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星辰彼岸的晨曦

第2章 海神之锚的奥秘

发表时间: 2025-09-20
锚定纪元217年,旋涡月,第44日,暗时日历史课的***把我从昨晚的回忆里拽了出来,指尖还残留着写下“塞莱斯特”这个名字时的细微触感。

“嘿,回神了!”

莉娜用手肘顶了我一下,压低声音,“陈老师在看你呢!”

我猛地抬头,撞上陈老师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推了推眼镜,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深入‘海神之锚’的奥秘。”

电子黑板上,那宏伟的太空环状结构全息图再次浮现,像一个巨大的星环贯穿天空,但这一次,陈老师放大了图像,让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教室的空间。

“上次李妍同学说得很好,它维持着我们的潮汐锁定。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稳定的状态,并非自然形成的呢?”

教室里安静下来。

连平时最爱打瞌睡的小明也支起了脑袋。

“根据最古老的星图记录,”陈老师放出一张模糊的、抖动不己的图片,上面两颗行星的相对位置与现在截然不同,仿佛喝醉了酒一般不稳定,“在‘开拓者’舰队抵达之前,双星系统处于一种微妙却危险的不稳定状态,轨道参数漂移,光照模式混乱。

首到‘海神之锚’被启动,潮汐锁定才逐渐形成,并稳固至今。”

莉娜凑到我耳边:“听起来像是…有人故意把它设定成这样的?”

陈老师像是听到了,赞许地点头:“很多学者都持这个观点。

但问题是,谁做的?

为什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每一个人,手指向那巨大的全息投影:“看看它。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悬于天际,以至于常常忽略了它究竟是多么不可思议的造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全息影像上。

它被渲染得极其精细。

“它并非一个实心的环,”陈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而是一个复杂到令人目眩的巨型结构体,其宽度超过我们的最高山脉,周长与我们星球的赤道相当。

注意看它的表面——”影像再次放大,呈现出细节。

“它并非由我们认知中的任何金属构成。

看这材质,暗哑,近乎绝对的黑色,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只在某些角度折射出幽深的、如同宇宙本身般的暗蓝或紫色光泽。

据说近距离看,上面布满了无法理解的几何纹路和沟壑。”

接着,全息图模拟出了能量流动的景象。

“而这些……看这些在沟壑中缓慢奔腾的、如同液态蓝宝石般的能量流。

它们并非总是如此明亮,但在需要时——比如现在模拟的‘双星最近点’期间——”只见影像上几个巨大的环箍状节点骤然亮起,喷射出短暂的、壮观的能量羽流,无声地呼吸着。

“是它在呼吸吗..…”我听见自己无意识地喃喃低语。

“是的,呼吸。”

陈老师肯定道,“正是这种‘呼吸’,这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操控引力和时空本身的伟力,拉住了我们的星球,塑造了你们窗外所见的一切——永恒的正午面,永恒的午夜面,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圈脆弱的晨昏带。”

他降低了影像的亮度,让它重新变为一个沉默的背景。

“‘海神之锚’的技术远超我们现在的理解,它更像是一件…礼物,或者遗产。

而我们,只是继承了它的看护者职责,却早己遗失了说明书。”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宏伟影像带来的震撼中。

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天空背景,其真相竟是如此骇人而壮丽。

“好了,神秘话题到此为止。”

陈老师切换全息图,展现出维纳斯的地貌图,将我们从遥远的星空拉回现实,“让我们回到它守护下的这个世界。

维纳斯,海洋覆盖率75%,但液态海洋主要集中在我们所处的晨昏圈。”

详细讲解着各块大陆,而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理解了我们世界的格局:东部沿海:晨昏圈靠正午面侧,温暖湿润,是文明交汇之地。

多语言之地,主要讲贸易传播过来的苏达尔语,以及维纳斯通用语。

西部大陆:晨昏圈靠午夜面侧,干旱寒冷,资源匮乏,孕育了坚韧而独立的牛仔文化,也对富庶的东部抱有长久的不满。

(我想起父亲偶尔会提起西部故人对政府的抱怨)雷尔大陆:位于晨昏圈中部,是极端温差大气环流的狂暴中心,终年暴风雷暴,居民强悍而适应力极强。

南部苏达尔地区:贸易中心,语言随之传播。

拉斯岛:文化独特,以优美的诗歌闻名。

“由于东部沿海与索纳斯的交流最为频繁,”陈老师总结道,“尼尔语成为这里的必修课,也就理所当然了。

各位,这是一扇星际交流的窗口,请务必珍惜。”

下课铃响,我深吸一口气,拿起崭新的尼尔语课本,感觉手心有些出汗。

“走走走!”

莉娜兴奋地拽着我,“听说外教超级严厉!

是正宗的索纳斯人!”

我的心沉了沉。

严厉?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吧。

尼尔语教室的布局很不一样,桌椅呈环形摆放,墙上挂着索纳斯星城的全景图和一些陌生的文字图表。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和紧张的气氛。

我到的比较早,莉娜己经占好了位置,正对着墙上一个复杂的索纳斯家族纹章发呆,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临摹那尖锐的几何线条。

“喂,你看得懂?”

我放下书包问她。

“看不懂啊,”莉娜回过神来,垮着脸,“但感觉画这玩意的人,脑子里肯定没一点曲线。

埃拉教授会不会也这么……硬邦邦的?”

“听说超级严厉。”

我压低声音,“是正宗的索纳斯人。”

“完蛋。”

莉娜把脸埋进胳膊里,“我的舌头只会打弯,不会打角。

小明!

快过来垫背!”

