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其它小说 > 母亲的报销单

母亲的报销单

林先森1987 著

其它小说连载

林先森1987的《母亲的报销单》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著名作家“林先森1987”精心打造的现代,女配,爽文,同人,职场小说《母亲的报销单描写了角别是报销,林薇,护颈情节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弹欢迎品读!本书共65881章更新日期为2025-09-23 16:29:27。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母亲的报销单

主角:林薇,报销   更新:2025-09-23 20:42: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母亲的报销单第一章 折角的票据林薇在电脑前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时,

办公室中央空调的冷风正扫过她后颈,带着夏末特有的、黏腻的凉意。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18:32,格子间里只剩下零星几个加班的同事,键盘声稀稀拉拉,

像雨后未干的水洼里溅起的碎声。她起身揉了揉僵硬的肩,指尖刚触到椅背上的帆布包,

手机就震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只有一行字:“薇,妈今天去社区医院拿药了,

单子在你玄关抽屉里,有空看看能不能报。”林薇的指尖顿了顿。

“报销”这两个字像根细刺,轻轻扎了她一下。

她在这家国企性质的建筑设计院做行政主管已经五年,从最初跟着老主任学填报销单,

到现在手里管着全部门三十多号人的费用审批,什么样的票据没见过?

差旅费的高铁票、项目组的招待费发票、甚至实习生不小心开错抬头的打印费单据,

她扫一眼就能找出问题——唯独母亲的票据,每次都让她心里发涩。

回到家时玄关的感应灯亮着,浅黄的光落在鞋柜上那个熟悉的牛皮纸信封上。

信封边角有些磨损,是母亲惯用的那种,她说这种纸厚,装票据不容易折。林薇弯腰拿起,

指尖触到信封里整齐叠着的纸片,还有一张微微凸起的卡片——应该是母亲的医保本。

她换了鞋,没开客厅的大灯,只开了玄关柜上的小台灯。暖黄的光刚好落在信封上,她拆开,

先掉出来的是一张社区医院的收费票据,

上面用蓝色的打印机字体印着药品名称: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还有几样她叫不上名字的中成药。金额不算多,总共127.8元,医保报销了89.5元,

自付38.3元。票据下面压着一张折叠整齐的A4纸,是母亲的字迹,

一笔一划写得很工整:“薇,这是这个月的降压药,医生说要长期吃,不能停。

医保报完自己花不了多少,你别担心。另外你上次说颈椎不舒服,

我在药店给你买了个护颈枕,小票也在里面,你看看能不能走你们单位的福利报销,

要是不行就当妈给你买的,别跟我客气。”林薇的视线落在“护颈枕”那三个字上,

心里猛地一沉。她想起上周跟母亲视频,随口提了句最近加班多,颈椎疼得厉害,

没想到母亲记在了心里。她拿起那张药店的小票,上面印着“荞麦护颈枕”,价格198元,

日期是昨天——母亲昨天去拿药,特意绕到药店给她买的。她捏着那张小票,指腹有些发紧。

设计院的福利报销有明确规定,只能报与工作相关的办公用品、职业健康体检费,

或者出差时的必要生活用品,护颈枕这种东西根本不在报销范围内。

她甚至能想象到自己把这张小票递给财务时,财务小姑娘为难的表情:“林主管,

这个不符合规定啊,没法报。”可母亲不知道这些。母亲只知道她在“大单位”上班,

听说“单位里能报销不少东西”,就想着把能省的钱都省给她。林薇想起小时候,

母亲在纺织厂上班,每次买完菜都会把小票仔细叠好,夹在户口本里,

说“万一厂里有福利能报呢”,虽然从来没报过,但她总说“留着总没错”。

后来纺织厂倒闭了,母亲去打零工,给人做家政,每次拿到工钱都会先把生活费留出来,

剩下的都存起来,说“给你上大学用”,那时候她的学费和生活费,

都是母亲一张一张零钞攒出来的。她坐在玄关的小凳子上,台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落在冰冷的地砖上。手机又震了一下,还是母亲发来的:“要是护颈枕不能报也没关系,

妈就是问问,你别为了这个为难。你自己在外面上班不容易,别太累了,按时吃饭,

晚上早点睡。”林薇深吸了口气,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敲,最后只回复了两个字:“知道了,

妈。”她把母亲的医保票据和护颈枕的小票分开,

将医保票据放进自己的报销文件夹——虽然金额小,但这是母亲的常规用药报销,

她得找时间整理好,跟自己的其他单据一起报上去,钱不多,但这是母亲的心意,

她想让母亲知道“报下来了”,让母亲安心。至于那张护颈枕的小票,她叠好,

放进了自己的钱包里。她想,明天上班路过药店时,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护颈枕,

然后找张办公用品的发票,把金额改成198元,

混在其他报销单据里报上去——她知道这不符合规定,甚至有点“违规操作”,可她没办法。

她不想告诉母亲“不能报”,不想让母亲觉得自己的心意白费了,更不想让母亲知道,

她口中的“大单位”,并没有那么多“能报销的福利”。台灯的光落在钱包上,

林薇看着那张被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票,忽然想起母亲每次把票据递给她时的眼神,

