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砚上月灯辞的新书

第1章 云缝里掉下来的桂花

发表时间: 2025-09-11
广寒路,人间灯第1篇:云缝里掉下来的桂花李想蹲在桥洞补渔网时,头顶的云突然碎了。

不是被风吹的,是被什么东西撞出个圆洞,金闪闪的碎末飘下来,沾在他汗湿的后颈上,凉得像刚从井里捞的西瓜。

他抬头,看见个白影子挂在电线杆上。

不是风筝,那裙摆垂下来能扫到他的草帽,上面还沾着片他只在爷爷旧画里见过的桂花——花瓣比指甲盖小,香得能钻到骨头缝里。

“劳驾,”白影子开口,声音软乎乎的,像浸了蜜的糯米,“能拉我一把吗?

这铁架子硌得慌。”

李想攥着渔网的手紧了紧,网眼里的小虾米蹦了两下。

他长这么大,只在村里戏台见过穿成这样的人,还是涂着红脸蛋的二丫演的嫦娥。

可眼前这人的衣摆上,真有星星在闪,不是亮片,是真的星星,小得像针尖儿。

“你是……拍戏的?”

他问,伸手去够对方的袖子,指尖刚碰到,就闻到一股冷香,比山涧里的冰泉还清。

白影子借力跳下来,站稳时差点踩翻他的鱼桶。

她低头看桶里的虾米,眉头皱了皱:“这些小可怜,你们要吃它们吗?”

李想挠挠头:“不然吃啥?

我就靠这渔网过活。”

她哦了一声,从袖口里摸出个东西递过来。

是块圆溜溜的石头,暖得发烫,上面刻着他不认识的花纹,像绕着圈的桂花枝。

“换你的虾米,”她说,眼睛亮得像夜里的月亮,“这个石头,能让你的网每天都满。”

李想盯着石头,又看看桶里蹦跶的虾米,突然觉得今天的太阳有点晃眼。

他活了二十三年,桥洞下的风总是臭烘烘的,今天却飘着桂花香,连手里的渔网都好像轻了点。

第2篇:石头里的月亮李想把那块石头埋在渔网底下时,没指望真能管用。

可第二天清晨收网,网绳勒得他手腕发酸——里面挤满了银闪闪的鱼,最大的那条比他的胳膊还粗,鳞片在晨光里晃得人睁不开眼。

他蹲在河边剖鱼,听见身后有脚步声。

回头一看,昨天那个白影子正蹲在他旁边,盯着鱼鳃发呆。

“它们好疼。”

她说,声音低低的,像被露水打湿了。

李想手里的刀顿了顿。

他从小剖鱼,只知道鱼能换钱,能填肚子,从没觉得鱼会疼。

可看她睫毛垂下来,沾着点水光,又觉得手里的鱼确实有点沉。

“那不然……我放了它们?”

他试探着问。

她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就去解渔网。

指尖碰到鱼的瞬间,那些鱼突然不蹦了,安安静静地顺着她的手滑进水里,尾巴摆了摆,像是在道谢。

“我叫嫦娥。”

她突然说,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把裙摆撩起来一点,露出的脚踝上,也缠着细细的桂花枝花纹,“就是你爷爷画里那个。”

李想差点把刀掉水里。

他凑近看她的脸,皮肤白得像刚下的雪,却没一点血色,嘴唇是淡淡的粉,像三月里刚开的桃花。

“那你……怎么不在月亮上?”

他问。

嫦娥低头摸了摸那块暖石,石头在她手里转了个圈,表面的花纹亮了亮,映出个小小的月亮影子。

“广寒宫太冷了,”她说,“吴刚砍树的声音,从初一响到十五,我听了三千年,想换换耳朵。”

李想没说话。

他住的桥洞也冷,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可他有渔网,有河边的芦苇,有偶尔从桥上过的卖糖葫芦的吆喝声。

这些东西,月亮上没有。

第3篇:第一口热包子嫦娥跟着李想回桥洞时,正好赶上卖包子的推着车经过。

蒸笼掀开的瞬间,热气裹着肉香飘过来,嫦娥的鼻子动了动,像只刚睡醒的小猫。

“那是什么?”

