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雨夜绵长,像一块被墨水浸透的绒布,霓虹灯在湿漉漉的沥青路上扭曲成一片模糊的光海,在这片光海之下,城市的血液中流淌着另一种东西———数据。
金融区的摩天楼大多己熄了灯火,唯有一栋大楼的特定楼层,窗户内隐隐透出冰冷的白光,如同一个不眠的数据节点。
青野家族公司的核心服务器机房,窗户没有关。
雨声传入耳中,青野烬坐在空无一人的机房中心,敲击键盘的指尖微微顿了一下:“湿度75%,风速3km/h,气压1007hpa,温度20摄氏度,预计西小时后停止,人们情绪稳定概率提高57%且偏向低迷…”他无声地复述着数据结论,仿佛这能让自己保持绝对理性,从而忽视自己那57%的情绪低迷与空虚。
拉回思绪,青野烬继续沉浸在数据的世界里。
屏幕上的光映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一种非人的专注。
一行行代码如瀑布般倾泻,复杂的金融模型在他的指尖下跳跃、旋转、重构。
他在为家族的财阀处理一笔跨国资产剥离,数字庞大到足以让任何资深会计师眩晕,但对他而言,这只是又一道需要优化的习题。
放置在一旁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父亲”的消息——在雨停之前处理完所有数据。
是。
这本应是一个简单的命令。
然而,一道微不可察的“杂音”干扰了他。
一组无法被任何现有金融模型解释的“幽灵波动”,如同乐章中一个顽固的错误音符,反复出现。
它们精准地预示着某些离岸空壳公司的异常资金流动,而这些流动的峰值,又与警方数据库里几起被标记为“意外”的死亡时间高度重合。
这不是金融行为。
这是谋杀的逻辑。
青野烬涣散的目光微微聚焦,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像在输入一段无形的代码。
一种久违的、近乎刺痛的兴趣在他沉寂的心底苏醒。
他无视了父亲的主线程任务,开辟了一个新的后台进程,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模型。
“时间剩余三小时五十分钟,预计耗时一小时分析,耗时一小时三十分钟生成计算模型,耗时五分钟调整,总耗时两小时三十五分钟,预计用时三天,平均每晚耗时五十一分钟,好奇程度97%,与命令相关度0.89%,被发现概率0.57%,可进行研究。”
青野烬指尖翻飞,数据不断地剥离、归纳、生成,模型逐渐成型:一个基于庞大数据的、近乎完美的杀戮轨迹预测图,它像一个黑暗的星云在虚拟空间中旋转,而这组“幽灵波动”,是其中心的那颗最危险的,无法被完全预测的脉冲星。
三天后,青野烬凝视着屏幕,试着进一步优化模型:命名:变量G拟合度:92.97%行为误差率:7.03%行为模式模拟:…资金流关联性分析:…置信区间计算:…备注:无法用逻辑解释(疑似人为“审美偏差”),危险系数99.68%警告,立即停止!
重复:警告,立即停止!!
就在这时,所有屏幕猛的一闪,瞬间黑屏。
不是断电,而是某种压倒性的、冰冷的存在感侵入了这片领域,强行中断了所有进程。
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夹杂着甜腻的血腥味,青野烬没有回头;他甚至没有呼吸停滞。
他能感觉到,一个绝对的“异常值”正站在他身后,携带着硝烟与雨雾的冰冷,以及一种近乎实质的死亡气息。
一个冰冷的硬物抵住他的太阳穴,低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你在找什么?”时间仿佛凝固,下一秒,青野烬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
他抬起苍白到近乎透明的手指,敲下了最后的回车键。
屏幕亮起,庞大的模型骤然收缩,化作一个旋转的,由0和1构成的无限符号∞,青野烬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恐惧,只有一种发现真理般的疲惫与兴奋:“……在找你。
你的行为误差率,是7.03%。”
微微侧过脸,入目先是黑色的风衣,黑色的高礼帽下,一头飘逸的银色长发及腰,如鹰隼般的墨绿色眼睛中充满对生命的漠视,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冰冷,锋利,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伯莱塔92F,标准弹匣容量为十五发,以出色的可靠性与耐用性著称,口径9mm,根据残留温度判断,上一次开枪是西十六分钟前。
一个果决的人。”
青野烬顿了顿,语气从始至终都透着平静“那么,这7.03%的误差是因为什么呢?
孤独?
痛苦?
还是个人喜好?
我需要及时的数据更新支持纠正,才能建立一个更准确的子模块。”
青野烬将额头抵在枪口上,看见琴酒墨绿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近乎被冒犯的讶异:他见过无数人在他枪下的反应,崩溃、乞求、反击……却从来没见过有人将他当作一个亟待分析的数据难题。
“你找了不该找的东西。”
琴酒眯起眼睛,眼前的人有一种熟悉的气质:独一无二,而又与世界格格不入。
正欲扣动扳机,耳麦转接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频道——Gin,把他带回来。
……遵命,Boss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眼前墨绿色的瞳孔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合。
青野烬嘴角勾起一个了然的弧度:他找到了他。
或者说,他再一次,被他找到了。
所有变量都己重新校准感谢这7.03%的误差带来的重逢带我脱离了那预设的既定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