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言情小说 > 记忆修补商店

记忆修补商店

南枝挂明月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记忆修补商店是作者南枝挂明月的小主角为林默季本书精彩片段: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季云,林默的现代言情小说《记忆修补商店由网络作家“南枝挂明月”所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本站纯净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877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09 19:14:32。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记忆修补商店

主角:林默,季云   更新:2025-10-09 23:13:3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季云站在“时光记忆”照相馆的暗房里,红色的灯光映照着她专注的脸。

空气中弥漫着定影液和显影液特有的化学气味,这是她最熟悉、最安心的味道。

她小心地用夹子夹起一张相纸,浸入显影液中。清澈的液体下,影像如同被魔法召唤,

一点点浮现出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银杏树下紧紧依偎,笑容温暖而平和。

这是她最近接的一个特别订单。老奶奶想在老伴生日时,

送他一张修复好的、他们年轻时的合影。原照片已经严重褪色、折损,

季云花了将近一周时间,才让它重现光彩。看着照片上幸福的笑容,

季云的心头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空洞。她修复了无数他人的珍贵记忆,

却无法修补自己生命中那块最重要的缺失——关于她十二岁之前的所有记忆。一场高烧,

夺走了她童年的全部。她不记得故乡的模样,不记得玩伴的名字,

甚至对父母的早期印象也模糊不清。她就像一个失去了开头的小说,只能从中间读起。

这种“失根”的漂浮感,促使她选择了这个与“记忆”打交道的职业,

仿佛在替别人守护过去的同时,也能填补自己内心的某种空白。电话铃声打破了暗房的寂静。

是房东打来的,委婉地提醒她,下个季度铺租要上涨百分之十五。挂了电话,

季云轻轻叹了口气。“时光记忆”坐落在这条日渐冷清的老街上,生意本就勉强度日,

涨租无疑是雪上加霜。或许,是时候考虑关掉这里,去找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了?

她走出暗房,来到店面。橱窗里陈列着一些她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

每一张背后都有一个关于爱与珍惜的故事。午后阳光透过玻璃,

在老旧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就在这时,店门被推开了,门楣上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进来的一位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衣着朴素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但眉眼间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布包。

“请问……这里是能修复旧东西吗?”老妇人的声音有些迟疑,带着一点本地口音。

季云迎上前,微笑道:“是的,阿姨。主要是修复老照片,但一些小的旧物件,

如果情况合适,我也可以试试。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老妇人像是松了口气,

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放在柜台上,一层层打开。

里面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已经严重损坏的铁皮糖果盒子。盒子锈迹斑斑,

盒盖几乎与盒身分离,上面模糊的卡通图案依稀可辨,曾经鲜艳的红漆也剥落得厉害。

“这个盒子……能修吗?”老妇人看着季云,眼神里充满了期盼,还有一种近乎哀求的脆弱。

季云戴上手套,拿起盒子仔细查看。损坏程度很高,而且铁皮脆弱,修复起来非常耗时耗力。

按照市场价格,修复费用可能不菲,她不确定这位看起来并不富裕的老人是否能承担。

“阿姨,这个盒子修复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她斟酌着用词,想委婉地说明情况。

“钱不是问题!”老妇人急忙打断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卷,

展开是几张有些旧的百元钞票,“我带了钱来。姑娘,请你一定帮我修好它,

这对我……非常重要。”季云看着那叠显然是她省吃俭用攒下的钱,

又看看老人那双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这个破旧的糖果盒,

对她而言,一定意味着非同寻常的东西。“这里面的东西,还在吗?”季云轻声问。

老妇人摇摇头,眼神黯淡了一下:“早就没有了……只剩下这个空盒子了。但是,盒子本身,

就是最重要的。”季云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试试。不过需要一些时间,

大概要半个月左右。”老妇人脸上瞬间绽放出光彩,连声道谢:“谢谢你,姑娘!