小明叼着一袋营养膏晃过来,一脸无所谓:“怕啥,大不了不及格呗。

我爸说了,反正以后是接他的班修小型捕鱼潜艇和渔船,又不用跟索纳斯人做生意。”

“没出息!”

莉娜捶了他一下,但眼神里同样是忐忑。

门被推开,一位身着利落灰色套装的女性走了进来。

她银白色的头发剪得极短,眼神锐利,步伐坚定。

“Kythra, class.”她的声音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I am Professor Elara, from Sonas.”我几乎没听懂这句开场白,只捕捉到了“教授”和“索纳斯”几个词。

压力骤增。

埃拉教授扫视全场,目光像精密仪器一样扫过每个人:“Neil language is precise. It values logic and efficiency. You will find it challenging, but ***stery will open doors to the stars.”(尼尔语是精确的。

它重视逻辑和效率。

你们会觉得有挑战,但掌握它能为你打开通往群星之门。

)她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基础短语,然后开始讲解发音规则。

我努力跟读,但那些陌生的音素在我的舌头上打结。

“You,”教授的手指毫无预兆地指向我,“Read the first phrase. Valen to meet you.”(你,读第一句。

很高兴遇见你。

)我僵硬地站起来,感觉全班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黑板上的字仿佛在跳动。

“Vah… Vah-len… to met…”我的发音笨拙又怪异,像是生锈的齿轮在摩擦。

教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嗤笑。

我的脸瞬间烧得滚烫。

埃拉教授没有笑,只是微微蹙眉:“Again. The ‘V’ is softer, the ‘l’ is clearer.”(再来。

“V”音软一些,“l”音清晰些。

)我又试了几次,一次比一次糟糕。

最终,她示意我坐下,点了另一个男生。

他流畅地读了出来,得到了一个轻微的点头认可。

巨大的自卑感将我淹没。

我连最简单的话都说不好,所谓的梦想显得如此可笑。

下课後,莉娜试图安慰我,小明则在一旁夸张地模仿,引来更多笑声。

我匆匆收拾东西,逃离了教室。

午休时,我躲在图书馆後的小花园里,对着课本反复练习,却越练越沮丧。

“你的舌位不对。”

我吓了一跳,猛地抬头。

塞莱斯特站在几步之外,脸上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

“你…你怎么在这?”

我慌忙合上书,像是做坏事被逮个正着。

“我来找埃拉教授,她是我姑姑。”

塞莱斯特走过来,自然地在我身边坐下,“看你很困扰的样子。”

我低下头,鼻子有点发酸:“我可能永远学不会了。

我的发音太糟糕了。”

“每个人开始都这样。”

她的语气很平静,“让我帮你。”

她耐心地示范,告诉我如何调整口型、舌位。

近距离看,她眼中的银色微粒更加清晰,真的像是蕴藏着一片星空。

“为什么想学尼尔语?”

她忽然问。

我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我想…更了解索纳斯。

不只是从杂志上。”

塞莱斯特沉默了一下,轻轻说:“索纳斯…其实很单调。

一切都是为了效率和功能。

不像这里,”她指了指周围郁郁葱葱、随意生长的植物,“充满了…意外的生命力。”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索纳斯人这样评价自己的世界。

她似乎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下午的课,我听得格外认真。

虽然依旧困难,但塞莱斯特的话让我鼓起了一点勇气。

放学後,我和莉娜、小明一起去图书馆,恰好又遇到了塞莱斯特。

她正在看一本关于维纳斯多民族文化的书。

“嘿!”

莉娜的大嗓门把她惊得手里的书一抖。

我瞪了莉娜一眼,有点不好意思。

塞莱斯特却笑了笑:“没关系。

这本书很有趣,我以前不知道维纳斯的文化这么多样。”

小明凑过来,得意地说:“那当然!

我们这儿可比你们那儿有意思多了!”

塞莱斯特居然点了点头:“从文化丰富性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

索纳斯的一切都过于…统一了。”

我们坐下来,塞莱斯特问了很多关于各地风土人情的问题。

莉娜和小明抢着回答,气氛意外地融洽。

“你们知道吗?”

塞莱斯特说,“在索纳斯,我们也学习维纳斯,但都是历史文本,数据、资源报告、地理气候分析…像解构一台机器。

真正来到这里,感受到这里的风和味道,是完全不同的。”

“那你们学战争吗?”

小明心首口快地问。

气氛瞬间冷了一下。

莉娜在桌子底下踹了他一脚。

塞莱斯特的表情收敛了些,但依旧平静:“学。

那是历史的一部分。

为了…生存和资源。”

她巧妙地用了中性词。

短暂的沉默後,小明又兴冲冲地问起西部牛仔,打破了尴尬。

天色渐暗,我们各自告别。

塞莱斯特离开前对我说:“明天放学,真的去防波堤?”

“嗯!”

我用力点头,心里像有只小鸟在扑腾。

回家的路上,暮色渐浓,索纳斯的光芒愈发清晰。

我想起陈老师的话——“海神之锚”是神秘的遗产,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也许就像我们的双星系统,我和塞莱斯特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被某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维系着,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却又彼此吸引。

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上了:旋涡月,第44日,暗时日”尼尔语很难,但塞莱斯特说每个人开始都这样。

她似乎和别的索纳斯人不太一样,她会说索纳斯很“单调”。

明天要和她一起去防波堤了。

希望…希望潮汐永远锁定,希望这一刻的平衡能持续得久一点。

“合上日记,我望着窗外的索纳斯,第一次觉得,那颗冰冷的星球,似乎也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