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香雪兰与通风管》是知名作者“昼染墨香”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沈砚之林深展全文精彩片段:主要角色是林深,沈砚之的现代,推理小说《香雪兰与通风管由网络红人“昼染墨香”创故事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0531章更新日期为2025-09-27 03:38:5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香雪兰与通风管
主角:沈砚之,林深 更新:2025-09-27 06:49:4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江城大学的老化学楼总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的乙醚味,像浸在时光里的旧书页,
翻开来全是晦涩的谜。沈砚之第一次注意到林深,就是在这栋爬满爬山虎的楼里。
那时是深秋,他抱着一摞实验报告从三楼往下走,转角处撞上个人。
白大褂下摆扫过他的手背,带着点消毒水的凉意。对方手里的烧杯晃了晃,
深褐色液体差点泼出来,"抱歉。"声音比这栋楼的楼梯还沉,像被雾气泡过。沈砚之抬头,
看见张没什么表情的脸。高挺的鼻梁上架着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很静,
静得像化学楼后面那片总也晒不透太阳的湖。是化学系的林深,常年泡在实验室,
据说能把元素周期表倒背成诗,也据说他从不参加系里的聚会,连课题组的聚餐都难得露面。
"没关系。"沈砚之拢了拢怀里的报告,注意到对方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金属试管,
管壁上结着层薄薄的白霜。林深没再多说,侧身让他过去。擦肩而过时,
沈砚之闻到他身上除了消毒水,还有种淡淡的松木香,像后山冷杉林里的风。
这事本该像楼里的灰尘一样,落了就忘。直到一周后,化学楼出了桩怪事。那天清晨,
清洁工在四楼的废弃实验室发现了一摊深色污渍,像干涸的血迹,却在地板缝隙里渗着银光。
更怪的是,实验室的门锁是从里面反锁的,窗户焊死了,唯一的通风口小得连猫都钻不进去。
消息在系里悄悄传开时,沈砚之正在图书馆查资料。他学的是刑侦学,辅修化学,
总对这些拧巴的谜题格外敏感。他抬头时,正好看见林深从阅览室外经过,背着黑色双肩包,
步履匆匆,镜片反射着走廊顶灯的光,看不清表情。"听说了吗?
那间实验室以前是周教授用的,就是三年前突然失踪的那个。"邻座的女生压低声音,
"有人说半夜看到楼里有光,会不会是......"沈砚之的笔尖顿了顿。周明轩,
前化学系主任,专攻有机合成,三年前一个雨夜失踪,车还停在化学楼门口,
人却像融进了雾里,再也没出现。当时警方查了三个月,没找到任何线索,最后成了悬案。
他合上笔记本,起身往化学楼走。老楼的楼梯踩上去咯吱响,阳光透过蒙尘的玻璃窗,
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四楼的废弃实验室门口拉着警戒线,
几个穿白大褂的学生在外面探头探脑。"沈砚之?"有人认出了他,"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他目光扫过那扇紧闭的门,"污渍取样了吗?""取了,送去化验了。
但李老师说,不像任何已知的化合物。"正说着,楼梯口传来脚步声。林深走了上来,
手里拿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些灰白色的粉末。他径直走到实验室门口,蹲下身,
透过警戒线的缝隙往里看。"你发现了什么?"沈砚之问。林深回头,
镜片后的眼睛在光线下亮了亮:"这栋楼的通风系统,三年前换过。
"沈砚之愣了愣:"你怎么知道?""我查过档案。"他站起身,"周教授失踪那天,
有工人在楼顶维修通风管。"这个信息警方当时似乎没注意到。
沈砚之皱起眉:"你对周教授的事,很感兴趣?"林深没直接回答,
只是把手里的密封袋递给他:"这是我在楼顶通风口找到的,和实验室里的污渍成分相似。
"沈砚之接过袋子,指尖碰到对方的手,冰凉一片。他低头看着那些粉末,
忽然觉得这栋楼里的雾气,好像正一点点渗进骨头里。接下来的几天,化验结果出来了,
那污渍果然不是已知化合物,却含有大量的铑元素——一种常用于催化反应的贵金属。
而林深找到的粉末里,除了铑,还有微量的苯并芘,一种强致癌的多环芳烃。
"周教授的研究方向,就包括铑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林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砚之回头,
看见他站在图书馆的书架旁,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论文集。"你好像很了解他。
""我父亲和他是同事。"林深翻开论文集,里面夹着一张老照片,
年轻的周明轩站在实验室里,身边站着个和林深眉眼有些相似的男人,
"我父亲三年前去世了,就在周教授失踪后不久。"沈砚之看着照片,
