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终局计时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09

黑暗笼罩了一切。当我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张冰冷的金属椅子上。

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混合着某种更古老的霉味。我眨了眨眼,

努力适应眼前的昏暗。“欢迎来到终局。”一个机械合成的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在封闭空间内回荡。我猛地转头,发现周围还坐着九个人,每个人都和我一样面露困惑,

试图弄清自己身在何处。“你是谁?这是哪里?”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站起来问道,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我是执棋者,这里是你们的试炼场。”机械声回答,

“你们已被选中参与一场生存游戏。唯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离开的机会。”“生存游戏?

这是什么整人节目吗?”一个染着红发的年轻女子冷笑道,但我能听出她声音里的不安。

没有回应。忽然,一道光束从天花板上射下,照亮了房间中央的一个古朴沙漏。

沙粒正从上半部分缓缓流向下端。“当所有沙子流尽,第一场游戏即将开始。”执棋者说,

“规则很简单:找出三人中的‘说谎者’,全员存活;找错,一人淘汰;超时,全员淘汰。

”话音刚落,房间一侧的三扇门缓缓打开。每扇门后走出一个穿着完全相同灰色制服的人,

他们面无表情地站在我们面前,如同三尊雕像。沙漏里的沙子不断下落。“这不可能!

我们什么信息都没有!”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喊道。“观察即信息,选择即答案。

”执棋者回答。我们十人面面相觑,无人知道该如何开始。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恐慌在沉默中蔓延。“看他们的手!”我突然注意到。三人中,

只有最右边那人的指甲缝里有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经过简短讨论,

我们指向了那个人。“选择正确。”执棋者宣布。被指认的人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

然后化作一团灰烬消失不见。剩下的两个面无表情地退回门内,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刚才那是什么?”红发女子颤声问,“他...死了吗?”“淘汰即终结。

”执棋者平静地说,“恭喜通过第一试炼。休息后,下一场即将开始。

”房间一侧的墙壁突然移开,露出一个简陋的休息区。没有人移动,

我们还震惊于刚才发生的超现实事件。“这不可能真的发生,”西装男喃喃自语,

“一定是某种全息投影...”“那尖叫真实得可怕。”一个一直沉默的老者说,

“我认为我们最好认真对待这件事。”我叫陈默,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

昨晚还在加班调试代码,怎么会突然来到这个地方?我仔细观察着每个人,

大家都穿着各自的日常服装,看起来来自各行各业。“我们必须合作,”我说,

“如果每场游戏都像刚才那样,我们需要彼此的知识和观察力。

”红发女子点头:“我叫小璐,是美术学院的学生。刚才多亏你注意到了细节。

”大家简单自我介绍后,稍微放松了些警惕。但没人能解释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普通瞬间——下班路上、超市购物、公寓楼下...休息时间结束,

我们被带到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中央放着一张长桌,上面整齐摆放着十份餐具和食物。

“饥饿是敌人,信任是奢侈品。”执棋者的声音再次响起,“享用你们的餐点吧。

但请注意:其中一份含有致命毒素。选择错误者将被淘汰。”“这不公平!

”戴眼镜的年轻人喊道,“这是随机杀人!”“生命本就是随机与选择的交织。

”执棋者回应,“你们可以讨论,但每人必须进食一份。计时开始。

”长桌中央出现了一个倒计时显示器:10:00。我们陷入两难境地。谁该冒险先选?

如何判断哪份有毒?“等等,”我说,“看餐盘摆放的角度。

”我注意到所有餐盘都整齐地对着座位,唯独有一份微微偏转了角度。更仔细地观察后,

我发现那份食物中的肉块切割方式也略有不同。“执棋者留下了线索,”老者点头,

“游戏设计者希望我们通过观察而非纯粹运气来生存。”基于这个发现,

我们安全地享用了餐点。倒计时结束时,那份特殊餐点自动沉入桌内消失。我们又过关了。

接下来的几场游戏越来越复杂危险。有时需要解开逻辑谜题,有时需要物理协作,

有时则考验道德选择。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生存游戏,

更是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极端实验。在一场需要牺牲一人才能让其他人生存的游戏中,

我们发生了激烈争执。“这是陷阱!”小璐坚持道,“他故意让我们内斗!

