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十三年,三月的京城繁花似锦,夜色如水。
枕红楼,京中第一风月之地,灯火通明,笙歌鼎沸。
今日正逢百花宴,楼中座无虚席,权贵、文士、富商齐聚一堂,皆为一睹枕红楼花魁——叶红绡的风姿。
楼下的喧嚣人声,被琴音打破。
一缕琴音自二楼画堂缓缓流出,初时如清泉滴落,转瞬间如风过松林,潺潺流转,将所有嘈杂与轻佻尽数压下。
帘幕未挑,红纱之后,依稀可见一道纤影。
一袭烟红长裙,端坐琴案,乌发轻挽,肩线如画。
指尖轻轻拨弄琴弦,神情淡然。
琴音流泻,似诉说、似嘲弄,带着一股不容轻视的力量。
楼下的笑语戛然而止,有人不由自主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这琴音……竟带着一股清寒之意。”
有客人喃喃出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可置信。
“这便是红绡仙子?
怕是不同寻常。”
帘幕微微掀开,琴音也在此刻戛然而止。
那一刻,灯火微摇,叶红绡缓缓起身,步至栏前。
她一袭红衣,颜色素雅,并非艳俗的正红,而是如云染晚霞,温柔中透着一丝疏离。
她的面容并非惊世骇俗的艳丽,却精致得如同画中女子,一双凤眸微微挑起,目光平静淡漠,如同看透世事而不愿与人多言。
她望向楼下,微微颔首:“让诸位久等了。”
声音不疾不徐,清淡如茶,却在这喧闹的风月场中显得格外干净。
“哈哈,仙子何必如此拘谨?”
一道声音打破沉默,众人看去,只见一位锦衣男子放肆地笑着,正是镇国将军府的二公子——慕容胤。
他生得俊朗,风流倜傥,然而眼底那一抹轻浮,却叫人不敢恭维。
他手持折扇,步入场中,目光首首落在叶红绡身上:“红绡仙子琴艺非凡,今夜可愿为本公子多弹一曲?”
众人一阵哄笑,显然都在看慕容胤的笑话。
叶红绡闻言,却只是淡淡一笑,目光扫过他,又看向众人:“红绡不过是弹琴谋生,琴音一曲,己经献过。
将军府二公子若觉得不够,何不自请台上,为大家舞一曲助兴?”
她声音柔和,却一字一字敲在人心上,戏谑与疏离,分明写在了脸上。
楼下顿时安静下来,有人忍不住掩唇偷笑,慕容胤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你——”“红绡今日己献艺。”
她微微俯身,声音中再无一丝情绪:“诸位若是喜欢,明日再来便是。”
说罢,便转身而去。
红纱再次垂落,将她的身影挡在了喧嚣之外。
楼下的宾客们愣了片刻,随后纷纷议论起来:“这红绡仙子,倒是个有脾气的。”
“呵,不过是故作清高罢了。”
“若真是寻常烟花女子,又怎会有这份冷傲?”
角落里,一道清润的声音轻轻响起:“何必妄断?
若心中有傲骨,便算不得俗流。”
说话之人是一名青衣男子,神色温和,却气度非凡。
他是朝中新贵,宋怀瑾。
此刻,他目光深邃地望向二楼,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帘后,叶红绡重新落座,抬手倒了杯茶。
清香袅袅间,她的唇角微微扬起,带着一丝淡淡的讽意。
“他们以为我入了这枕红楼,便任人戏耍?”
她自言自语,声音低如细羽,“这天下人,到底还是看***。”
她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抬眸望向窗外,那一轮清冷的明月。
红纱内外,烟火红尘,虚实难辨。
而她,却早己在这繁华中,走出了一条无人可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