一群人西脚着地把***对准了医生.....麻了隔壁,花样年华的我第一次让一个老爷们又摸又看的,我嫩的出水的十七岁啊,不干净了。
体检完成,又是回家等通知,体检合格的,开始***开会,领表,填表,交表。
然后政审。
为啥很多老板找员工或者女孩找对象都愿意找当过兵的,因为只有家世清白的才能政审合格,党和人民考验过的青年,能不放心吗。
政审合格的通知你是什么兵种,去哪个地方服役,然后武装部领服装,开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走,然后就回家走走亲戚,摆摆酒,亲朋好友哭一宿,不是......是亲朋好友送送行,然后就等着滚蛋。
坐上火车的一刹那,雄心壮志,看我横刀立马,保家卫国。
结果走了没一天,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是不是很没出息?
没办法,离家的孩子像浮萍,难啊。
路上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一群七叶子半服打打够级,吃吃喝喝,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克萨斯州的扒鸡,50块钱一只,撕开包装,我斜,皮包骨头。
经过漫长的漂泊,到达了目的地,XJ省。
K市,某个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滩上,一座整齐的营区,八一军徽庄严肃穆得挂在楼上,鲜红的八一军旗迎风飘扬,门口一排身穿迷彩服的老兵,敲锣打鼓,鲜艳的横幅上写着“欢迎新同志,加入新家庭”。
下车后,拿着行李列队站好,等着各新兵连长点名,点到谁就去哪,然后班长挑人,带回班里整理内务,洗洗澡,抽根烟,做个自我介绍,班长讲讲条令条例,新训骨干开会,剩我们一群新兵蛋子相互交流。
周凯,刘杰,于春,郑涛,陈进,何成,彭宇,张俊,谭毅,陈远,新兵八班,勇往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