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雅·卡里姆(Aya Karim)的故事始于东西方文化的裂隙之间,成长于对“归属”的漫长追寻之中。
她的父亲是一位黎巴嫩裔医生,为逃离战火移民美国,凭借精湛医术在洛杉矶站稳脚跟;母亲是一位温柔坚定的美国小学教师。
艾雅在一个相对优渥、强***育与思辨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但她的橄榄色皮肤、深邃的五官和中间名“卡里姆”(意为“慷慨的”)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她与大多数同学不同。
这种“双重身份”让她既早熟又敏感,她很小就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在不同文化代码间切换,也学会了用拳头在校园里捍卫自己的独特。
对“正义”的朴素追求,或许源于父亲讲述的故土战乱故事,也或许源于母亲教导的“保护弱者”的信条。
然而,大学毕业后,她并未选择法律或医学这条康庄大道。
2008年的经济危机与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新闻,让她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参军。
她并非天真地相信战争能带来和平,而是渴望一种极致的秩序、一种清晰的“敌我”分野,并希望用自己的技能去“保护”,而非破坏。
在美军服役的五年,她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士兵和战术专家,精通近距离战斗、战术规划和情报分析。
但真正塑造她的,是之后三年转为军事承包商在中东地区的经历。
那里没有清晰的战线,只有无尽的灰色地带。
她目睹了当地平民在战火中的苦难,也看清了所谓“战略利益”如何凌驾于人的生命之上。
她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武器和维护的“秩序”,不过是高层利益交换的筹码。
她曾奉命护送一位“重要人物”,途中遭遇袭击,她左肩中弹,同车的当地翻译身亡。
事后她才知道,那次护送任务实质是为一家大型能源公司扫清障碍,而袭击则源于另一派系的争夺。
那一刻,她信仰崩塌。
她厌倦了成为别人棋盘上的棋子,厌倦了在“正义”之名下行杀戮之事。
她带着一枚紫心勋章、一身战斗技能、一处阴雨天便会刺痛的旧伤,以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回到了洛杉矶。
故乡变得陌生。
城市的喧嚣替代了沙漠的死寂,但无处不在的虚伪、冷漠和不公,在她看来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她无法融入普通生活,PTSD让她在汽车回火声中瞬间卧倒,在拥挤人群中感到窒息。
父亲希望她接手诊所,她却用所有积蓄租下了一间破旧的办公室。
“真相探寻”私人侦探社就此开业。
这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她自我救赎的“归途”。
她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竭尽全力为每一个找上门的“小人物”追寻局部的真相与正义。
她收费低廉,时常倒贴,只为能首视镜中的自己。
她行走在法律边缘,动用那些在战场上学会的、不为平民所知的技巧,因为她深知,真正的正义有时存在于冰冷的条文之外。
她是一把从远方归来的利刃,伤痕累累,却决心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天使之城”刺破那些华丽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