太谢谢你了!我叫周桂芬,你叫我周阿姨就行。我半个月后再来。”她留下联系方式,

又再三道谢,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季云看着柜台上的破铁盒,

和那几张被抚平褶皱的钞票,心里沉甸甸的。这个盒子,到底承载着怎样的记忆,

让周阿姨如此珍视?**第二章:无声的世界**接下来的日子,

季云开始着手修复这个铁皮糖果盒。她用细小的工具小心地清除锈迹,

用特殊的胶水一点点粘合开裂的盒身。这个过程极其需要耐心,但她乐在其中。

在修复的间隙,她偶尔会想起周阿姨那双忧郁而期盼的眼睛。一周后,

盒子的大体形态已经恢复。为了尽可能还原它原本的样子,

季云需要找到同款的糖果盒图片作为参考。她开始在网络上和旧物论坛里搜寻。一天晚上,

当她输入“铁皮糖果盒 老式 卡通图案”等关键词时,无意中点进了一个本地的小众论坛,

里面有一个很久以前的帖子,标题是“寻找1985年夏天,在城南文化宫走失的小女孩”。

鬼使神差地,季云点了进去。发帖人自称是一位母亲,女儿在1985年夏天,

在城南老文化宫附近走失,当时年仅五岁。帖子里描述了小女孩的样貌特征,

穿着一条鹅黄色的连衣裙,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铁皮糖果盒,

盒子上画着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图案。帖子的最后,是那位母亲泣血般的呼唤和悔恨,

以及一个至今未变的住址和电话。季云的心猛地一跳。红色的铁皮糖果盒?米老鼠和唐老鸭?

她立刻拿起正在修复的那个盒子,虽然油漆剥落,但仔细辨认,那模糊的轮廓,

不正是迪士尼的卡通形象吗?颜色也依稀能看出是红色!

难道……周阿姨就是那位发帖的母亲?这个糖果盒,是她走失女儿的物品?

这个猜测让季云的心揪紧了。她立刻按照帖子上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是一个略显苍老的男声。“喂,哪位?”“您好,

请问是……寻找女儿的人家吗?

我在论坛上看到了一个很多年前的帖子……”季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警惕说:“你打错了,

我们没有发过什么帖子。”“可是帖子上的地址和电话……”“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女儿……已经找到了。”对方说完,不等季云反应,便挂断了电话。季云拿着手机,

愣住了。找到了?那为什么周阿姨还如此珍视这个显然是孩童用物的糖果盒?而且,

如果女儿找到了,这个盒子为什么是空的,并且损坏如此严重?疑团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她决定,等周阿姨来取盒子的时候,找个机会委婉地问一问。半个月后,

周桂芬准时来到了店里。当她看到那个被修复一新的糖果盒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盒子上的锈迹被仔细清除,露出了原本的金属光泽,剥落的红漆虽然无法完全复原,

但季云用微绘技术尽可能补全了图案,让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笑容重新变得清晰。

断裂的合页和锁扣也被精巧地修复,盒子可以正常开合。周阿姨伸出颤抖的手,

轻轻抚摸着盒子,像是抚摸一件失而复得的绝世珍宝。她的眼眶迅速红了,泪水无声地滑落,

但她嘴角却带着笑意。“像……真像……和那时候一模一样……”她喃喃自语。“周阿姨,

”季云轻声开口,递上一张纸巾,“这个盒子,对您一定有特别的意义吧?

是……和您的孩子有关吗?”周阿姨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

似乎在平复激动的情绪。她看着季云,眼神复杂,有悲伤,有感激,

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是啊,”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是和我女儿有关。

不过……不是你想的那样。”她顿了顿,仿佛下定了决心,缓缓说道:“我女儿,

她……听不见。”季云微微一怔。“她不是走失了,”周阿姨的声音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平静,

“是……我们放弃了她。”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季云的心湖,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三章:尘封的抉择**周桂芬陷入了回忆,

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三十多年前,我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大女儿很健康,

小女儿……生下来就听不见。那时候,我们住在乡下,条件差,懂的东西也少。

医生说治不好,我们……我们害怕了,觉得养不活一个聋孩子,也负担不起特殊的教养费用,

更怕她拖累全家……”她的声音哽咽起来,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在她五岁那年,

我们……我们把她连同她最喜欢的这个糖果盒,放在了当时城里条件最好的福利院门口。

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她抱着盒子,茫然无措地站在那里,不哭也不闹,

因为她根本听不见我们离开的脚步声……那一刻,我的心就像被这个盒子一样,

碎成了片……”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周阿姨泣不成声。季云默默地给她倒了一杯水,

心中充满了震惊与同情。那个年代,因为残疾而被遗弃的孩子,并非个例。那种沉重与无奈,

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后来呢?”季云轻声问。“后来……我们带着大女儿离开了故乡,

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可心里的这块石头,从来就没放下过。

”周阿姨抚摸着糖果盒,“我们后悔了,每天都在后悔。她爸爸后来去福利院找过,

可那时候管理混乱,记录不全,只说孩子可能被外地的一对夫妇领养了,

再也没有消息……”“那论坛上的帖子……”“那是很多年前,她爸爸还不死心,

抱着万一的希望发的。后来……后来我们听说,那孩子被领养后没几年,

就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周阿姨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们连补偿的机会都没有了……”季云的心沉了下去。原来,这不是一个寻找的故事,

