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般能穿上衬衫西裤皮鞋的,职位都比普通工人高。
“小渝,你慢点走啊,快到家了。”
“好。”
林婉渝三人从粮食厂大门走进去,穿过粮食厂车间和办公楼。
再通过一条两边都是大树的道路,就到了粮食厂家属院。
江城的房屋都是院子较多,一个院子里就住着好几户人家。
这年代分配房子是有一定讲究的,都需要成了家,然后按照工龄去排队。
粮食厂的筒子楼是五年前建成的,位置最靠近粮食厂。
筒子楼后面就是大大小小的院子和职工宿舍。
“李娟,你家大儿媳妇生病好啦?”
在筒子楼大树下坐着的左右邻居看到傅母带着傅云和林婉渝回来,关心的问了一嘴。
李娟是傅母的名字,傅母今年45岁,傅父叫傅建国。今年50岁。
“好了,好了。”
“哎哟,那回家要好好补补咯。”
“是,要补的。”
傅母笑着和大家伙聊了几句便带着林婉瑜和傅云上楼。
傅家在三楼,在右手边最里面的房子。
筒子楼的走廊里摆放着好几个煤炉子,平时大家伙都在走廊里做饭。
在最左手边的是公共厕所和水房澡房,平时大家伙打水和洗澡上厕所都是去那里。
傅母掏出钥匙打开家门,傅父和傅朗都在上班,家里没人。
一进屋里就是客厅,客厅不大,目测只有15个平方左右,但是被收拾的很干净简洁。
进门左手边正中间摆放着一张正方形的木桌子,桌子上铺着一张蕾丝边的桌布,桌布上压着一块玻璃。
墙边摆着一张木长椅子,长椅的左边靠墙摆着橱柜和缝纫机,窗户正对着缝纫机。
长椅对面是一个柜子,上面摆着黑白电视和台扇,电视机顶部用一张蕾丝边的布盖着。
墙角处靠着几张折叠起来的木凳,平时吃饭的时候就把折叠木凳子打开。
进门右手边摆放着一个鞋架,鞋架旁是傅父傅母的房间。
傅家分配的房子虽然是整个粮食厂最大的,可这年代房屋紧缺,房屋面积也小。
傅父分配的房子原本只有三房一厅,一开始是傅沉和傅朗兄弟两人住一个屋子。
直到前两年傅沉结婚,傅父傅母就把家里最大的房间让了出去,搬到了靠近门口的这个房间来。
家里最大的房间被隔成了两个房间,在房间中间加了一块木板和房门,也算是解决了难题。
房间隔开后,傅朗和傅云兄妹两人就搬了过去,把隔音最好的房间留给了傅沉和林婉渝。
傅母把从医院带回来的衣服一一拿出来,不忘嘱咐林婉渝。
“小渝,你先回房间休息。”
“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就喊我们。”
“好。”
林婉渝回到房里,打量着房间里的摆设,房间不大,但是很方正。
进门右手边靠墙摆着一张铁架床,床上铺着一张凉席和一张叠好的薄被褥。
床尾处是衣柜,衣柜挂着两件棉袄和两条蓝色的裙子。
剩下的都是干活时候出穿的汗衫和裤子。
衣柜里还有两身男装,是傅沉之前留在家里的衣服。
衣柜旁边是书桌,书桌正对着窗户,窗户外是大树,绿油油的叶子很是好看。
虽然傅家的房子不大,可胜在安静和没有遮挡,家里的光线很好。
房门后放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一个洗脸盆和搭着一条有些掉色的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