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面馆里的欠条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20

巷口的梧桐树落尽最后一片叶子时,老周的咳嗽声就没断过。凌晨四点半,

天还蒙着层墨色的雾,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他裹紧洗得发白的棉袄,

领口处露出里面起球的旧毛衣 —— 那是小远上小学时,他带着孩子在夜市地摊上买的,

如今小远都快初中了,这件毛衣却成了他最暖和的内搭。

他推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电动车往面馆走,车把手上挂着个保温桶,

里面是给小远留的热粥,桶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缝隙往下滴,在车筐边缘冻成了小冰晶。

车筐里装着刚从批发市场趸来的青菜,沾着凌晨的露水,冻得硬邦邦的,叶子边缘已经发蔫,

是批发市场收摊前,老板看他可怜半卖半送的。路过街角的早餐摊,

张婶掀开蒸笼的白雾朝他喊:“老周,又这么早?你那咳嗽得去看看啊!听着都揪心!

” 老周摆了摆手,弯腰咳嗽了好几声,才勉强挤出句话,声音裹在冷风里,

细得像根棉线:“没事,老毛病了,不耽误揉面。” 张婶看着他佝偻的背影,叹了口气,

从蒸笼里拿出个肉包,用塑料袋裹了两层,快步追上去塞给他:“拿着给小远吃,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老周推辞着,可张婶已经转身跑回了摊位,

他攥着还热乎的肉包,心里一阵发酸 —— 自从小远生病,巷子里的街坊多少都帮衬过,

可他现在连句像样的感谢都没力气说。其实他心里清楚,

这 “老毛病” 早不是普通的咳嗽了。上个月去医院复查,医生拿着胸片皱着眉,

手指在片子上点了点:“你这胃溃疡已经开始出血了,肺里还有阴影,

得赶紧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再拖下去会出大事!” 老周坐在诊室的椅子上,

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诊室里消毒水的味道呛得他直想咳嗽。

他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三百块钱,那是前几天卖了家里唯一的旧电视凑来的,

是这个月给小远买营养粉的钱。他强装镇定,笑着说:“医生,能不能再等等?

我那面馆离不开人,等忙完这阵我就来住院。” 医生看着他苍白的脸,无奈地叹了口气,

从抽屉里拿出两盒最便宜的止咳药,递给他:“先吃着缓解下,千万别再拖了。

” 老周揣着药,像揣着块烫手的山芋 —— 这药,他舍不得吃,

总想着万一小远夜里咳嗽,还能应急,孩子的身体比他金贵多了。

“周记面馆” 的卷闸门被拉起来时,发出 “吱呀 ——” 的刺耳声响,

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突兀。老周走进店里,先把炉火生起来,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

映得他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昨晚没洗干净的面粉。他走到水槽边,

用冷水洗脸,冰冷的水让他瞬间清醒了些,可咳嗽却更厉害了,他捂着嘴咳了好一会儿,

指缝里渗出点点血丝,他慌忙用袖子擦掉,生怕被人看见。他从柜台下翻出铁皮盒,

那是小远小时候用的饼干盒,外面印着卡通图案,如今图案已经被磨得模糊不清。

打开盒子时,里面的存折和欠条发出 “哗啦” 的轻响。存折是他用了十几年的,

封面都快掉下来了,上面的数字停留在七万三千二百五十六元,他数了一遍又一遍,

手指在数字上反复摩挲,离二十万的欠款还差一大截。而那张三年前写的欠条,

是用小远的作业本纸写的,边缘已经被他摩挲得发毛,“两年内还清” 那几个字,

是他用钢笔写的,如今墨水都有些褪色,可每次看,都像用烧红的烙铁刻在他心口,

烫得他喘不过气。三年前,小远被查出白血病那天,天也是这么冷。那天下午,

他正在面馆里煮面,小远的班主任突然打来电话,说小远在体育课上晕倒了,

已经被送到了医院。他扔下手里的面勺就往医院跑,一路上脑子里乱糟糟的,

只想着孩子千万别出事。到了医院,医生把他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张诊断书,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几个字像晴天霹雳,让他瞬间瘫坐在椅子上。医生说,

骨髓移植是唯一的希望,但费用至少要五十万。他把面馆抵押给了银行,贷了二十万,

又跟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大家都是普通人家,凑来凑去也只有十万,还差二十万。

他每天在医院和面馆之间奔波,看着病床上日渐消瘦的小远,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有一天,

他在医院走廊里蹲着想办法,甚至动了卖肾的念头,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

开建材店的老陈找上门,塞给他一张银行卡:“老周,这钱你拿着,先给孩子治病,

啥时候有啥时候还,别跟我客气。” 那天,老周攥着银行卡,手一直在抖,

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他给老陈写了张欠条,说两年内一定还清。

老陈拍着他的肩膀笑:“咱哥俩谁跟谁,孩子的命重要,钱的事不用急。”可他没料到,

两年期限刚过,老陈就走了。入秋的第一个雨天,雨下得又急又密,砸在玻璃门上噼啪作响,

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悲剧敲打着前奏。老周正在厨房里煮面,锅里的面条翻滚着,冒着热气,

他想着等会儿收摊了,去给小远买些新鲜的水果。突然,他听见有人敲门,

抬头就看见老陈的妻子刘姐撑着伞站在门口,伞面被风吹得变了形,刘姐的眼圈通红,

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脸上,看起来格外憔悴。“老周,老陈他……” 刘姐刚开口,

