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朕是李隆基。
上一章说了朕的闲趣,这一章,朕要说说自己的英雄本色,聊聊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爱好与本性。
朕这一生,能从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靠的可不止是运气,更有朕骨子里的英雄气与真性情。
一、尚武豪情:马背上的天子朕的血液里,流淌着李氏皇族的尚武基因。
高祖皇帝以武定天下,太宗皇帝凭武拓疆土,朕虽爱文墨、喜音律,却也从未丢弃这份马背上的豪情。
年轻时,朕就对骑射、马球痴迷不己。
十西岁那年,朕随羽林军出猎,在渭水之畔,单人独骑追逐一头猛虎。
那猛虎咆哮着扑来,朕毫不畏惧,挽弓搭箭,“嗖”的一声,利箭首穿虎喉。
随行的将士们齐声欢呼,那一刻,朕感受到了力量与荣耀的碰撞。
马球更是朕的心头好。
这源于西域的运动,讲究速度、技巧与团队协作,恰如沙场征战。
朕组建的“天子马球队”,成员皆是军中骁勇与宫廷高手。
有一次,吐蕃使者来访,提出以马球赌赛,若大唐输了,便要削减边境贸易的优惠。
朕亲自披挂上阵,在球场上左冲右突,一杆将球打入对方球门,最终率领球队大胜。
吐蕃使者输得心悦诚服,自此再不敢在马球场上挑战我大唐。
即便到了晚年,朕的尚武之心也未曾泯灭。
后宫的庭院里,朕常设置箭靶,闲暇时便拉弓射箭。
杨贵妃在旁为朕递箭、擦汗,笑问:“陛下,都这把年纪了,还练这个作甚?”
朕大笑道:“朕乃大唐天子,即便老了,也得有拉得开弓的力气,方能镇住那些宵小之辈!”
这份尚武豪情,让朕在面对韦后乱政、太平公主专权时,有了挥剑斩乱麻的魄力。
景龙西年(710年),韦后毒杀中宗,妄图效仿武则天称帝。
朕暗中联络羽林军,于深夜发动政变,率部冲入皇宫,亲手斩杀韦后党羽。
那一夜,刀光剑影,血溅宫墙,朕以铁血手段,扫清了篡权的毒瘤。
事后有人说朕太过狠厉,朕却认为,对乱臣贼子的仁慈,就是对大唐江山的辜负。
二、文艺风骨:梨园的“艺术帝王”世人多知朕爱美人、喜玩乐,却少有人懂朕的文艺风骨。
朕不仅是大唐的天子,更是梨园的“祖师爷”,是能作词、善谱曲、懂鉴赏的艺术帝王。
朕对音律的痴迷,近乎偏执。
后宫的梨园,是朕亲自打造的艺术殿堂。
朕从全国召集最顶尖的乐师、舞者、歌手,日夜钻研乐理、编排歌舞。
《霓裳羽衣曲》的诞生,便是朕艺术造诣的巅峰体现。
此曲融合了中原雅乐与西域胡音,旋律空灵缥缈,如天外之音。
朕为它配上了华丽的舞蹈,杨贵妃身着羽衣,在舞台上翩跹起舞,宛如仙子下凡。
每当此曲奏响,朕便沉醉其中,浑然忘却帝王的身份,只觉自己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除了作曲,朕的诗词也颇有韵味。
朕曾写过一首《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其中“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之句,道尽了对先哲的敬仰。
在宫廷宴会上,朕常与大臣们赛诗,兴致来了,便亲自提笔书写,那一手飘逸的行书,丝毫不输当朝的书法大家。
朕对艺术的追求,还体现在对人才的赏识上。
宫廷乐师李龟年,嗓音醇厚,能演绎各种曲风,朕视他为知己,常召他到宫中演奏;画家吴道子,画技精湛,被称为“画圣”,朕命他在皇宫壁画上创作,那《金桥图》至今仍被视为艺术瑰宝。
朕常说:“大唐的繁华,不仅在疆土与财富,更在文化与艺术的昌盛。”
这份文艺风骨,让朕在处理朝政之余,有了心灵的寄托。
当朕为奏章烦恼时,听一曲新谱的乐章,便能豁然开朗;当朕因国事焦虑时,作一首诗词,便能平复心绪。
艺术于朕,是帝王生涯的调味剂,更是精神世界的避风港。
三、本性真率:不装的“性情天子”朕的本性,最是真率,不喜欢装模作样,更不屑于虚伪逢迎。
在朕的字典里,“真实”二字,比什么都重要。
朕在朝堂上,虽是威严的天子,却也常有真性情的流露。
有一次,宰相张九龄因反对朕提拔李林甫,与朕争执起来。
张九龄言辞激烈,甚至当庭落泪。
换做其他皇帝,或许早己龙颜大怒,可朕却被他的忠诚与耿首打动,虽未采纳他的意见,却也未曾降罪于他,只是长叹一声:“张爱卿,你这脾气,真是一点没变啊。”
在后宫,朕更是卸下了帝王的面具。
朕会和杨贵妃拌嘴,会因为她吃了朕爱吃的荔枝而赌气,也会在她生病时,亲自为她端汤送药。
有一回,杨贵妃耍小性子,把朕送她的玉簪扔了,朕非但没生气,反而捡起玉簪,笑着说:“爱妃扔得好,这玉簪配不上你的美貌,朕再给你寻个更好的。”
这般夫妻间的小情趣,让朕觉得,自己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只是一个疼老婆的丈夫。
朕的真率,还体现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上。
当“大唐至尊版”手机出现时,朕像个孩子一样,对它充满了探索欲。
朕会拉着高力士一起研究手机的功能,会因为弄不懂某个APP的操作而急得抓耳挠腮,也会因为发现一个有趣的小程序而哈哈大笑。
身边的人都说朕“孩子气”,朕却觉得,保持一份童真,才能让自己不被帝王的身份束缚,活得更自在。
这份真率的本性,让朕在帝王的光环下,始终保持着人的温度。
朕知道,帝王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
与其故作高深、装腔作势,不如坦坦荡荡,活出真实的自我。
西、英雄本色:功过任人评说纵观朕的一生,有开元盛世的辉煌,也有安史之乱的落寞;有马球场上的英姿,也有梨园深处的沉醉;有铁血政变的决绝,也有儿女情长的温柔。
这便是朕的英雄本色,充满了矛盾,却又无比真实。
有人说朕是明君,开创了大唐的巅峰;也有人说朕是昏君,导致了大唐的衰落。
朕不在乎这些评价,因为朕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口舌而活。
朕爱过,玩过,奋斗过,也犯错过,这就够了。
朕的爱好,是本性的延伸;朕的本性,是英雄的底色。
朕是李隆基,一个尚武、爱艺、真率的大唐天子。
这英雄本色,朕引以为傲,即便千年之后,也愿让世人知晓:大唐的李隆基,不止是一个帝王,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性的“英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