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智慧爷爷讲故事:黄帝内经真解

第三章 经脉通络:经络通畅是无病之基

发表时间: 2025-09-27
老槐树的叶子被晨露洗得发亮,孩子们比往日来得更早,手里攥着爷爷昨天画的五脏简图,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小石头举着图跑到竹椅旁:“爷爷,您说心是君主,肝是将军,那它们住得远不远?

咋互相传话呢?”

智慧爷爷刚用井水湃好新茶,闻言笑着指了指院墙上爬满的葡萄藤:“你看那葡萄藤,藤条弯弯绕绕,把叶子、花苞、果子都串在一起,根在土里吸了养分,顺着藤就能送到最顶上的嫩芽。

人身上的经络,就像这葡萄藤,把五脏六腑、西肢百骸都连在一块儿。”

他放下茶杯,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展开来是幅泛黄的经络图,上面用朱砂画着弯弯曲曲的线条,像地图上的河道。

“《黄帝内经》里说,经络是‘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

说白了,就是气血走的路,阴阳调和的桥,筋骨能活动、关节能屈伸,全靠它通着呢。”

扎羊角辫的小花凑近看图,指着一条从手指通到胳膊的红线:“这线像不像我娘纳鞋底的线?

把鞋面和鞋底缝在一起,就结实了。”

“比喻得好!”

爷爷点点头,“经络里最主要的是‘十二经脉’,就像十二条大路,有的通手,有的通脚,有的连着心,有的挨着肝。

比如这条从手上到胸口的,叫‘手少阴心经’,心的气血就顺着它走到指尖;那条从脚到头的,叫‘足厥阴肝经’,肝的精气就靠它送到头顶。”

这时,隔壁的刘大伯拄着拐杖慢慢走来,他前些天摔了一跤,膝盖总疼,走路一瘸一拐的。

“智慧爷,您给瞧瞧,我这膝盖肿得像个馒头,是不是经络堵了?”

爷爷让他坐下,轻轻按了按他膝盖外侧:“这儿疼得厉害?”

刘大伯皱着眉点头。

“这位置挨着‘足少阳胆经’,就像路上有块大石头,气血过不去,瘀在那儿,能不疼吗?”

他让刘大伯伸出手,用手指在他手腕内侧点了点:“你试试按这儿,是不是有点酸麻?

这是‘内关穴’,属于心包经,常按按能通气血。

再教你个法子,每天坐着的时候,把腿伸首,脚腕往回勾,像这样——”爷爷示范着动了动脚踝,“这能抻拉膝盖周围的经络,就像把堵住的藤条慢慢捋顺。”

刘大伯试着做了几下,果然觉得膝盖松快些,连声道谢。

狗蛋看了半天,突然想起件事:“爷爷,我姐总说肩膀像被绳子捆着,抬胳膊都费劲,是不是经络打结了?”

“差不多是这个理。”

爷爷拿起经络图,指着肩膀位置的线条,“你姐常趴在桌上写字,肩膀老窝着,‘手少阳三焦经’就像被揉皱的绳子,气血走不动,自然就僵。

你让她每天做‘扩胸展翅’的动作,就像咱们前天做的那样,把肩膀打开,再按按胳膊上的‘肩髎穴’,过几天就好了。”

他又指着图上从头顶到脚底的长线:“你看这条‘督脉’,像人体的脊梁骨,从头顶通到尾椎,管着全身的阳气;还有那条从肚脐到胸口的‘任脉’,像肚子上的护城河,管着全身的阴气。

这两条脉要是通了,阴阳就调和,人就少生病。”

卖杂货的陈婶提着篮子经过,听见这话插了句:“我家那口子总说后背发紧,是不是督脉堵了?”

“十有***。”

爷爷说,“他是不是总坐着算账,不怎么动弹?

督脉就像屋顶的大梁,老不活动,气血就流得慢,大梁上积了‘灰’,后背能不发紧吗?

让他每晚睡前提提脚跟,仰头看看天,像小公鸡打鸣那样,能抻开督脉,比吃啥药都管用。”

日头爬到树梢时,孩子们己经能指着经络图说出几条主要经脉的名字了。

小石头摸着自己的胳膊,像在找什么:“爷爷,那经络看得见吗?

我咋摸不着?”

爷爷笑着拍了拍他的头:“经络就像风,你看不见它,但能感觉到它动。

你跑步时手脚发热,是经络里的气血在跑;你受了凉打喷嚏,是经络在挡寒气。

它藏在皮肉底下,却管着全身的动静,就像看不见的指挥棒,让气血该去哪儿就去哪儿。”

他收起经络图,声音里带着暖意:“所以说,经络通,百病消。

就像田埂上的水渠通了,水才能浇到每棵庄稼;人身上的经络通了,气血才能养到每个细胞。

明天咱们就讲讲,一年西季,该咋顺着节气养护经络气血。”

风吹过葡萄藤,叶子沙沙响,像是在应和。

小石头突然蹦起来,学着爷爷教的样子扩了扩胸:“我现在觉得胳膊里暖暖的,是不是气血正顺着经络跑呢?”

孩子们的笑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阳光透过叶隙落在经络图的残痕上,像给那些看不见的通路,镀上了层金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