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暗影溯源

第3章 不情愿的归途

发表时间: 2025-10-05
省厅配的车是一辆黑色SUV,内部干净整洁,散发着消毒水和新皮革混合的味道。

司机是个年轻的警员,一路上一言不发,只是透过后视镜,偶尔偷偷打量一眼后座那个沉默得可怕的男人。

陈默靠在椅背上,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霓虹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他闭着眼,但并未休息。

那张穿着红舞鞋的女孩照片,像用烧红的铁烙在他的视网膜上,挥之不去。

《红舞鞋》。

安徒生的童话。

一个爱慕虚荣的小女孩,穿上红舞鞋后被迫不停跳舞,首至砍掉双脚才能停止的恐怖故事。

凶手在模仿这个童话。

但他赋予它的,是死亡之舞。

为什么是红舞鞋?

为什么是这个童话?

选择特定的童话,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它昭示着凶手的内心剧场,他的动机,他的诉求,甚至他的身份。

惩罚?

对爱慕虚荣的惩罚?

但受害者李倩,根据初步资料,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生活轨迹简单,看不出任何“虚荣”的特质。

表演?

凶手在向谁表演?

向警察?

向公众?

还是像某个他想象中的观众?

掌控。

绝对的掌控。

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审美,将其塑造成一件“艺术品”,一件用来传达信息的道具。

这需要极度的冷静、精心的策划,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和扭曲。

陈默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在脑海中尝试构建凶手的初步形象。

男性。

年龄在25到40岁之间。

拥有一定的体力来完成现场的布置。

心思缜密,甚至可能有一定的艺术或美学修养,才能营造出那种诡异而具有冲击力的场景。

他可能独居,或者有独立的空间来进行准备工作。

他可能从事着并不起眼、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但在其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盛大而黑暗的舞台。

他选择雨夜作案。

雨水能冲刷掉很多痕迹。

但他又留下了如此显眼的标志物——红舞鞋和童话书。

他既想隐藏,又想展示。

这是一种矛盾,而矛盾往往是突破口。

他可能有过创伤。

与“舞蹈”、“脚”、“童话”或者“红色”相关的创伤。

这次的谋杀,是他对过去创伤的一种扭曲的回应或补偿。

车辆驶离繁华市区,进入一个绿化很好的公园区域。

即使隔着车窗和雨幕,也能感受到前方那种异样的紧张气氛。

警灯无声地旋转,将周围树木和雨丝映成一片片诡异的蓝红色。

拉起的警戒线外,零星站着几个披着雨衣的记者和好奇的围观者。

引擎熄火后,车内陷入一种比死寂更沉重的安静,只有密集的雨点敲击车顶的声音,啪嗒啪嗒,像是无数细小的锤子在敲打着什么。

陈默睁开眼。

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舟车劳顿的疲惫,只有一种冷冽的、近乎凝固的专注。

他推开车门的瞬间,潮湿阴冷的空气裹挟着更复杂的味道涌了进来——雨水浸透泥土的腥气、警用无线电的静电味、还有一丝……一丝极其微甜、在雨水冲刷下仍不甘心散去的***铁锈味。

他的心情沉静如深潭,但潭水之下,是高速运转的冰冷暗流。

每一个感官细节都被放大,摄入,分析。

他不是来感受悲伤或恐惧的,他是来阅读的。

阅读一个疯子用生命书写的黑暗剧本。

司机年轻的警员也立刻下车,小跑着为他撑开一把黑伞,动作间带着显而易见的敬畏和紧张。

陈默微微颔首,目光却己越过层层阻碍,投向那片被蓝红光弧反复切割的、湿漉漉的核心区域。

他穿过警戒线,皮鞋踩在浸水的草地上,发出轻微而粘腻的声响。

每一步,都仿佛离那个扭曲的舞台更近一步。

空气中的异样感愈发浓重——那是混合了专业人员的紧张、对非常规死亡的敬畏以及纯粹生理性不适所形成的特殊场域。

越往里走,灯光越集中。

高强度勘查灯被架起,惨白的光柱刺破雨幕,将中心一小片区域照得宛如舞台中央,纤毫毕现,无处遁形。

而那抹刺眼的红色,就在这白光的聚焦下,妖异地跃动。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亲眼看到时,陈默的呼吸还是几不可闻地滞涩了半秒。

女孩李倩,以一种极不自然的、仿佛舞蹈定格的姿态躺卧着。

苍白的脸上神情空洞,雨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像是冰冷的泪。

她的双脚……那双鲜红色的舞鞋被牢牢系在脚上,颜色饱和得惊人,在惨白灯光下如同燃烧的火焰,又像是凝固的血。

鞋尖指向天空,仿佛下一秒就要继续那永无止境的旋转。

旁边,那本被雨水浸得微微发皱的《安徒生童话》散落在地,封面上那个经典的跳***孩插画,在此情此景下,散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诡异。

风更急了一些,吹得周围树木哗哗作响,枝叶的影子在警灯照射下张牙舞爪地晃动。

雨丝斜斜地刮过,冰冷地钻进陈默的衣领,但他浑然未觉。

他站在勘察灯的光晕边缘,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他的面容一半浸在阴影里,一半暴露在强光下,明明灭灭,如同他内心翻腾却绝不形于色的思维风暴。

周遭是忙碌的现场勘查人员,他们低声交流,动作谨慎,避免破坏任何可能存在的痕迹,那种刻意压制的职业性忙碌,反而更加衬托出核心现场那种令人窒息的静态死亡之美。

矛盾。

极致的矛盾。

凶手精心利用雨水冲刷,却又刻意留下这强烈到夺目的标志物。

他制造了一场喧嚣雨夜中的寂静死亡之舞。

陈默的指尖在身侧微微蜷缩,仿佛能触摸到那从犯罪现场弥漫开的、无形却粘稠的疯狂与挑衅。

他的目光死死锁在那双红舞鞋上,脑海中那个凶手的模糊轮廓,似乎又清晰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