她指着蒸笼问,眼睛首勾勾的。

李想摸了摸口袋,昨天卖鱼的钱还剩几张皱巴巴的纸币。

他走过去,买了两个肉包子,递了一个给她。

嫦娥捏着包子,不敢下口。

包子皮是暖的,油渗出来,把她的指尖染得有点油亮。

她在广寒宫吃的都是桂花做的糕,凉丝丝的,没这么暖过。

“吃吧,不烫了。”

李想咬了一大口,包子馅里的汁流出来,他赶紧吸了吸。

嫦娥学着他的样子,小口咬了一点。

肉香混着面香,一下子钻进嘴里,暖得她喉咙都发紧。

她从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比吴刚偷偷给她的野果还好吃,比玉兔捣的药还甜。

“好吃。”

她含糊地说,嘴巴塞得鼓鼓的,睫毛上沾着点热气,看起来没那么冷清了。

李想看着她,突然觉得桥洞也没那么差了。

以前他一个人吃包子,只觉得能填肚子,今天看着嫦娥吃,好像包子也变香了。

卖包子的大爷回头看了一眼,笑着说:“小伙子,对象长得真俊啊。”

李想脸一下子红了,刚想解释,嫦娥却抬头问:“对象是什么?

能吃吗?”

大爷笑得更欢了,推着车走了,留下一串“后生可畏”的念叨。

李想挠挠头,没敢解释,只把自己那个包子也递了过去:“你吃吧,我不饿。”

嫦娥接过来,两口就吃完了。

她摸了摸肚子,满足地叹了口气,然后从袖口里摸出个小桂花枝,插在桥洞的泥土里:“这个给你,能开花。”

李想看着那根光秃秃的枝子,觉得今天的风,好像都带着点包子香。

第4篇:桂花枝开了桂花枝开花的那天,李想正在补渔网。

他余光瞥见桥洞角落有团黄,抬头一看,那根光秃秃的枝子上,居然开了两朵小小的桂花,花瓣金黄金黄的,香得能飘到桥那头。

“它开得好快。”

嫦娥蹲在旁边,用指尖碰了碰花瓣,花瓣晃了晃,落下点金粉,沾在她的袖口上。

李想点点头。

他种过向日葵,种过豆角,从没见过开花这么快的植物。

好像昨天还是根枯枝,今天就活过来了,比他的渔网还让人觉得踏实。

“广寒宫的桂树,要一百年才开一次花。”

嫦娥说,声音轻轻的,“每次开花,我就坐在树下数花瓣,数到第一千片,吴刚就会给我送一碗桂花酒。”

李想没听过谁数花瓣能数一百年。

他最多数过渔网的网眼,数到三百就犯困了。

“那你在月亮上,除了数花瓣,还做什么?”

他问。

嫦娥想了想,说:“看星星。

有时候星星会掉下来,像下雨一样。

我会捡一颗,放在枕头底下,可第二天醒来,星星就不见了。”

李想摸了摸口袋里的暖石,石头还是暖的。

他突然觉得,嫦娥比他还可怜。

他有渔网,有包子,有桥洞外的芦苇荡,可嫦娥只有冷清清的广寒宫,只有数不完的花瓣,捡不到的星星。

“以后你要是想数花瓣,就数这棵的。”

他说,“它开得快,你不用等一百年。”

嫦娥抬头看他,眼睛里的光,比石头上的月亮影子还亮。

她伸手,轻轻碰了碰李想的胳膊,指尖的冷意,好像没那么凉了。

第5篇:雨夜里的暖石夜里下了大雨,桥洞漏得厉害,雨丝顺着顶篷的破洞往下滴,砸在李想的被子上,湿了一大片。

他缩在被子里,冷得首打哆嗦,突然觉得怀里有个东西暖起来。

是那块暖石,不知道什么时候,温度变得特别高,像个小炉子,把周围的寒气都赶跑了。

“石头在帮你。”

嫦娥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她坐在角落里,裙摆被雨水打湿了一点,却没觉得冷,反而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盖在李想的被子上。

李想睁开眼,看见她坐在微弱的月光里,头发上沾着点雨珠,像撒了把碎钻。

“你不冷吗?”

他问。

嫦娥摇摇头:“广寒宫的雪,比这雨冷多了。

我在雪地里坐过三天,也没觉得冷。”

李想没说话,把暖石递了过去:“你拿着吧,我不冷了。”

嫦娥没接,反而往他这边挪了挪,凑到暖石旁边。

石头的光映在她脸上,能看见她眼角细细的纹路,不像二十岁的姑娘,倒像藏了好多故事。

“李想,”她突然说,“人间的雨,比月亮上的雪好。

雪是静的,雨是活的,能听见声音。”

李想侧耳听,雨声哗啦啦的,混着远处的狗叫,还有桥上车轮碾过水洼的声音。

这些声音,他以前觉得吵,今天听着,却觉得特别踏实。

他把被子往嫦娥那边拉了拉:“过来点,别淋着了。”

嫦娥犹豫了一下,还是挪了过来。

两人挤在小小的桥洞里,中间隔着那块暖石,暖石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叠在一起,像一朵刚开的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