忽然明白林深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执着。他指尖划过照片上周明轩的脸:"你觉得,
他们的死有关联?"林深合上书,声音很轻:"我父亲去世前,给我留了个笔记本,
里面记着些奇怪的公式,还有这栋楼的通风管道图。"他们决定去楼顶看看。
化学楼的楼顶风很大,吹得人头发乱飞。通风口的金属格栅锈迹斑斑,林深蹲下去,
用螺丝刀撬开格栅,一股混杂着灰尘和化学品的气味涌了出来。"你看。
"他指着通风管内部,管壁上果然有一层暗银色的涂层,"和实验室里的污渍一样。
"沈砚之用手电筒往里照,光柱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他伸手进去摸索,
指尖碰到个冰凉坚硬的物体。拽出来一看,是个生锈的金属盒,巴掌大小,锁扣已经锈死了。
林深接过盒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液体,滴了几滴在锁扣上。滋滋声过后,锁扣应声而开。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叠泛黄的纸,和一支录音笔。纸上是周明轩的字迹,
写满了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最后几页却像是在匆忙中写就,
..催化剂...不能落入他们手里...通风管是唯一的通道..."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先是一阵嘈杂的电流声,然后传来周明轩急促的呼吸声:"林伟林深父亲的名字,
他们来了,
我把样本藏在...滋滋...通风系统的主管道里...坐标是..."声音突然中断,
只剩下刺耳的噪音。沈砚之盯着那些方程式,
忽然想起什么:"铑催化剂...难道是...""是手性催化剂。"林深接口道,
"可以用于合成某种特殊药物,市场价值连城。"他的指尖在纸上划过,
"我父亲的笔记本里,也有类似的公式。"这时,沈砚之的手机响了,
是警局的师兄:"砚之,三年前周明轩失踪案有新线索,当时维修通风管的工人里,
有个叫张强的,上周在邻市被捕了,他招认当年收了钱,在通风管里动了手脚。
"沈砚之和林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了然。"他还说,
周明轩当时把什么东西藏在了通风管里,有人一直在找。"师兄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有些模糊,
"还有,我们在周明轩当年的车里,发现了微量的苯并芘,和你们找到的粉末成分一致。
"挂了电话,楼顶的风更紧了。沈砚之看着林深,他的侧脸在风里显得格外清晰,
眼镜片反射着远处的云。"所以,周教授是被人灭口的?""很可能。
"林深把那些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我父亲的死,恐怕也不是意外。
"他们顺着通风管道的线索查下去,发现当年负责维修的工程队,
隶属于一家名为"启星化工"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老板,正是周明轩的前合伙人,赵启山。
更关键的是,赵启山最近频繁出现在江城大学附近。那天晚上,沈砚之接到林深的电话,
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我在实验室,发现了点东西。"沈砚之赶到化学楼时,
整栋楼静得可怕。三楼的实验室亮着灯,他推开门,看见林深站在操作台旁,
手里拿着一支试管,里面是暗红色的液体。"这是根据我父亲笔记本里的公式合成的。
"林深转过身,脸色有些苍白,"是催化剂的抑制剂。"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沈砚之迅速关了灯,拉着林深躲到实验台下面。门被推开,几道手电筒的光柱扫了进来。
"人呢?"是个粗哑的声音。"应该就在这附近,赵总说他今晚肯定会来。
"脚步声在实验室里来回走动,沈砚之能闻到对方身上的烟味。他握紧了口袋里的手机,
指尖碰到林深的手,对方的手在微微发抖。忽然,手电筒的光停在了操作台下面。
沈砚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林深却突然动了,他把手里的试管猛地扔了出去。
试管在地上摔碎,暗红色的液体溅开,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那几个人骂了一声,
似乎被呛到了,脚步有些慌乱。"走!"沈砚之拉着林深,趁乱从后门跑了出去。
两人在夜色里狂奔,身后传来追赶的脚步声。跑到化学楼后面的湖边时,沈砚之脚下一滑,
差点摔进水里,林深一把拉住了他。湖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两人靠在岸边的柳树下喘气。
林深的眼镜在刚才的奔跑中掉了,眼睛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亮,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谢谢。
"沈砚之喘着气说。林深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她,