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不安,好像怕给她添麻烦。她鼻子有点酸,抬手揉了揉,

却不小心碰到了钱包里夹着的另一张票据——那是去年母亲住院时的收费单,

上面的金额是五万多,医保报了三万,剩下的两万多,

是她从工作五年攒下的积蓄里拿出来的。那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把所有的票据都整理好,

放在牛皮纸信封里,递给她时说:“薇,你看看这些能不能报,要是不能报也别着急,

妈这里还有点积蓄。”可她知道,母亲的那点积蓄,是她省吃俭用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

林薇把母亲的票据重新放回牛皮纸信封里,这次她叠得格外整齐,像母亲每次做的那样。

她站起身,走到客厅的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路灯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

落在她脸上。她想起明天还要处理部门新一批的报销单据,有项目经理刚交上来的差旅费,

里面夹着一张两千多的酒店发票;还有实习生小张的打印费,足足有三百多,

说是项目资料打印多了。她忽然觉得手里的牛皮纸信封变得很重,

里面装的不是几张薄薄的票据,而是母亲一辈子的牵挂和疼爱。她掏出手机,

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妈,护颈枕的钱报下来了,单位说符合规定,钱我明天转给你。

另外我这个月发了奖金,周末我回家,带你去吃你爱吃的那家红烧肉。”发完消息,

她靠在窗边,等着母亲的回复。没过几秒,手机震了,母亲发来一个笑脸表情,

还有一行字:“报下来就好,妈不用你转钱,你自己留着花。周末回家妈给你做红烧肉,

你爱吃的那种,多放糖。”林薇看着那个笑脸表情,眼眶终于忍不住红了。她知道,

母亲从来不是想要那198块钱,她只是想让女儿知道,无论她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家里永远有人想着她,疼着她,想着能为她多做一点,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报销单。

窗外的风还在吹,带着夏末的凉意,可林薇的心里却暖暖的。

她把牛皮纸信封放进自己的公文包里,明天她会把母亲的医保票据报上去,至于护颈枕的钱,

她会用自己的钱转给母亲,就说“报销的钱到账了”——她想让母亲安心,想让母亲觉得,

她的女儿在“大单位”里,过得很好,不用她担心。她转身开了客厅的大灯,

明亮的光洒满房间。她走到沙发边,拿起母亲买的护颈枕,抱在怀里,

荞麦的颗粒感隔着布料传来,带着淡淡的清香。她想,明天上班的时候,

就把这个护颈枕放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这样每次加班的时候,都能想起母亲的味道。

而那张护颈枕的小票,她会一直放在钱包里,不是为了报销,而是为了提醒自己,母亲的爱,

从来都不是一张能报销的票据,而是藏在每一个细节里,沉甸甸的,暖乎乎的,

一辈子都报不完。母亲的报销单第二章 单据里的褶皱林薇走进办公室时,

打卡机的数字刚跳成8:29。她踩着上班铃把公文包放在桌上,

指尖触到包底那叠母亲的票据,心里还是像压了块软棉,沉甸甸的却又发暖。

行政部的小姑娘晓雨已经到了,正对着电脑核对上周的报销单据,见她进来,

抬头笑了笑:“林主管,早啊。昨天财务把上周没通过的单子退回来了,

说有几张差旅票的行程单没附全,我正整理呢。”林薇“嗯”了一声,拉开抽屉,

先把母亲的医保票据取出来,

夹在自己的审批文件夹最上面——这张127.8元的单据没问题,

药品明细、医保章都齐全,走个人医疗补助的补充报销流程就行,

她昨天晚上已经在系统里查过政策,肯定能过。麻烦的是那张护颈枕的小票。

她从钱包里把小票抽出来,指尖捏着边角,反复看了好几遍。198元的金额不算大,

可怎么混进合规单据里,得好好琢磨。她想起上个月项目组买的一批文件夹,

供应商开的发票是“办公用品一批”,金额有两千多,当时她让晓雨补了明细单,

现在要是把“荞麦护颈枕”加进明细里,再重新打印一份,

财务那边大概率不会仔细核对——毕竟行政部的办公用品报销一向量大,

财务只看发票和明细的金额对不对得上。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皱了皱眉。从业五年,

她最看重的就是“规矩”。刚做行政助理时,老主任就跟她说:“报销单上的每一个数字,

都得经得起查。你手里的笔,不是批钱的,是守规矩的。”这些年,

她驳回过不少同事的违规报销,哪怕是关系好的项目经理,

拿着超出标准的招待费发票来求情,她也没松过口。现在,她却要为了母亲的一张小票,

打破自己守了五年的规矩。“林主管,你看这个。”晓雨拿着一张报销单走过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