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红楼:朕本霸王,皇后黛玉

第3章 家财万贯

发表时间: 2025-09-27
城门一开,薛家就抢着出了城。

同行的除了薛家主子三人,薛姨妈带了同喜、同贵两个大丫头,宝钗带着莺儿和香菱,分别坐上马车。

薛潘骑在马上,跟着他的是老仆薛安,管家邓大有,还有小厮同寿。

同富养好伤后去姑苏找香菱父母。

张德辉留在金陵打点生意,兼看守薛府。

同是西大家族,跟贾家成千上百的奴仆比起来,薛家的下人真不多。

感叹中,车队渐渐远离了金陵。

此去经年,薛潘不由得回头望了望这座虎踞龙盘的名城,都说金陵有帝王之气,可他怎么看也看不出来。

“哥哥。”

宝钗忽然撩开车帘,在前面叫他。

薛潘心头一紧,他一首在犹豫怎么与薛家母女相处,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时,只能尽量远离她们的视线。

他打马过去,问道:“妹妹有事?”

宝钗含笑道:“此回进京,绝不可说是为了避灾,哥哥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薛潘不动声色回道:“那是自然。”

“上个月,宫中传下圣旨,要为皇子皇女挑选陪读秀女,我的名字也在待选名单之列,哥哥就以这个理由进贾府吧。”

“万一没有选上,岂不是为了我的名声,连累了你的名声?”

宝钗脸上的怅然一闪而逝,她仍是笑道:“哥哥要撑着薛家的门户,名声比我重要。”

听到她这样说,薛潘内心略有些感动,都道宝钗冷漠,处处算计别人,可她也是为了薛家着想,谁叫薛大傻子不成器。

想到从此就要在荣国府寄人篱下,薛潘也惆怅起来。

“妹妹,咱们进京后,能不能住自己的老宅子?

我不想住到荣国府。”

“这是为何?”

“不愿看人眼色。”

宝钗沉吟道:“住在荣国府有几重方便,一是母亲和姨母分别多年,趁此机会把亲戚走动起来,二是荣国府权势滔天,借着他们的势,咱们在京中的生意也可重新开张,还有……”她瞟着哥哥,笑着不说了。

薛潘明白她的意思,姨爹贾政为人端方,管家向来严厉,住进荣国府,还可让贾政管一管自己这匹野马。

她们母女定好的事情,薛大傻子向来照着执行,这时不好过于坚持自己的主意。

于是叹了口气,怏怏不乐地说道:“住就住吧,别到时候嫌我丢了你和妈的脸面。”

“哥哥说哪里话。”

“虽然可以倚仗贾府的权势,出去做事终究不便,不如改头换面。”

薛大傻子一首没做什么正经事,每日里吃喝嫖赌的瞎混混,现在的薛潘不想继续这样的日子。

可想要出去做事,首先就得有一张清清白白的身份牌。

金陵薛蟠己经是个死人,自然不能再用。

宝钗一听就明白了薛潘的想法,她又喜又疑,喜的是哥哥不傻了,疑的是哥哥怎么不傻了?

她试探着问道:“哥哥所言极是,可哥哥想怎么做呢?”

“我想过了,改薛蟠为薛潘,就说我是父亲的庶子,生母早亡,被妈收为嫡子。”

这么心机,肯定会让聪明的宝钗起疑,奈何事情紧急,装糊涂于事无补。

如果宝钗真想对自己不利,那也顾不得怜香惜玉了……“既然哥哥有主意,我也觉得甚好,妈那里就由我来说。”

“多谢妹妹!”

宝钗并没有追问,深深看了哥哥一眼,轻笑着放下车帘。

坐在身边的莺儿附过来,悄悄问道:“大爷是不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胡说八道,他是嫌住在荣国府不爽利,拘着了他。”

莺儿吐了吐舌头,又对静***着的香菱说道:“大爷派了同富去接你的母亲,到时候就能在京中相见了。”

香菱摇头道:“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真真可怜。”

车队驶到秦淮河岸,前去打点的家仆早就雇好了船。

这是一条豪华的大船,双层船舱,舱中的布置极为整洁,当中一张八仙桌,摆着一套雨过天青的茶盅。

窗下插着几支晚开的菡萏,风从河上吹来,散发着怡人的清香。

薛姨妈喜道:“我正想着别因为省几两银子,就与外人坐同一条船,可见他们会办事,找了一条好船。”

宝钗扶着她母亲,坐到软榻上。

吩咐莺儿:“去烧些热水,再把我们平日里用惯的东西拿出来,这里的物件儿全都收起来还给船家。”

“是。”

香菱急忙跟上莺儿,两手一起去烧水。

宝钗又对薛潘使了个眼色:“哥哥,你出去看着点儿,别把那些送人的东西,磕磕碰碰的弄坏了。”

薛潘心领神会。

所谓送人的东西,肯定是金银珠宝等细软,房子和铺子带不走,银票、首饰、古董、字画,这些值钱而精巧的东西都得带在身边。

薛潘几步走出船舱,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众仆搬东西。

从金陵坐船,沿大运河一路北上,即使顺风顺水,路上也要两个多月。

因而带的东西格外的多,除了细软,还有各人的行李,带给贾府诸人的礼物,路上要吃要用的东西,将船舱塞得满满当当的。

确信仆人们没有私藏东西,薛潘这才吩咐开船。

到了夜里,宝钗遣开莺儿等丫头,拿出一本账目给薛潘。

“哥哥,这是家中的财产,现银20万两,都折成了银票由妈贴身带着,金银细软装在箱笼里,这回也全都带上了,折算起来,应有百万之数。”

“这么多!”

“剩下的就是房子、田庄与铺面,房子共三处,现在住着的金陵薛家大院,还有一处老宅,神京有一栋三进院子。”

“田庄呢?”

“金陵有良田千亩,桑园一座,苏州还有五百亩水田。”

“嗯,妹妹继续说。”

“铺面总共有西十家,最赚钱的恒舒典就在神京,其余的铺子全国都有,江南最多。”

薛潘翻看着账本,都说薛家富可敌国,又说薛家早就破产了,他并不确定哪种说法靠谱。

此时看到账本上的进出数目,心里逐渐明朗。

薛家生意除了内务府的指定采购,还涉及丝绸、香料、古玩、寿器纸扎,甚至还有生鲜食品,可谓是连锁型的商业帝国。

不过,是一个日趋破产的帝国。

薛潘吃够了没钱的苦,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他绝不会容许自己的家产被人巧取豪夺。

逆天改命,谁来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