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小强在一阵饥饿的痛楚中醒来。
他的梦境里满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和香喷喷的炖肉,但醒来后,只有空荡荡的肚子和窗外透进的微光。
他揉了揉眼睛,试图摆脱梦境与现实的落差,但饥饿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
小强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在过去,他们至少能够保证一日三餐。
然而,随着自然灾害的接踵而至,粮食产量骤减,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奢望。
小强的父亲,一个勤劳的农民,每天在田里辛苦劳作,却换不回一家人的口粮。
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碌,试图用越来越少的食材做出能让家人果腹的饭菜。
小强穿上了那件己经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他能感觉到衣服上的补丁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摩擦皮肤。
他走到院子里,看到父亲己经扛起锄头准备下地,母亲则在井边打水,准备一天的家务。
小强知道,今天又是艰难的一天。
在学校,饥饿的感觉变得更加强烈。
小强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解课文,但他的注意力总是不由自主地被窗外的鸟鸣和远处飘来的炊烟所吸引。
他的肚子咕咕作响,他不得不用手按住,以免被同学们听见。
课间休息时,他看着同学们从书包里拿出干粮,小口小口地吃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羡慕。
午餐时间,小强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一块硬邦邦的玉米饼。
他慢慢地咀嚼,试图让这一点点食物在嘴里多停留一会儿,以缓解饥饿感。
但那块饼实在太小,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他看着其他同学,有的带了馒头,有的带了米饭,虽然也不多,但总比他要好。
小强的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那是对食物的渴望,也是对现状的无奈。
傍晚,小强回到家,家里的气氛比往常更加沉重。
父亲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紧锁。
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着,但锅里的热气越来越少,小强知道,今晚的晚餐也不会比中午好到哪里去。
他走到灶台边,帮母亲添柴火,火光映照在母亲的脸上,他看到了母亲眼中的疲惫和无奈。
晚餐是一锅稀得几乎看不见米粒的粥,配上一些咸菜。
小强和弟妹们围坐在桌边,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喝着粥,生怕喝得太快,粥就不够了。
小强看着父母,他们只是喝了几口就放下了碗筷,把剩下的粥让给了孩子们。
小强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他知道,父母为了让他们多吃一点,自己宁愿饿着。
夜深了,小强躺在床上,肚子的咕咕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他的脑海里充满了对食物的幻想,那些曾经吃过的美味,现在却变得遥不可及。
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孩子,我们要坚强,困难总会过去的。”
小强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泪水悄悄地滑落。
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必须坚强,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