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其它小说 > 晨光与麦子

晨光与麦子

小璃沫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晨光与麦子大神“小璃沫”将曹禾齐晨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1九月的北阳光依旧炽像一把金刃劈开初秋的薄洒在国家电视台那银灰色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斑驳的光演播厅一群穿着整洁的年轻人正排着队等待入他们胸前挂着“《小小侦探》全国海选”的证眼神中既有紧也有藏不住的锐这些无一不是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顶尖高校的高材是校园里的风云人是老师口中的“天之骄子”,是同龄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今他们齐聚于探...

主角:曹禾,齐晨   更新:2025-09-23 11:46:5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九月的北京,阳光依旧炽烈,像一把金刃劈开初秋的薄雾,

洒在国家电视台那银灰色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斑驳的光影。演播厅外,

一群穿着整洁的年轻人正排着队等待入场,他们胸前挂着“《小小侦探》全国海选”的证件,

眼神中既有紧张,也有藏不住的锐气。这些人,

无一不是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顶尖高校的高材生,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是老师口中的“天之骄子”,是同龄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今天,他们齐聚于此,

探》的推理竞技综艺——一档以高智商对决为核心、融合团队协作与心理博弈的真人秀节目。

齐晨站在队伍末尾,黑色卫衣拉链拉到下巴,手里捏着一支用到一半的铅笔,

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个子高挑,眉眼清冷,眼神像刀锋一样扫过四周,

仿佛在计算每个人的站位、表情、动作频率,甚至呼吸节奏。他不喜欢这种场合——人太多,

噪音太大,变量不可控。在他看来,世界应当是可预测的,像一道完整的物理公式,

只要输入正确的参数,就能得出唯一的解。但人,太复杂了。

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四的学生,从小在南方一个偏远小镇长大,

靠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只有日复一日的刷题与思考。

他习惯独自解决问题,习惯把情感藏在逻辑之后。参加《小小侦探》,他不是为了出名,

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想证明一件事:逻辑,可以战胜一切。他也想看看,

那些所谓的“名校圈子”,到底是不是如传说中那般光鲜又虚伪。“下一个,齐晨,

清华物理系。”工作人员念道。他走进测试室,房间不大,灯光柔和,

中央摆着一张原木色的桌子,上面是一起模拟案件的布置:一名教授在办公室离奇“死亡”,

现场留下三枚不同颜色的棋子红、蓝、白、一张撕碎成七片的纸条,

和一杯未喝完的咖啡。旁边还有一份案情简述:教授于昨晚被发现倒毙于办公椅上,

门窗完好,无打斗痕迹,法医初步判断为中毒,但毒物来源不明。十分钟后,齐晨交卷。

“死亡时间:昨晚10点至11点之间。凶手是助手,动机为学术剽窃。棋子是误导,

纸条拼合后指向保险柜密码,咖啡温度残留显示未被饮用——说明教授没来得及喝,

就被制服。”监考官挑眉:“依据?”“第一,棋子材质为塑料,但地板有轻微刮痕,

说明被频繁移动——是人为布置,意图制造‘游戏感’,转移注意力。第二,

纸条碎片边缘有牙印,是教授紧张时的习惯动作,我拼合后得到‘保642’,

结合保险柜型号,后三位密码极可能为此。第三,咖啡杯壁温度32度,室温26度,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热交换计算显示放置不超过一小时。教授习惯深夜工作,若他喝了咖啡,

不会这么快冷却。因此,他未饮用,意味着他被突然打断,甚至被控制。”逻辑严密,

环环相扣,无懈可击。“通过。”监考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与此同时,

另一间测试室,曹禾正靠在椅背上,笑眯眯地说:“凶手不是助手,是学生。”“哦?

