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过三集的炮灰沈清容是被冻醒的。
不是现代空调那种干爽的冷,而是一种浸入骨髓的、带着潮湿霉味的阴冷。
她猛地睁开眼,视线花了半秒才聚焦——头顶是暗沉沉的绣花帐幔,布料粗糙,颜色晦暗。
这不是她那间月租八千、能俯瞰***夜景的公寓。
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夹杂着另一个少女短暂一生的悲喜碎片,汹涌地冲进她的脑海。
沈清容,年十五,吏部考功司主事沈明堂之女,月前遵选秀诏入宫,如今是住在储秀宫西偏殿的一名小小答应。
一个……在“原著”剧情里,因为入宫第三天不慎冲撞了风头正盛的林贵妃,被当场下令杖责二十,丢回这冷炕头自生自灭,当晚就高烧断气的炮灰。
活不过三集。
沈清容撑着仿佛被拆散重组过的身体坐起来,冷汗己经浸透了单薄的中衣。
窗外天色灰蒙蒙的,大约是凌晨,隐约能听到远处宫墙根下扫洒太监细微的脚步声,以及近处厢房外,两个小宫女压低的交谈。
“……真真是晦气!
分到这么个主子,没半点前程不说,还得小心伺候着,指不定哪天就被牵连……嘘!
你小声些!
虽说是个不得宠的,名义上总是主子。
不过……听说昨天林贵妃娘娘又发了好大的脾气,有个小宫女差点被撵出宫去……还不是因为皇上夸了柳贵人一句?
啧啧,咱们这位主子,可千万别往枪口上撞……”声音渐渐远去。
沈清容舔了舔干裂得起皮的嘴唇,胃里空得发慌。
原主的记忆告诉她,自从“冲撞”事件后,她这里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份例被克扣,炭火是湿冷的,饭菜是馊冷的,宫女太监也懒得搭理,只等她咽下最后一口气。
她艰难地挪下床,双腿虚软得差点栽倒。
扶着冰冷的墙壁走到桌边,提起桌上的粗陶茶壶,入手冰凉沉重,晃了晃,只有壶底一点点剩水。
她也顾不得许多,对着壶嘴灌了几口。
冰冷、带着土腥味的茶水滑过喉咙,***得她连连咳嗽,却也让她混沌的脑子彻底清醒过来。
穿越了。
不是做梦。
从年薪百万、手下带着一个团队、在谈判桌上叱咤风云的战略咨询顾问,变成了一个身处深宫、命悬一线、随时可能被碾死的小答应。
巨大的荒谬感和危机感同时攫住了她。
她走到妆台前,那面模糊的铜镜映出一张苍白瘦弱的脸。
眉眼依稀能看出几分清秀,但长期营养不良和担惊受怕,让这张脸失去了少女应有的光彩,只剩下一双大得有些过分的眼睛,此刻正定定地看着镜中的自己,里面没有泪水和恐慌,只有一片沉静的、近乎冷酷的分析。
绝境。
典型的资源匮乏、竞争激烈、规则落后且充满恶意的生存环境。
不会哭,不会怨,没用。
她沈清容能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投行杀出一条血路,靠的从来不是眼泪和运气。
宫斗?
她不会。
争宠?
她没那个天赋,也没那个兴趣。
但她会别的。
她转身,踉跄着走到房间角落那个唯一的、掉了漆的木质箱笼前。
打开,里面是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裙,料子普通,款式过时。
最上面放着几本《女则》《女训》,书页崭新,原主大概也没翻过几次。
她将这些东西一股脑抱出来,露出箱底。
那里,平整地放着几本用粗糙草纸订成的“书册”,封面没有字,里面是用偷偷找来的炭笔,写下的密密麻麻、与现代简体字迥异的工整小楷。
——《组织行为学与后宫治理初探》——《KPI(关键绩效指标)在后宫嫔妃晋升体系中的应用设想》——《SWOT分析法于皇子公主培养规划中的实践可能性》……这是她穿越过来、接收完原主记忆和那段“炮灰剧情”后,趁着无人注意,凭借记忆默写出来的东西。
是她在这个陌生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她唯一的“金手指”。
油灯如豆,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她沉静的侧脸。
她纤细却有力的手指拂过那些歪歪扭扭的字符,嘴角极轻微地向上勾了一下,形成一个冷静到近乎漠然的弧度。
很好。
开局是地狱难度,但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战略模型,己经初步构建完成。
接下来,就是寻找切入点,将这个“产品”,推销给合适的“客户”。
她需要耐心,需要等待一个时机。
一个能让她的“知识”,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又能切中掌权者痛处的时机。
在那之前,她得先活下去,并且,表现得足够“安分”,足够“无害”。
沈清容将手稿小心翼翼地放回箱底最深处,覆盖上原来的衣物和《女训》,合上箱笼。
她回到床边坐下,拉过那床硬邦邦、带着霉味的棉被裹紧自己,闭上眼睛。
脑中的“后台程序”己经开始高速运转,分析环境变量,计算风险概率,规划行动路径。
宫斗?
不,她要在这里,推行一场彻头彻尾的“管理革命”。
至于那位素未谋面、据说冷酷暴戾的皇帝陛下……沈清容睁开眼,看向窗外渐渐泛白的天色。
只要他还是这个庞大帝国名义上的最高决策者,只要他还想让他手下的机构(包括后宫)更有效率地运转,那么,他们迟早会有交集。
而她,己经准备好了她的“报价单”。
---(接下来,我们可以聚焦于沈清容如何低调生存、观察后宫,以及那个“时机”如何出现。
您希望我继续描写她接下来的具体行动,还是先展现后宫的整体环境和其他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