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越修仙世界之终成逍遥仙

第2章 学语

发表时间: 2025-10-05
农雨生背起剩下那捆同样扎实的柴火,朝着城西走去。

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启蒙学堂,教着七八个年纪不大的蒙童。

他之前乞讨时远远观察过,教书的是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面容清癯的老夫子,声音不大,但念起书来抑扬顿挫。

最重要的是,这位老夫子看起来不像其他人那样对街边的乞丐流露出明显的厌恶。

来到学堂外,里面正传来稚嫩的跟读声:“善良的人,善良的行为……” 农雨生不敢打扰,背着柴火安静地蹲在院墙外等待。

他听得云里雾里,缓缓的拿出怀里的破碗,用衣服细细的擦拭着,伴着耳边朗朗的读书声,一种久违的、属于文明世界的秩序感在心里一闪。

约莫过了一个半时辰,学堂里传来了散学的嘈杂声,孩子们嬉笑着从里面跑出来。

农雨生深吸一口气,急忙收起破碗,看着学堂门口,缓缓背起柴火。

夫子正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准备关门时,忽的看到门口前正中站着个背着柴火的小乞丐,就像闪现一般,夫子不由得皱了皱眉,但语气还算平和:“小家伙,散学了,这里没有吃食给你。”

农雨生就楞愣的盯着夫子,手上指了指柴火,而后将背上的柴火轻轻递向夫子,并放在门边,然后指着学堂里面,又指指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双手合十,对着夫子深深作揖,姿态放得极低。

夫子被他这一连串动作弄糊涂了:“你这是何意?

这柴……”农雨生不停的重复着动作。

农雨生抬起头,眼睛就这样首首的盯着夫子,眼神清澈而坚定,手势指向学堂,又指向自己,又指向柴火,反复表示想听、想学。

夫子看着他焦急又努力表达的样子,再看看门口那捆实实在在的柴火,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吟起来。

一个乞丐,想来自家学堂外听讲?

这倒是闻所未闻。

看这孩子眼神清亮,不似那等奸猾懒惰之徒,而且懂得用柴火来“抵学费”,虽说方式古怪,倒也显出了一份诚心和不同于寻常乞儿的志气。

“你……是想在门外听讲?”

夫子试探地问,同时也用手笔画着。

农雨生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是夫子的手势看懂了,“听”字和夫子的神态也让他明白确定对方理解了自己的意图,连忙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期盼。

看着他那营养不良的样子和破烂的衣衫,心中恻隐。

而且这也符合他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这学堂本就不是什么富贵之地,顶多不就在门外添个“旁听”的席位,于他并无损失。

这捆柴,也够他烧一两天的了。

况且,圣人有教无类,这孩子虽落魄,但向学之心难得……“罢了,”夫子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这柴,老夫收下了。

以后散学前的最后一个时辰,你若无事,可在后门那里听着,但不许进来,不许打扰学生,更不许偷窃,可能做到?”

他指着院子侧面一扇较为偏僻的小门,那里离正堂稍远,但仔细听,也能听清里面的讲学声。

农雨生顺着夫子的手指看去,心中大喜过望!

他再次对着夫子深深鞠躬,几乎要把腰弯到地上。

他明白,这扇小小的后门,对他而言,不啻于通向新世界的一线曙光。

夫子看着他激动的样子,提起柴火,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院子,轻轻关上那扇小门。

从那天起,农雨生的生活仿佛注入了一道光。

他依旧每天早早起床,出城打柴,用一捆换两个包子,另一捆则作为“学费”,每天早早的蹲守在那扇小后门外,竖起耳朵,眼睛紧紧盯着题字板,贪婪地捕捉着里面传来的每一个字句。

起初,他完全是在听天书。

夫子教书非常有条理,而且会结合图画教学,不过那些陌生的发音,还是让他头晕脑胀。

不过他知道,如果他不能学会这边的语音,他也许将永远摆脱不了乞丐的身份。

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算再***,也能学到东西。

他像一块干涸了太久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一切。

就算水会从海绵里就走,那就再水吸收,他疯狂的记住夫子的口型,图画,记住那些蒙童跟读的声音。

虽然每天只有早上的三个时辰的教学,但是没人会浪费这个时间,而且夫子也会留下课题课业,并且一个一个人的检查,很是严格。

就这样半年过去了,农雨生己经能见到听懂这边世界的话语了,这是他在乞讨、打柴的间隙,反复在心里默念、揣摩,并且远远的观察街上买卖的人的对话。

他不敢靠得太近,怕惹人厌烦,也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听,默默地记。

风吹日晒,冷饱不定,蚊虫叮咬,他都咬牙忍着。

相比于知识的获取,这些肉体上的苦楚,在他看来也不能忽视。

不过现在的他还无力改变,必须要默默的积累底蕴。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半年过去,农雨生对这个世界的语言己经基本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己经不成问题。

脚下这座城叫青山城,现在的朝代是“大衍”,夫子姓李,是个退休的的县令,没有与儿女一起生活,是这城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

夫子非常喜欢现在这种悠闲的教书生活,是一个随和的小老头。

农雨生他偶尔也能捡到学生们丢弃的、写废的纸张,虽然墨迹模糊,但他如获至宝,小心地抚平,用手指在上面依样画葫芦,在泥地上比划。

没有笔,树枝就是他的笔;没有纸,河边的沙地、平整的泥土地就是他的纸。

李夫子偶尔会看向后门边上的身影,看到他专注的神情和在地上比划的手指,心中也会微微触动。

这孩子,倒是真有几分韧劲。

有时讲解完一段,他会故意提高声音,将关键的字词多念几遍,或者用更浅白的话解释一番,也不知门外那“小哑巴”能否领会。

时间就这样过去,一年多时间农雨生己经基本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语言,也是时候告别夫子,开展新的生活。

赚钱大业也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