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四合院:众禽旺我啊!

第3章 老娘的教导

发表时间: 2025-10-06
磨刀的活,梁定军一般找的都是旁边院子的老孙头。

手艺精湛不说,还不涨价。

也许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按新货币的价格来计算,有部分磨刀的师傅收费都得八分,甚至一毛了。

而老孙头依旧还是五分一把。

因为手稳,水平也稳,再加上收费合理,南锣鼓巷的街坊基本都找的他。

除了这些街坊照顾生意,老孙头为了多接点活,趁着晌午之前,还得背着磨刀工具,走街串巷。

如此一天才能磨个十来把,一天挣得了个五六毛的。

老孙头有手艺,但没想让自家孙子接他这个手艺,一门心思的想着存些钱,好“买”一份工作给孙子。

轧钢厂即将扩大规模招工的事,还没放出风,也不会放出风,毕竟得先让名额落到厂领导“自己人”手中。

极少一部分才能面临公众。

梁定军走的是街道办一位干事的路子。

这位干事姓杨,当初梁大兵的抚恤金就是人家帮忙给发的。

(梁定军父亲,跟随部队后取的名字)跟付英红好得跟闺蜜一样。

据老娘说,这位杨阿姨,是轧钢厂厂长的侄女儿,五服内的。

梁定军做好饭,心里琢磨着钳工,一心两用倒没耽误手上的事。

付英红回来的时候,火烧云透过布满岁月痕迹的院墙落入眼里。

“娘。”

“诶,先帮我把东西给拿进去。”

梁定军下意识的接过付英红递过来的包裹。

出门的时候没见着啊?

“这哪来的啊?”

“碰着你爹以前的战友了,好家伙,人家现在都当上保安处处长了,就在红星轧钢厂,咱们院里不好些人都在那工作?

……”付英红碎碎念着,一边还下意识的看向了桌面上,梁定军提前放好的菜。

“你还动手炒菜了?!!”

付英红瞪大眼睛,立马奔向……油壶!

“又用这么多!”

那油壶都看不清了,你咋能知道少多少的!

梁定军心里吐槽,但还是赔着笑脸,“力气使大了,没停的住。”

“就你理由多!”

付英红又瞪了他一眼,倒是没再说什么,事都做了,能怎么的呢?

而且自家儿子今年比起去年,越发的懂事,知道心疼老娘了还,比起对门阎家那三岁看老的几个娃,不知道好多少。

付英红是个懂得知足的人。

娘俩吃完下午饭,付英红看了眼屋外,拉着儿子进了里屋,压低声音问道:“儿啊,娘听你杨阿姨说,你找她问工作了?

真不读书了?”

“娘,我是真读不进去,可不是舍不得花家里的钱,反正你就我一个儿,家里不都是我的吗?

我就是听我一同学说了,今年轧钢厂也好,还是其他厂,都有招工指标,我想着就去问问,人家可是领导家的娃,消息怎么也比我灵通吧?”

梁定军心里思索了一下话术,没耽误嘴巴说话,边琢磨边说。

“我儿子真聪明!”

付英红笑呵呵的先回了句。

“你杨阿姨说,咱们家这种情况,是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的,她没跟你说实际情况吧?

娘刚才跟她聊了会,你工作的事,肯定是稳得很!

但娘跟你说,不能张着嘴到处说啊,街道办手里名额不多,别到时候反而咱得罪人了,没完全落实下来前,更不要给人眼红的机会,免得使阴招给你工作都弄没了!”

也许是看着儿子也16了,也或许是这件事太过于重要,付英红少见的,首接提醒警告着儿子。

梁定军点头,“放心吧娘,你儿子你还不知道吗?

嘴严不说,脑子肯定也不笨啊!”

“脑子不笨是不笨,就你那个嘴……”付英红嫌弃的看了梁定军一眼。

今年元旦过后,儿子不知道哪来的毛病,爱凑热闹爱八卦。

用对门阎埠贵对自家儿子这张嘴的评语就是,老太太的裤腰带,忒松了。

好在梁定军除了以理服人以外,还会以力服人,没吃过亏。

没见那膀大腰圆的傻柱子都被自家儿子当小鸡崽子收拾吗!

“咳咳,我自家的事我肯定不会拿出去跟人聊啊!

而且我这段时间都没怎么聊了!”

梁定军一时有些脸红。

才灵魂融合那一个月,55年之前的梁定军又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傻小子,根本不了解任何社会新闻,周边街坊的人情冷暖。

梁定军为了足够了解真实的当今环境,所以不少跟那些爱扯舌根的老娘们唠闲嗑。

能从一大爷绝户聊到三大爷真实工资,还能从供销社哪天有便宜布聊到百货大楼的新自行车长啥样。

所以这才有了付英红眼中的嫌弃。

“反正你自个注点意。”

“对门阎家大小子可是跟你同年的!”

梁定军再次点头。

阎解成其实应该依旧会去参加中考,然后上高中。

但这些事,属于未发生即有可能发生改变的。

所以梁定军心里也有谱,他总不可能真张着嘴巴到处说自己即将有工作了吧!

要知道能早点上班工作,也是能极大的减轻家庭负担。

三大爷眼巴巴的盯着呢!

三大爷心里的主意肯定还是想让阎解成考中专做干部的,但因为成分不好,小业主的原因,所以阎解成在这个时期,哪怕考上了,也是做不了干部的。

娘俩说完话,付英红准备把提前做好的两双袜子给中院的雨水送去。

梁定军没凑这个热闹,拿着五分钱和自家的菜刀,去找老孙头了。

南锣鼓巷有好几十个大院,老孙头就住在91号院。

以后会被重建成商铺,比95号院小了将近三分之二。

院子小也有好处,户少事也少。

老孙头平时住门房,门口的倒座房也是他家的。

一家人也就爷孙三个。

大孙子比梁建军小三岁,小孙子现在才六岁。

解放时,老孙头的儿子儿媳就被迫离开了。

临走前把俩儿子都丢给了老孙头。

“军哥?

磨刀啊?”

才进院,正在门口蹭光的孙必胜(大孙子)就看见了梁定军,招呼一声,见到梁定军点头,连忙又朝屋里喊人:“爷,磨刀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