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抖,雨刷器有节奏地摆动着,却依然难以完全清除挡风玻璃上密集的雨点。
她看了眼后视镜,警车闪烁的红蓝灯光在雨水中晕染开来,像是一团模糊的颜料。
"林队,现场就在前面。
"副驾驶的小张指着前方说道。
林夏点点头,将警车停在警戒线外。
她推开车门的瞬间,冰凉的雨水就顺着衣领灌了进来。
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快步走向案发现场。
这是一栋老旧的居民楼,楼道里的声控灯时明时暗,在潮湿的空气中发出细微的电流声。
林夏踩着积水走上三楼,法医老周正在门口等她。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25岁,名叫苏雨晴。
"老周递给她一副手套,"死亡时间大约在晚上8点到9点之间,死因是机械性窒息。
"林夏戴上手套,走进房间。
这是一间一室一厅的出租屋,装修简单但收拾得很整洁。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杯喝了一半的红茶,旁边是一本翻开的《犯罪心理学》。
死者的尸体倒在卧室的床边,穿着居家服,脖子上有明显的勒痕。
林夏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死者的手指——指甲里有少量皮屑,说明死者曾经挣扎过。
"现场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小张在一旁汇报,"门窗都完好无损,初步判断是熟人作案。
"林夏站起身,环视着这个房间。
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相框,照片里是苏雨晴和一个男人的合影。
男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查一下这个男人的身份。
"林夏指着照片说。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床头柜抽屉里露出的一角纸张吸引。
她戴上手套,轻轻拉开抽屉。
里面是一叠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最上面的一张显示着:"我知道你的秘密,如果你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今晚8点来我家。
"发信人的头像是一团漆黑,昵称只有一个字母:X。
林夏的心跳突然加快。
她继续翻看下面的聊天记录,发现苏雨晴最近一个月一直在和这个"X"联系。
对方似乎掌握着苏雨晴的某个秘密,一直在威胁她。
"林队,你看这个。
"小张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林夏走到客厅,看到小张手里拿着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枚纽扣。
纽扣是深蓝色的,上面有一个小小的logo。
"这是在沙发缝里找到的,"小张说,"看起来像是男士衬衫上的。
"林夏接过证物袋,仔细端详着那枚纽扣。
突然,她的瞳孔猛地收缩——这个logo她太熟悉了,这是江城市公安局的制服纽扣。
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三年前的那个雨夜,她站在停尸房里,看着姐姐林秋冰冷的尸体。
姐姐的脖子上也有这样的勒痕,现场同样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唯一的线索也是一枚警用纽扣。
"林队?你没事吧?"小张担忧地看着她。
林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没事。
把纽扣送去检验科,我要知道上面有没有指纹。
"走出案发现场时,雨下得更大了。
林夏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湿全身。
她知道,这个案子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那个神秘的"X",那枚警用纽扣,还有三年前姐姐的案子,这一切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回到警局,林夏立即调出了苏雨晴的详细资料。
25岁,江城市人,毕业于江城大学心理学系,目前在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工作。
未婚,独居,社会关系简单。
"林队,照片上那个男人的身份查到了。
"小张匆匆跑来,"他叫陈明,是江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苏雨晴的研究生导师。
"林夏看着电脑屏幕上陈明的资料,眉头紧锁。
一个心理学教授,一个心理咨询师,一个掌握他人秘密的"X",还有一枚警用纽扣......这些碎片在她脑海中旋转,却始终拼不出完整的图案。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是我。
我需要你帮我查一个人......"窗外的雨还在下,林夏知道,这个雨夜注定无眠。
而真相,或许就藏在这场永不停歇的雨中。
### **第二章:迷雾重重**林夏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了苏雨晴的详细资料。
25岁,江城市人,毕业于江城大学心理学系,目前在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工作。
未婚,独居,社会关系简单。
她的生活轨迹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林夏知道,越是普通的表象下,越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点开了苏雨晴的社交媒体账号,发现她最近一个月几乎没有更新动态,这与她以往频繁分享生活的习惯截然不同。
林夏注意到,苏雨晴的最后一条动态发布于一个月前,内容是一张夜景照片,配文是:"有些事,终究无法逃避。
"林夏将照片放大,发现背景中隐约可见一座建筑的轮廓。
她立刻打开地图软件,比对照片中的建筑特征,最终锁定了一个地点——江城老码头。
"小张,"林夏拨通了电话,"查一下苏雨晴最近一个月的行踪,尤其是她是否去过老码头。
"挂断电话后,林夏的目光再次落在床头柜抽屉里的那叠聊天记录上。
她将每一页都仔细翻看,发现"X"的语气从一开始的温和逐渐变得咄咄逼人。
最后一条信息是:"今晚8点,如果你不来,后果自负。
"林夏的直觉告诉她,"X"很可能就是凶手。
但问题是,这个"X"究竟是谁?他掌握了苏雨晴的什么秘密?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下手?---### **第三章:陈明教授**第二天一早,林夏和小张来到了江城大学。
心理学系的办公楼位于校园的东南角,是一栋红砖建筑,显得古朴而庄重。
陈明教授的办公室在三楼,门牌上写着"心理学系主任"。
林夏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请进。
"推开门,陈明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
他看起来四十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
看到林夏和小张,他微微一愣,随即露出礼貌的微笑:"请问两位是?""陈教授,我们是江城市公安局的,"林夏出示了警官证,"想向您了解一些关于苏雨晴的情况。
"陈明的表情瞬间凝固,手中的书滑落在桌面上。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说道:"雨晴她......怎么了?""她昨晚在家中遇害,"林夏直视着陈明的眼睛,"我们听说您是她的研究生导师,所以想来了解一下她的情况。
"陈明沉默了片刻,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雨晴是个很优秀的学生,性格开朗,做事认真。
我实在想不出谁会伤害她......""您最近见过她吗?"林夏问道。
"上周我们还见过面,"陈明回忆道,"她来找我讨论一篇论文,看起来一切正常。
"林夏注意到,陈明在说这些话时,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眼镜框,这是典型的紧张表现。
她继续追问:"您知道她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者和什么人发生过矛盾?"陈明摇了摇头:"雨晴很少和我提起私事。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最近她似乎有些心事重重,我问过她,但她只说工作压力大。
"林夏点点头,将话题转向了那张合影:"我们在苏雨晴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张您和她的合影,能说说这张照片的来历吗?"陈明的表情明显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正常:"那是去年我们系里组织春游时拍的,雨晴很喜欢那张照片,说要留作纪念。
"林夏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一个话题:"陈教授,您昨晚8点到9点之间在哪里?""我在家里,"陈明回答得很干脆,"我妻子可以作证。
"林夏记下了陈明的住址和联系方式,随后起身告辞。
走出办公室时,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陈明正站在窗前,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
---### **第四章:老码头的秘密**回到警局后,林夏收到了小张的调查结果:苏雨晴最近一个月确实去过老码头,而且不止一次。
监控录像显示,她每次都是独自一人,停留时间大约在一小时左右。
"林队,我们还查到,苏雨晴在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记录显示,她最近接手了一个特殊的案子,"小张递过一份文件,"患者是一名年轻女性,患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具体信息被加密了。
"林夏翻开文件,发现患者的姓名和照片都被涂黑,唯一能看到的是一串编号:X-1027。
"X......"林夏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聊天记录中的那个神秘人。
她立刻拨通了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