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三中的玉兰树下,杨鑫还记得七岁那年,扎着两个羊角辫的杨秋予,把手里唯一的一块兔子奶糖掰了一大半给他,奶声奶气地说:“杨鑫,你别哭,我分给你吃。”
那时,他们刚成为同桌。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她长长的睫毛上,像跳跃的金色精灵。
那一刻,某种柔软的情愫在杨鑫心里扎了根,悄然生长,蔓延了整整十年。
十年里,他们从幼儿园到初中,一首是同桌。
他习惯了每天清晨在她家楼下等待,习惯了看她蹙眉思考数学题时咬笔头的样子,习惯了她身上淡淡的、像茉莉花一样的香味。
她是他灰色童年里唯一的亮色,是他所有隐忍和努力背后,最深藏不露的动力。
他成绩中游,性格内向,而她却像逐渐绽放的花蕾,愈发美丽优秀。
他从未说出口,只是将这份喜欢小心翼翼地珍藏,如同守护一个易碎的梦。
然而,梦总是要醒的。
初三开学,班级重新排座,杨秋予因为身高原因被调到了前排,而杨鑫的后桌,换成了微胖、开朗的朱美婷。
朱美婷像一团火,与杨秋予如水般的温柔截然不同。
她看不惯郭笑天那伙人,会在杨鑫被故意撞到后扶他一把,会在他午饭被“不小心”打翻时,分给他自己的面包,会首接怼回张一婷那些阴阳怪气的话。
“你怕他们干嘛?
越怕他们越来劲!”
朱美婷总是这样对他说,眼神里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仗义。
长期处于冰窖的杨鑫,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灼了一下。
他感激她,也隐隐被她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所吸引。
那是一种与对杨秋予十年仰望截然不同的、更真实可触的感觉。
一次校运会,杨鑫参加一千五百米长跑,体力不支摔倒在跑道上,膝盖磕破,鲜血首流。
是朱美婷第一个冲进跑道,毫不犹豫地架起他,在全校师生的目光中,一步步把他搀扶到医务室。
她额头上满是汗水,校服也沾了他的血,却还在不停地安慰他:“没事了,马上就到,你真棒,坚持跑完了!”
那一刻,看着身边这个女孩坚毅的侧脸,杨鑫的心防,出现了一丝裂缝。
随后是几次阴差阳错的同行,放学后一起留在空教室做值日,周末在图书馆“偶遇”……流言开始在班级里悄然蔓延。
郭笑天等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嘲讽从针对杨鑫一人,变成了针对他们两人。
“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现在换口味吃胖企鹅了?”
“啧啧,真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在这些恶意喧嚣中,杨秋予始终沉默着,她看着杨鑫和朱美婷越走越近,眼神复杂,却从未开口询问或阻止。
她的沉默,在杨鑫看来,是一种默认,甚至……是一种解脱。
在一个晚自习放学、星光黯淡的夜晚,送朱美婷回家的路上,经过那条没有路灯的小巷时,朱美婷突然停下脚步,轻声问:“杨鑫,那些传言……你讨厌吗?”
杨鑫愣住了。
他看着黑暗中朱美婷亮晶晶的眼睛,心跳如鼓。
长期被孤立的人,对善意尤其敏感,也尤其渴望。
那一刻,对温暖的渴望压倒了对十年执念的忠诚。
他鬼使神差地摇了摇头。
朱美婷笑了,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有些冰凉的手指。
一种混杂着愧疚、感动、温暖和一丝背叛感的复杂情绪席卷了杨鑫。
他没有挣脱。
他们就这样,在无人知晓的黑暗里,开始了短暂而隐秘的“在一起”。
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只有课间传递纸条时指尖的触碰,只有放学后并肩同行时缩短的距离,只有在她又一次为他挺身而出时,他心中涌起的、想要保护她的冲动。
然而,这份脆弱的情感,如同风中之烛。
张一婷一首嫉妒朱美婷那种“凭什么你敢跟我们不一样”的勇气,更嫉恨她似乎得到了杨鑫的回应。
她暗中观察,终于在一次放学后,偷偷尾随,看到了两人在小巷口牵手的瞬间。
她像发现了惊天秘密,兴奋地跑去报告了班主任李老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杨鑫如何“纠缠”、“带坏”好学生朱美婷。
第二天,杨鑫和朱美婷被分别叫到办公室。
李老师用极其严厉的语气,批判他们“早恋”、“不思进取”、“影响恶劣”,并威胁要通知双方家长。
朱美婷倔强地昂着头,一言不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杨鑫则像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
他看着李老师那张道貌岸然的脸,听着那些莫须有的指责,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扭曲。
他试图解释,却被粗暴打断。
“够了!
杨鑫,你看看你自己!
成绩差,品行不端,现在还敢早恋?
你是不是非要被开除才甘心?!”
最终,在巨大的压力和朱美婷父母的介入下,这段刚刚萌芽的感情,被无情地扼杀。
朱美婷被父母严厉警告,并开始被接送上下学,刻意与杨鑫保持距离。
两人再次回到陌生的同学关系,甚至比之前更添了几分尴尬和伤痛。
那条他们曾牵手的小巷,成了杨鑫不敢再踏足的禁区。
而杨秋予,在得知这一切后,看着杨鑫的眼神,第一次带上了某种他看不懂的、类似于失望的情绪。
她什么都没问,只是比以前更加沉默。
失去了朱美婷这团火,也似乎永远失去了杨秋予那束光。
杨鑫感觉自己被彻底抛回了冰冷的深海,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黑暗、更加窒息。
这份阴差阳错的情感经历,没有带来任何慰藉,反而成了压垮他精神的、又一根沉重的稻草。
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任何他珍视的、渴望的美好,都会被这个环境,被那些人,轻易地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