证据呢?”考官问。“没有证据,”曹禾耸耸肩,笑容依旧,“但教授桌上那杯咖啡,

是手冲的。滤纸还湿着,豆子是埃塞俄比亚的,研磨粗细不均——说明冲煮者心情急躁。

助手是老员工,冲了五年咖啡,不会这么糙。而那个学生,我刚才在走廊看见他,

袖口有咖啡渍,手指轻微颤抖,眼神躲闪,像刚经历剧烈情绪波动。而且,

他背包上挂着一个和红色棋子同款的挂饰——这不可能是巧合。

”考官笑了:“你靠的是观察和直觉。”“直觉也是推理的一部分。”曹禾眨眨眼,

语气轻松却坚定,“人心,比公式复杂。有时候,答案不在现场,而在人的表情里,

在他走路的方式里,在他下意识的动作里。”他同样通过。中午,

所有通过初试的人被召集到大厅。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照亮了每个人的面孔。

主持人站在台上,笑容灿烂:“恭喜各位通过初试!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团队对抗测试。

所有选手将被随机分组,每组六人,共同完成案件推理任务。

表现最佳的队伍将直接晋级决赛。”名单公布。齐晨低头看着手中的分组卡,

眉头微皱——“曹禾”这个名字,赫然出现在他所在的“星辰队”。“哟,逻辑先生。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曹禾走过来,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衫,袖子随意卷到手肘,

露出结实的小臂。他伸出手,“以后请多指教。”齐晨看了他一眼,没握手,

只淡淡道:“希望你别拖后腿。”曹禾笑容不变,收回手,反而笑了出声:“有趣,

我倒要看看,是你的公式厉害,还是我的直觉准。”两人之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就在这时,其他队员陆续集合。林骁,北大计算机系,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抱着一台笔记本,

嘴里嘟囔着“这破系统怎么又卡了”;周予安,清华电子系,沉默寡言,但眼神沉稳,

像一座不会动摇的山;沈曜,复旦历史系,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本《古代密码学史》,

边走边翻;还有陆星遥,中科大少年班,十五岁就考入大学,个子不高,但眼神锐利如鹰。

“我们队……有点意思。”沈曜推了推眼镜,打量着齐晨和曹禾,“一个靠逻辑,

一个靠直觉,像是两个极端。”“极端才能碰撞出火花。”曹禾笑着拍了拍齐晨的肩,

却被对方微微侧身避开。第一轮任务很快开始。场景布置在一间仿古书房内,

任务是破解一起“古籍失窃案”。

现场有打翻的书架、一张被烧毁一半的纸条、一枚指纹模糊的铜钥匙,

以及墙上的古画被移动过的痕迹。“我先看纸条。”齐晨立刻蹲下,用铅笔轻轻拨开灰烬,

“碳化程度不均,燃烧时间约三分钟,说明是匆忙点燃。残留字迹有‘……月……七……’,

可能是日期。”“等等。”曹禾突然蹲下,凑近那枚铜钥匙,“这上面有淡淡的柠檬味。

”“柠檬味?”林骁皱眉,“钥匙怎么会有味道?”“清洁剂。”曹禾抬头,

“这种铜器保养用的清洁剂,通常带柠檬香。但书房没人打扫,

说明钥匙最近被某人用手套擦过——为了不留指纹,却又忘了味道。”齐晨眼神一动,

迅速接过钥匙,用随身携带的紫外线笔照射:“果然,边缘有微量有机残留。”“而那幅画。

”陆星遥突然开口,“移动痕迹太整齐,不像强行撬动。背后应该有机关。

”周予安立刻上前,轻轻按压画框周围,果然在右下角发现一处微小的凸起。按下后,

墙壁“咔”地一声,露出一个暗格。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日记。“1923年7月17日,

留下的密码……但有人在监视我……我不能让《山河图》落入他们手中……”“7月17日!