是那支录音笔:"刚才没来得及拿。"沈砚之接过录音笔,指尖碰到他的指尖,这一次,
不再是冰凉的,带着点奔跑后的热度。第二天,警方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
在启星化工的仓库里找到了大量的非法合成催化剂,赵启山和他的同伙被一网打尽。
据他们交代,当年为了独占催化剂的技术,他们杀害了周明轩,并伪装成失踪,
林深的父亲因为发现了真相,也被他们灭口。案子破了,化学楼里的雾气好像也散了些。
沈砚之再去那栋楼时,总能在三楼的实验室看到林深的身影。那天下午,他抱着书经过,
林深正好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两个烧杯,里面是淡蓝色的液体,在阳光下像融化的天空。
"在做什么?"沈砚之问。"在合成指示剂。"林深递给她一个烧杯,"遇碱会变红。
"沈砚之接过来,指尖不小心碰到杯壁,温热的。她看着林深,他今天没戴眼镜,眉眼清晰,
嘴角似乎还带着点浅淡的笑意。"那,遇酸呢?""会变蓝。"林深看着她,眼睛很亮,
"就像现在这样。"阳光穿过走廊的窗户,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沈砚之忽然觉得,
这栋楼里的乙醚味,好像没那么刺鼻了,反而混着点松木香,像后山冷杉林里,
终于透进来的光。案子结了,但化学楼里的故事似乎并未完全落幕。
沈砚之发现自己往三楼实验室跑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借本专业书,
有时只是借口问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林深依旧话不多,却会在沈砚之来时,
默默多烧一杯热水,放在旁边的实验台上,温度总恰到好处。这天沈砚之刚走进实验室,
就被一股奇异的香味吸引。不是消毒水或化学品的味道,倒像某种植物的清香,
混着点焦糖的甜。林深正站在通风橱前,手里拿着个小小的蒸发皿,里面盛着琥珀色的晶体,
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微微发亮。“这是什么?”沈砚之凑过去看,鼻尖差点碰到橱壁。
林深侧过身,让开位置:“香兰素的衍生物,比普通香兰素稳定,气味也更持久。
”他用玻璃棒轻轻拨了拨晶体,“周教授当年的研究里,有个分支是用催化剂合成天然香料,
我试着复原了一下。”沈砚之看着那些晶体在光线下流转的光泽,忽然想起案宗里提到的,
周明轩失踪前,实验室里曾丢失过一批昂贵的香料中间体。“赵启山他们连这个都要抢?
”“天然香料合成的利润很高,尤其是能替代珍稀植物提取的那种。”林深关掉酒精灯,
把蒸发皿移到冷却架上,“我父亲的笔记本里记着,周教授当时已经快成功了,
只是觉得技术还不成熟,不想急于产业化。”说话间,冷却后的晶体散发出更清晰的香气,
像漫山遍野的兰花在雨后绽开。沈砚之看着林深专注的侧脸,
他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晶体转移到样品瓶里,睫毛很长,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对了,
”沈砚之忽然想起什么,“上次你掉的眼镜,重新配了吗?”林深的动作顿了顿,
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一副备用眼镜戴上,镜片后的目光柔和了些:“配了,
不过发现不戴也没那么碍事。”他抬眼看沈砚之,嘴角弯了个极浅的弧度,
“可能是最近看近处的东西多了。”沈砚之没接话,耳根却悄悄热了。
窗外的爬山虎不知何时爬满了整面墙,翠绿的叶子在风里沙沙响,把阳光筛成细碎的金斑,
落在林深的手背上,也落在两人之间那杯渐渐温凉的水上。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
警局那边又传来消息。赵启山在审讯时,突然提到一个细节:当年处理周明轩尸体时,
曾在他口袋里发现半张撕碎的照片,上面是个模糊的背影,
手里拿着个和林深父亲笔记本上画的一模一样的金属盒。“会不会还有另一个盒子?
”沈砚之把消息告诉林深时,他正在整理周教授留下的实验记录。那些泛黄的纸页堆在桌上,
像座小小的山。林深放下手里的笔,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我父亲的笔记本最后几页,
有组奇怪的坐标,当时以为是通风管的位置,现在看来……”他忽然起身,
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江城大学的老地图,“你看,这坐标对应的不是化学楼,
是学校的旧档案馆。”档案馆在校园最偏僻的角落,是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
木质楼梯踩上去咯吱作响,空气里满是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听说他们要查三年前的档案,眯着眼睛想了半天:“三年前……哦,那年夏天雨水大,
地下室被淹过,好多旧东西都搬去仓库了。”仓库在档案馆后院,铁门锈得几乎打不开。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