而是一个关于永失我爱、无法弥补的忏悔故事。这个糖果盒,

是周阿姨对那个被她放弃的小女儿唯一的念想,是承载了她半生愧疚与痛苦的容器。

“这个盒子,是小女儿留下的唯一的东西。几年前搬家时,从旧箱子里翻出来,已经锈坏了。

我本想留着做个念想,却越看越难受,像是心里的一个脓疮。”周阿姨看着修复如新的盒子,

眼神痛苦却又带着一丝释然,“谢谢你,姑娘,你把它修好了。看着它现在这个样子,

好像……好像心里的罪孽,也轻了一点。至少,我保住了一件属于她的东西。

”季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被往事折磨的母亲。

任何语言在这样沉重的愧疚面前都显得苍白。她只能轻轻握住周阿姨的手,

传递一丝无言的温暖。周阿姨付了余款,再次道谢后,抱着那个修复好的糖果盒,

步履蹒跚地离开了。她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充满了孤独与悲伤。

季云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心里五味杂陈。她修复了一个物件,

却仿佛窥见了一个家庭破碎的过往,感受到一份永无止境的悲痛。这份工作,

带给她的不仅是成就感,有时也是这种沉重的情感负担。

**第四章:无声的回响**周阿姨的故事像一块石头压在季云心里,好几天都挥之不去。

她无法想象,那个被放弃的、听不见世界声音的小女孩,后来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而周阿姨夫妇,这三十多年又是如何在悔恨中度过的。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起听障人士的相关信息。她了解到,

现在的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很多听障孩子经过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

完全可以融入正常社会。这与三十多年前的境况,已是天壤之别。时代的悲剧,

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一天,她去市图书馆查阅一些老照片的资料,

出来时路过三楼的社科阅览区,看到里面正在举办一个小型摄影展,主题是“看见声音”。

好奇心驱使她走了进去。展出的照片主角都是听障人士。

有在特殊教育学校里认真学习的孩童,有在舞台上表演震撼人心的舞蹈演员,

有在职场中专注工作的白领,还有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情侣……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生命力,

配文是手语翻译和文字说明,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季云被深深触动了。

这些影像打破了她的某些刻板印象,让她看到了一个安静却同样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展览的角落,她注意到一张合影,是一群笑容灿烂的年轻人,

背景是一个叫“心声咖啡馆”的地方。图片说明写着,

这是一家主要由听障人士运营的公益咖啡馆。“心声咖啡馆”……季云记下了这个名字。

几天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按照地址找到了这家咖啡馆。它坐落在一个创意园区内,

环境清幽。店面设计得简洁温馨,原木色调,

墙上装饰着许多手语教学图和听障艺术家的画作。最特别的是,

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小木牌,一面写着“我需要帮助”,另一面写着“谢谢”。

季云点了一杯拿铁,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注意到,

店里的员工之间交流大多使用手语,动作流畅而优美,脸上带着平和愉悦的笑容。

当有听力正常的客人点单时,他们会指着菜单,或者用便签纸写字交流,态度耐心而专业。

整个咖啡馆流淌着一种安静而温暖的氛围。

她的目光被柜台后那个正在熟练制作咖啡的年轻女子吸引。她看起来二十七八岁,

扎着利落的马尾,眉眼清秀,动作麻利而专注。季云注意到,她与同事用手语交流时,

手指翻飞,表情生动,偶尔抬眼看向顾客时,眼神清澈而平静。不知为何,

季云觉得她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咖啡端上来了,拉花是一个漂亮的爱心形状。

季云尝了一口,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她拿出随身带的书,准备享受这个安静的午后。

过了一会儿,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响动。季云下意识地抬头,

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周桂芬阿姨。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布袋,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笑容,

径直走向柜台。柜台后的那个年轻女咖啡师看到周阿姨,立刻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

用手语比划了几个动作。周阿姨也笨拙地回了一个手势,似乎是“你好”的意思。然后,

周阿姨从布袋里拿出一个保鲜盒,里面装着看起来是自制的小饼干,递了过去。

女咖啡师惊喜地接过,又用手语表达着感谢。两人隔着柜台,一个主要用手语,

一个用简单的手势和口型,辅以纸笔,艰难却又温馨地交流着。周阿姨看着女咖啡师的眼神,

充满了……一种近乎贪婪的慈爱和温柔。季云的心猛地一跳。周阿姨?她怎么会在这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