”齐晨猛地抬头,“和纸条上的字迹吻合!”“所以,案子不是现代发生的。

”曹禾接过日记,快速翻阅,“而是一起被伪装成现代案件的旧案重现。

凶手……是想引我们找到这本日记。”“目的呢?”沈曜问。“为了揭露真相。

”齐晨终于看向曹禾,两人目光交汇,“有人想让我们知道,当年的失窃案,根本不是意外。

”曹禾笑了:“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去了。”这是他们第一次,没有争执,而是同时点头。

任务结束,星辰队以最短时间破案,获得最高分。休息时,齐晨坐在角落,

默默记录着案件细节。曹禾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喝点吧,你刚才太投入了。

”齐晨迟疑了一下,接过:“谢谢。”“你知道吗?”曹禾在他旁边坐下,

“我一开始觉得你是个冷冰冰的机器,只信数据和公式。”“那现在呢?”“现在我觉得,

你只是把情感藏得太深。”曹禾望着远处正在争论案情的队员们,“我们这些人,

表面上是高材生,是精英,可谁没有点自己的包袱?你怕被看轻,我怕不够特别。但在这儿,

我们终于可以不用伪装,用最真实的方式思考、推理、合作。”齐晨沉默许久,

终于开口:“……我从小地方来,一直觉得,只有做到最好,才能被看见。

”“可你现在已经被看见了。”曹禾拍拍他的肩,“而且,你不是一个人。

”阳光斜照进大厅,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冷静如晨光,一个温暖如禾影,在这一刻,

悄然交织,他们还不知道,这场综艺,不只是破案的舞台,更是青春与友情的试炼场。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2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宿舍,像一把温柔的刀,

缓缓划过齐晨的眼睑。他睁开眼,望着天花板上那道细长的裂纹,已经看了整整十分钟。

这是他在《小小侦探》训练营的第二天。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

床铺、书桌、衣柜都按军用标准摆放,连铅笔都必须与桌沿成九十度角。

他喜欢这种秩序感——一切可预测,一切可计算。可昨天那个叫曹禾的人,

却像一道无法被归类的变量,闯进了他的逻辑世界。他起身,将被子叠成标准的“豆腐块”,

换上节目组统一发放的深灰色训练服。镜子里的他,眉眼依旧冷峻,下颌线紧绷,

像一尊被精心雕琢却尚未赋予温度的雕像。他不喜欢“意外”,而曹禾,就是最大的意外。

“齐晨!起床啦!”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轻快得像清晨的鸟鸣。齐晨拉开门,

曹禾正靠在门框上,手里拎着两份早餐,笑容灿烂得有些刺眼:“给你带了豆浆和煎饼,

节目组说今天八点集合,别迟到了。”“我不吃外面的东西。”齐晨冷冷地说,侧身想关门。

曹禾却伸手抵住门板,丝毫不介意他的冷淡:“哦?那你打算饿着肚子破案?