”西装男却冷静得出奇:“理性来说,牺牲一个人拯救多数是最优解。”“但谁该被牺牲?

”我问,“谁有权力决定?”倒计时逼近终点,压力巨大。

最终我们找到第三条路——拒绝选择牺牲任何人。出乎意料,这竟是正确答案。“有时,

坚守原则比生存更重要。”执棋者评价道,语气中似乎有一丝赞许。人数逐渐减少。

有些人因错误选择被淘汰,有些人在游戏中丧生。每次死亡都真实得令人窒息,

灰飞烟灭的场景夜夜入梦。第七天,只剩我、小璐、老者和眼镜男四人。

我们被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仿佛无限延伸的虚空。中央悬浮着一个发光的立方体。

“最终试炼。”执棋者宣布,“这是所有游戏的本质,也是你们寻求的答案。

”立方体开始变幻,展现出无数光影和符号。我们被要求解读其中的含义。

老者突然开口:“这不是随机的折磨,从来都不是。”我们望向他。

“我是一名退休的哲学教授,”他说,“这些游戏设计得太精巧了,

每个选择都在测试特定的人性维度。

信任、合作、自我牺牲、理性与感性的平衡...”眼镜男推了推眼镜:“我是数学研究生,

我注意到游戏中的模式符合某种算法。几乎像是一种...进化筛选。

”小璐若有所思:“而艺术视角下,这就像一场巨大的行为艺术,探讨生命的意义。

”我回想起所有游戏,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不是惩罚,也不是纯粹的实验,”我说,

“这是教育。”立方体突然发出强光,将我们全部笼罩。信息流直接涌入脑海,如同启示。

我们看到了这个“终局”的真相:一个古老文明为防止自我毁灭而设计的启蒙程序。

被选中者并非随机,而是潜意识中展现出某种潜能的人。游戏是加速进化过程,

培养出能够引领人类向前的新意识。“进化的代价高昂,

”执棋者的声音现在变得丰富而有温度,不再是机械合成音,“但停滞的代价更高。

”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被淘汰——不是他们不够好,

们代表了人类需要超越的特质:纯粹的利己主义、盲从、放弃思考...“最后的选择时刻,

”执棋者说,“你们中只有一人能够带着完整记忆和能力离开,成为种子。

其他人将被清除记忆送回普通生活,或者选择留下成为未来的引导者。”沉默笼罩了我们。

经历了这么多生死与共,现在却要选择谁该获得那唯一的“奖励”。“我留下,

”老者突然说,“我的人生已经充实,未来属于年轻人。”眼镜男摇头:“不,我应该留下。

我的社交能力最弱,回到现实世界也没什么损失。”小璐笑了:“说真的,

我觉得我最不适合当什么拯救世界的种子。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他们都看着我。“陈默,

你应该回去,”小璐说,“你总是最先发现细节,最保持冷静却又没有失去同理心。

”我望着这些曾经陌生现在却如同家人的同伴,心中涌起复杂情绪。我们经历了如此之多,

现在却要分别。“不,”我说,“我们有另一种选择。”我转向虚空:“执棋者,

你说这是关于进化的游戏。但人类最伟大的进化不是个体卓越,而是集体合作。

为什么不让我们全部带着部分记忆回去?种子分散在土壤中比集中一处更能生长。

”长久的寂静。我以为我们会被立即淘汰。然后,光芒再次绽放,这次是温暖的金色。

“最终试炼的真正答案,”执棋者的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敬意,“不是选择谁最值得拯救,

