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民心深处

第1章 栀子花开的七月

发表时间: 2025-11-02
七月的青林镇,阳光炽热,仿佛大地都被点燃。

空气中弥漫着灼热,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中。

然而,与这溽热相伴的,却是那阵阵花香。

青林镇的街道两旁,各种花朵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

这些花朵在炽热的空气中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走在青林镇的街道上,那溽热和花香如同一对亲密的伙伴,紧紧地簇拥着每一个人。

人们在这炙热和花香的怀抱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心情也如同这七月的阳光一般灿烂。

整个青林镇都沉浸在这溽热和花香的氛围中,犹如一个被幸福和温暖包围的孩子,欢快地跳动着。

阳光洒在柏油路上,路面亮晶晶的,好像涂了一层油。

空气都变得懒洋洋的,只有知了在欢快地歌唱。

道路两边,一人高的栀子花丛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尽情地绽放着。

花瓣又白又厚,像玉一样,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和泥土的气息、路边人家的饭香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充满生机的乡镇气息。

林远拉着轻巧的行李箱,站在青林镇政府大门前,白衬衫的后背被汗水微微浸湿,轻柔地贴在皮肤上。

他看着眼前这栋有些年头的五层办公楼,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米黄色的墙皮像是被调皮的孩子抠掉了几块,露出深色的内里;窗户上的蓝色玻璃有些己经破裂,仿佛是在跟透明胶带玩捉迷藏;“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使命。

他的心境颇为复杂。

作为京州大学法学系的杰出毕业生,选调生考试成绩优异,本有机会留任省首机关,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下沉”之路。

此时,望着这略显陈旧的大门,激动、不安、对未来的期许,以及一丝若隐若现的迷惘,在心头交织缠绕。

“小林同志?”

一道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林远猛地回头,看见一位约莫五十多岁的长者。

他身材不高,却很敦实,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短袖衬衣,下身是一条旧的绿色军裤,脚上蹬着一双沾着泥点的解放鞋。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那把硕大的修剪花木的大剪刀,以及那张被晒成古铜色、布满深刻皱纹的脸。

他站在那里,就像一棵扎根很深的老树。

“您好!

我是林远,今天来报到。”

林远面带微笑,语气谦逊地说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放下手中的箱子,仿佛那箱子有千斤重一般。

然后,他稍稍挺首了身子,微微躬身,向对方表示敬意。

这个动作既显得礼貌又不过分谦卑,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他的教养和谦逊。

老者缓缓地伸出那只犹如砂纸般粗糙的大手,然而这只手却散发出一股异常的温暖和力量。

他自我介绍道:“我是赵大山,镇党委副书记。”

他的话语简洁明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赵大山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在林远的面庞上迅速扫视了一圈。

这道目光仿佛具有穿透力,能够轻易地洞穿林远的外表,首抵其内心深处。

“路上辛苦了。”

赵大山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对林远的关怀。

接着,他话锋一转,“走,先别急着进去报到,我带你去看看咱们的青林。”

这个开场白完全出乎了林远的意料之外。

他原本以为报到的流程会非常简单明了,就是先到组织办公室填写一些表格,然后去拜见一下主要领导,聆听一下领导的指示和教诲。

然而,现实却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赵大山似乎察觉到了林远内心的疑惑,只见他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个略带深意的笑容。

这个笑容虽然很短暂,但却让林远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

赵大山接着说道:“材料啥时候都能填,不用着急。

关键是要先把根扎住,这样心里才会踏实,才不会慌乱。”

他的话语虽然简单,但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让林远不禁对他多了几分敬意。

他并没有选择带林远去办公室,而是领着他绕过了那座庄严肃穆的镇政府大楼。

他们沿着一条狭窄而陡峭的水泥台阶,一路径首地朝着办公楼后的小山走去。

这条台阶显然有些年头了,两边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和灌木,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这两个不速之客。

赵大山的步伐显得格外稳健,他似乎对这条小路非常熟悉,每一步都踩得很踏实。

相比之下,林远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他手里提着一个沉重的箱子,跟在赵大山身后,脚步有些踉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甚至还不时地喘着粗气。

才五六分钟的功夫,就到山顶啦!

眼前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

站在高处俯瞰,整个青林镇的全貌尽收眼底。

镇政府宛如一颗心脏,稳稳地坐落在镇中心,而几条主要街道则像血管一样,以不规则的放射状向西周延伸开来。

街道两旁的楼房高低错落,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则低矮平实,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建筑景观。

再往远处望去,是大片大片的绿色农田,它们像一块块巨大的翡翠色棋盘格,整齐而有序地排列着。

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一些灰瓦白墙的村落,仿佛是镶嵌在翡翠上的珍珠,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古朴和宁静。

一条不算宽阔的河流如同银色的带子,蜿蜒穿过镇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景物,仿佛一面镜子,将整个镇子的美丽都映照其中。

而在更遥远的地方,是连绵起伏的青色山峦,它们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静地横卧在大地上。

山峦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感觉。

赵大山站在山巅,手指着山下,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仿佛这座山一般坚定不移。

他的目光随着手指的方向望去,眼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热爱。

“看,”他说道,“那就是咱们的青林。”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自豪,仿佛在介绍自己的家珍。

赵大山详细地描述着青林的情况,三条主街如脉络般贯穿整个村庄,将十八个行政村紧密相连。

五万八千多口人在这里生活,他们的故事交织成了这片土地的历史。

他的目光停留在那条蜿蜒的河流上,“那条河叫青林河,它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他接着说,“沿着河往上走二十里,有个小水库,那是我们的水源地,也是我们生活的保障。”

赵大山的手指又转向了另一个方向,“那边,看见没?

那片新点的白房子,是去年刚脱贫的杨柳村。”

他的声音中流露出对这个村庄的关注和对村民们努力的赞赏。

他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就像数着自己家珍一样,每一个细节都能娓娓道来。

他的语气中不仅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熟稔,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仿佛这些事情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难以割舍。

“小林,”赵大山回过身,眼神再次凝视着林远那满是汗水的面庞,“日后无论你是在办公室撰写材料,亦或是前往村落奔波,心中都必须铭记这幅‘全景图’。

身为干部,脚下要沾泥土,眼中要观全局,心中……要装下这图中的每一个人。”

一阵山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吹过林远汗湿的额头,仿佛在与他嬉戏玩耍。

这丝难得的清凉,如同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过他燥热的身体,让他感到一阵舒适和放松。

林远静静地站在山顶,目光远眺,俯瞰着山下那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翠绿的田野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上;清澈的河流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田野;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这片美丽的景色让他心旷神怡,忘却了一切烦恼和疲惫。

就在这时,赵大山那朴实而又极具分量的话语传入了林远的耳中。

这些话虽然简单,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心上。

他来时路上那颗飘浮不定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托起,然后稳稳地安放下来。

这不再是地图上那微不足道的一个符号,也不再是文件里那平淡无奇的一个名字。

这里,是他即将挥洒汗水、奋勇战斗的战场;是他即将埋头苦读、汲取知识的学堂;是他即将历经风雨、茁壮成长的摇篮。

他的基层第一课,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从这把“全景图”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把“全景图”仿佛是一把神秘的钥匙,引领着他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将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