昨天你连水都没喝几口,推理时声音都哑了。”齐晨一怔。

他确实因为专注推理而忽略了生理需求,但这种细节,竟被曹禾注意到了。“我不需要你管。

”他低声说,语气却不如刚才坚定。“我不是管你,”曹禾把早餐塞进他手里,认真道,

“我是希望我们能好好合作。你很强,但再强的人,也需要队友。

”齐晨低头看着手中的煎饼,热气氤氲,葱花和酱料的香气钻进鼻腔。

他忽然想起昨晚睡前翻看的队员资料——曹禾,北大心理学系,

连续三年校级辩论赛最佳辩手,擅长“非逻辑推理”,

即通过微表情、语言节奏、行为模式推断真相。一个靠直觉吃饭的人,他最不信任的类型。

八点整,所有队员集合在训练厅。主持人站在中央,身后是巨大的电子屏,

显示着今日任务:“团队协作挑战:限时三小时,破解‘密室图书馆’案件。

线索分散在不同区域,需分工合作,最终整合信息,找出真凶。”“现在,我宣布分组规则。

”主持人微笑,“每队六人,

将被分配不同角色:主推理、信息整合、现场勘察、心理分析、技术支援、时间管理。

每个人必须担任一个角色,并在任务中履行职责。”齐晨立刻举手:“我申请主推理。

”“我也申请。”曹禾同时举手。主持人挑眉:“两位都很优秀,但主推理只能有一人。

”“我更适合。”齐晨语气平静,“我的逻辑推导能力在初试中已得到验证。

”“但案件不止需要逻辑。”曹禾不退让,“有时候,凶手的动机藏在眼神里,不在现场。

”“荒谬。”齐晨冷笑,“没有证据的推理,只是臆测。”“没有直觉的逻辑,只是死路。

”曹禾直视他,“你敢不敢和我比一场?限时一小时,各自独立推理一起模拟案,

看谁更快更准。”全场安静。主持人眼中闪过兴奋:“好!即兴加赛:‘咖啡馆的失踪案’。

一小时后,提交推理报告。”模拟案开始。

现场布置成一间复古咖啡馆:桌上有半杯冷掉的咖啡,一本翻开的书,一支口红,

和一张未付的账单。监控显示,一名女性顾客在十分钟前离开,此后再未返回。

齐晨立刻蹲下,测量咖啡温度,观察书页折角,计算账单金额与消费时间的差值。

他用铅笔在本子上飞速演算:“咖啡冷却速率=环境温度差×时间常数,

推算出她离开不超过15分钟。书页折角在第37页,是她常读的位置,说明她习惯性停留。

口红未盖盖子,是匆忙离开的迹象。账单未付,但现金区无异常——说明她并非逃单,

而是被迫中断。”他得出结论:“她不是失踪,是被带走。带走她的人,是咖啡馆员工,

因为只有员工能不触发警报地接近她。”与此同时,曹禾没有碰任何物品。他站在角落,

闭眼回忆监控画面:那个女人起身时,右手扶了下桌角,左手却没拿包。

她平时习惯左手拿包,说明那一刻她被某种东西吸引了注意力。而员工递给她一杯水时,

她瞳孔轻微放大——是惊讶,不是感激。他睁开眼,走向监控回放,

放大员工递水的瞬间:“他右手戴了手套,但天气不冷。手套不是为了保暖,

而是为了不留下指纹。他递水时,左手藏在身后,可能拿着某种工具。而且,

他制服袖口有轻微褶皱,像是被拉扯过。

”他写下结论:“她被员工以‘水里有异物’为由带走,实际是被胁迫。真凶不是员工本人,

而是躲在后厨的同伙——因为员工眼神多次看向后门,且步伐僵硬,像在被监视。

”一小时后,两人提交报告。主持人看完,震惊:“曹禾的推理更完整。他不仅找到了真凶,

还还原了作案过程。而齐晨,虽然逻辑严密,但忽略了‘心理动机’和‘行为异常’。

”齐晨盯着曹禾的报告,第一次感到某种动摇。“你……是怎么看出她被胁迫的?

”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曹禾笑了笑:“你记得她起身时,右手扶桌角吗?

那不是习惯动作,而是支撑身体。她当时可能已经头晕,是被下药了。而员工递水,

是借口靠近她,确认药效。”齐晨沉默。他算出了时间,算出了行为模式,

却没算出“人”的反应。“你赢了。”他终于说。曹禾摇头:“不是赢不赢的问题。是破案,

需要两种思维。”那天的任务中,他们被分配为搭档。齐晨担任“信息整合”,

曹禾是“心理分析”。起初,齐晨仍习惯性地否定曹禾的每一个推测,直到一次,

曹禾指着监控中一名顾客的微小动作:“你看,他进门时左脚先迈,

但离开时却是右脚——说明他内心有冲突,可能在说谎。”齐晨不信,调取音频后发现,

那人确实在撒谎——他声称没拿书,但红外扫描显示他袖中藏了一本。

“你……是怎么知道的?”齐晨问。“左脚先迈的人,通常性格保守。但他在被询问时,

突然改变习惯,说明他在伪装镇定。”曹禾耸肩,“这是心理学常识。”齐晨看着他,

第一次,眼中没有怀疑,只有思索。任务结束,星辰队再次以高分胜出。晚上,

齐晨独自坐在天台,望着城市的灯火。曹禾走上来,递给他一杯热牛奶:“给,

你今天没喝水,我怕你半夜抽筋。”齐晨接过,低声说:“谢谢。”“不客气。

”曹禾在他身边坐下,“你知道吗?我小时候最怕逻辑题,觉得那些公式像牢笼。

可后来我发现,逻辑和直觉,不是对立的。就像光,既是波,也是粒子。

”齐晨侧头看他:“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哲理了?”“只有在你面前,我才想说这些。