眼泪就掉了下来,混着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昨天晚上,他在店里对账的时候突然晕倒,

送医院抢救,没抢救过来,是脑溢血……”老周手里的面勺 “哐当” 一声砸在锅里,

滚热的面汤溅在他的手腕上,烫出一片红印,可他一点知觉都没有。他愣在原地,

脑子里一片空白,耳边只有雨声和刘姐的哽咽声,那声音像一把钝刀子,在他心上慢慢割,

疼得他连呼吸都觉得困难。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拉着刘姐的手,

声音颤抖着问:“怎么会这样?前几天我还看见他在店里搬货呢,他还跟我说,等小远好了,

要带孩子去钓鱼……” 刘姐抹着眼泪说:“他那是硬撑着,早就查出血压高,

医生让他按时吃药,可他为了给你凑那二十万,把店里的货低价卖了,连药都舍不得买,

说能省一点是一点……”那天晚上,老周关了店,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面馆里,

把角落里的白酒拿了出来 —— 那是老陈以前来面馆时,忘在这里的,他一直没舍得喝。

他打开酒瓶,对着瓶口喝了一大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往下滑,烧得他胃里翻江倒海,

可他觉得心里更疼,疼得他想大喊,想大哭,却又发不出声音。他翻出铁皮盒里的存折,

一遍遍地数着上面的数字,越数越绝望。最底下压着的那张诊断书,

是他上个月查出来胃溃疡时医生开的,上面的字他看不懂,

可医生说的话他记得清清楚楚:“再不好好治疗,会胃出血,甚至癌变。

” 他把诊断书揉成一团,又想起小远还在等着他,老陈的债还没还清,又小心翼翼地展开,

用手抚平上面的褶皱,塞进存折底下 —— 他不能倒下,他要是倒下了,小远怎么办?

老陈的债谁来还?从那天起,面馆的营业时间从晚上八点延到了凌晨两点。收摊后,

老周顾不上休息,骑着电动车去夜市帮人搬啤酒箱。夜市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和他的疲惫格格不入。他穿着单薄的衣服,扛着沉重的啤酒箱,从货车上搬到仓库里,

一箱啤酒有二十多斤重,他每次扛着都觉得胸口发闷,咳嗽不止,可他不敢停,

只能咬着牙坚持。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风一吹,冻得他直打哆嗦,他就把衣服脱下来拧干,

再穿上。有一次,他搬着箱子没站稳,脚下一滑,摔在地上,啤酒瓶碎了一地,

黄色的酒液流了出来,浸湿了他的裤子。老板跑过来,指着他骂:“你眼瞎啊!

这么多箱子都能摔了!这个月的工钱扣一半!” 他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碎玻璃,

膝盖传来阵阵刺痛,他知道肯定摔破了,可他还是低着头跟老板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我下次一定小心。” 他不能丢了这份工作,多挣一块钱,就能早一天还清欠款,

早一天给小远买些好的,让孩子能多补充点营养。小远看出了父亲的疲惫。以前,

老周每天晚上收摊回家,都会坐在小远的床边,给小远讲故事,讲他小时候的事,

讲面馆里发生的趣事,小远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直到睡着。可现在,老周回到家就倒在床上,

呼呼大睡,连鞋都来不及脱,身上还带着啤酒和汗水的味道。小远在学校里,

总是把食堂发的牛奶偷偷塞进书包里,带回家给老周。有一次,老周整理书包时,

发现了里面的牛奶,牛奶已经凉了,他拿着牛奶,心里一阵发酸。他把小远叫到跟前,

问:“你怎么不喝牛奶?老师不是说,喝牛奶能长个子吗?” 小远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

小声说:“爸,我不喜欢喝牛奶,你喝吧,你每天那么累,喝了牛奶能有力气。

”老周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蹲下身,看着小远苍白的脸,瘦得只剩下骨头的手腕,

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把牛奶塞回小远手里,声音有些哽咽:“傻孩子,你正长身体,

得喝牛奶,爸不饿,也不渴,爸身体好着呢。” 小远看着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

还有手上磨出的老茧,忍不住哭了,他扑进老周怀里,抱着老周的脖子:“爸,我不治了,

咱们回家吧,我不想你这么累,我想跟你一起回面馆,帮你揉面。” 老周抱着小远,

眼泪再也忍不住,掉在了小远的头发上,他强忍着眼泪说:“别瞎说,医生说了,

你很快就能好起来,等你好了,爸带你去游乐园,去吃你最喜欢的红烧肉,好不好?

” 小远在他怀里点了点头,可老周知道,这可能只是他的奢望。可小远的病情,

并没有像老周期望的那样好转。小远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发烧,吃不下东西,

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老周每次带小远去医院复查,医生的脸色都越来越凝重,

可他每次问医生,医生都只是说:“再观察观察,有合适的骨髓就好了。

” 他知道医生是在安慰他,合适的骨髓哪有那么好找?可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

每天都在祈祷,祈祷能有奇迹发生。冬至那天,巷口飘着雪,鹅毛般的雪花从天上落下来,

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把整个巷子都染成了白色。老周正在厨房里揉面,

面团在他手里反复揉搓,变得光滑有韧性,他想着等会儿小远放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