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爆炸让我觉醒,能看见万物的成功率。
家族轻视,项目危机,内外杀机四伏。
看我如何用这双“神之眼”,逆转乾坤,守护神舟二十一号冲向苍穹!
1 只眼的觉醒我醒来时,眼前飘着密密麻麻的百分比。
实验室那块失控的电池不只炸伤了我的额头,似乎还炸开了我的第三只眼。
导师的汇报方案,成功率27%;师兄设计的隔热层,41%;而我自己昨晚通宵赶出的报告,封面上悬浮着一个刺眼的红色数字:19%。
头痛欲裂。
手机在震,是我爸。
不用接都知道,他又要催我回去,给我那宝贝弟弟的公司“帮帮忙”。
我们老林家的资源,得紧着儿子。
女儿?
读个航天动力,到头来不还是给别人打工?
我挂断电话,目光扫过新闻推送——“神舟二十一号就位,近日择机发射”。
配图是长征火箭巍峨的箭体。
那一刻,我眼前不是文字,而是一个璀璨的、几乎要灼伤我眼睛的金色数字:100%。
但同时,无数条细微的、灰色的数据流从这100%中延伸出来,指向不同的部件、不同的预案……其中几条,标着触目惊心的<5%。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
这双眼睛,或许不是为了让我看清那些“不可能”,而是为了……去实现那个“100%”。
2 直觉的胜利“林工,你这个数据,怎么看出来的?”
项目副总师捏着我提交的异常报告,眉头紧锁。
我只是个破格进入保障团队的研二学生,人微言轻。
报告上,我指着某个推进剂泵的监测曲线,旁边是我标注的虚拟数字:故障风险率,78%。
“直觉,加上一些……算法模型。”
我无法解释我能“看见”的事实。
副总师将信将疑,但事关重大,还是下令复查。
三天后,拆解结果震惊全场:一个微小的铸造瑕疵正在应力下扩展。
若非发现及时,发射时大概率会失效。
我一战成名。
团队里那些质疑的目光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奇与依赖。
我的“直觉”开始被频繁问询。
我能看到老教授方案的成功率92%,也看到某个关系户工程师提交的代码成功率仅有3%。
我选择了沉默,看着他在模拟测试中把系统搞崩,然后被清退出团队。
我知道我得罪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