而是找到超越二元选择的新路径。恭喜你们,通过了全部考验。”我们四人站在光芒中,

了解到谁都不必牺牲。我们可以选择带着部分记忆返回,成为世界不同角落的变革种子,

潜意识中引导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方向。“离开前,最后一个问题,”我问执棋者,

“这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某种模拟?”“什么是真实?”执棋者反问,

“改变生命的经历是真实吗?学到的教训是真实吗?形成的联结是真实吗?如果是,

那么这就是真实的。”光芒渐强,我开始感到自己在消散,回归到原来的生活。醒来时,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像是做了一场漫长而清晰的梦,

细节迅速模糊,只留下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和洞察力。日子照常继续,但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

我更加注意细节,更勇于做出道德选择,更相信合作的力量。

偶尔在新闻上看到关于创新合作项目或人类突破性进步的报道,我总会留意参与者的名字。

有时会发现熟悉的名字——那位老者创办了国际智库,眼镜男解决了某个数学难题,

小璐的艺术展引发了社会深度思考。我们从未联系,但似乎在默默推动着同一个愿景。

三年后的同一天,我收到一封没有发件人的信。里面只有一句话:“终局只是开始。

种子已在生长。”我望向窗外,城市依旧繁忙,人们匆匆行走于街道上。但我知道,

改变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发生。人类的故事从未写在星辰中,

而是刻在每个选择里——选择合作而非对抗,选择信任而非恐惧,选择进步而非停滞。

终局不是终点,而是新规则的开端。而这次,我们正在书写自己的规则。

回归日常的生活像一件稍显紧身的旧衣,熟悉却不再完全舒适。程序代码在屏幕上滚动,

地铁在固定时间进出站,咖啡机每天早晨发出同样的嗡鸣——世界依旧按照既定轨道运行,

但我知道表象之下涌动着不同的可能性。那场“游戏”的记忆如同退潮般迅速淡去,

只留下零散的画面:沙漏的流沙、选择时的窒息感、同伴们的面孔。

有时我会在深夜突然惊醒,手指下意识地检查指甲缝,仿佛那里会有不存在的暗红色痕迹。

直到那天,我在新闻中看到了老教授的消息。

“著名哲学家王明远宣布启动‘全球智慧协作计划’,

呼吁超越国界的知识共享...”新闻报道显示,这位退休多年的老人突然重返公众视野,

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合作框架。我盯着屏幕上那张睿智的面孔,心跳加速。是他,

那位在游戏中总是冷静分析的老者。紧接着,数学界传来惊人突破。

一个名叫李维的年轻学者解决了困扰学界数十年的概率算法难题,

而他提出的证明方法被描述为“超越常规的思维路径”。报道附带的照片上,

戴眼镜的年轻人羞涩地笑着。第二天,我特意请假去了城郊的美术馆。正如预感的那样,

一场名为“选择与偶然”的行为艺术展正在举行,创作者是新锐艺术家陆小璐。

展览中心是一件令人震撼的装置作品:十个沙漏以精妙的方式相互连接,

当所有沙子同时流尽,会组成一个完整的星系图案。站在作品前,我感到一阵晕眩。

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很震撼,不是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我转头,看到了红发耀眼的陆小璐。她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仿佛我们昨天才刚告别。

“咖啡馆聊聊?”她提议,语气却表明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问句。在美术馆附近的咖啡馆里,

我们交换了分别后的经历。小璐的创作风格在回归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品中充满了对系统、规则和选择的探索。“我几乎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

”小璐搅拌着拿铁,“但有一种感觉,像是...像是被重新编程了。

”我点头:“我也有类似感受。写代码时,我会突然想到更优化的结构,更协作的方式。

”我们沉默片刻,然后几乎同时开口:“你收到信了吗?

”小璐从包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个信封——和我收到的一模一样,纯白无字迹。

里面也只有一句话:“画廊南墙第三块砖。”我们立即返回美术馆。在南墙第三块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