”曹禾笑得温柔。风轻轻吹过,带着初秋的凉意,也带来了某种悄然改变的温度。

齐晨低头看着手中的牛奶,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他忽然觉得,这个世界,

或许并不只有公式和答案。也许,还有一道,他从未计算过的变量——曹禾。3夜色如墨,

笼罩着《小小侦探》训练基地。整栋楼大部分房间已熄灯,

唯有东侧一间会议室仍透出微弱的光。齐晨坐在长桌一端,面前摊开三份案件资料,

电脑屏幕亮着,正回放着“密室图书馆案”的监控视频。他已连续工作七小时,

眼底泛着淡淡的青影,却依旧紧盯着画面中那个员工递水的瞬间。“不对……”他低声自语,

“曹禾说他袖口有褶皱,可这段是高清镜头,我放大了十二倍,根本没有拉扯痕迹。

”他调出另一段监控——后厨通道。画面模糊,分辨率极低,只能勉强辨认出有人影闪动。

但时间戳显示,那道身影出现的时刻,恰好是女顾客被带走的前两分钟。“有人在掩盖。

”他合上电脑,眼神冷峻。这时,门被轻轻推开。曹禾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进来,发梢微湿,

像是刚洗过澡。“还在查?”他把一杯可可放在齐晨面前,“我以为你早睡了。

”“我发现了问题。”齐晨没有接饮料,而是将电脑转向他,“你昨天推理的依据之一,

是员工袖口有拉扯褶皱。但高清镜头里没有。而这段后厨画面,分辨率突然降低,

像是被人为压缩过。”曹禾眉头微蹙,接过电脑仔细查看:“……确实不对劲。

节目组的监控系统是全高清无损压缩,不可能出现局部画质下降。”“除非,”齐晨缓缓道,

“有人在我们测试前,动了手脚。”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你是说,

有人想干扰我们的推理?”曹禾声音压低,“可谁会这么做?”“不知道。”齐晨站起身,

走到白板前,用笔写下几个名字:林骁、沈曜、陆星遥、周予安,

又在“星辰队”外圈画了个圈,“但我们队太突出了。连续两轮第一,已经引起注意了。

”“也可能是其他队伍联合设局。”曹禾走到他身边,指尖轻点白板,“但动机呢?嫉妒?

还是……有人不想让我们查到什么?”齐晨沉默片刻,

忽然道:“你还记得第一轮那个‘古籍失窃案’吗?那张烧毁的纸条上,

我只读出‘……月……七……’,但你后来拼出了‘藏书阁七号柜’。

可今天我重新检验灰烬残留,发现纸张燃烧温度异常——是用化学试剂加速燃烧,

不是普通打火机。”曹禾眼神一凝:“你是说,线索被人为破坏?”“不止。

”齐晨调出手机里偷偷拍下的后台数据,“我黑进了节目组的临时服务器,

发现那起案件的原始监控,在我们测试前被调取过三次。IP地址,

属于训练楼B区307房间。”“那是……林骁的房间。”曹禾声音沉了下去。

两人陷入沉默。林骁是星辰队的“技术支援”,平时话不多,

但总在关键时刻提供精准数据支持。他是北大计算机系的天才,擅长系统攻防,

也是节目组唯一允许使用个人设备的选手。“他为什么要篡改线索?”曹禾难以置信。

“也许,”齐晨盯着白板上林骁的名字,“他不是为了干扰我们,而是为了保护谁。

”第二天清晨,

主持人宣布新任务:“今日为‘团队信任考验’:所有队伍将被随机打乱重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