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杀是中国历史上的保留节目,但明目张胆的刺杀军政要员却不多见,比较知名的只有两起——
唐朝末年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刺杀宰相武元衡。
晚清的小人物张文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
武元衡遇刺,是因为他力主削弱河朔三镇和淄青镇的势力,遭到李师道的记恨,于是李师道派出刺客,到长安大街上刺杀武元衡。
集权与封藩,是李师道和武元衡的核心矛盾,也是此次刺杀的关键点。
张文祥刺杀马新贻,发生在1870年7月26日。
那天,两江总督马新贻到南京校场检阅清军的射箭训练,结果在返回总督衙门的路上,张文祥自警卫部队中冲出来,一刀刺中马新贻的胸口,马新贻不治身亡。
刺杀结束以后,张文祥不逃不躲,立在原地束手就擒,并痛斥马新贻“不仁不义”,对刺杀两江总督的事情供认不讳。
而随着张文祥指责马新贻“不仁不义”,各种绯闻快速在南京街头传播开来,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
1、马新贻曾任浙江巡抚,期间剿灭了大量海盗,其中有不少是张文祥的同伙。张文祥为了给同伙复仇,便经过数年准备,奔赴南京刺杀马新贻。
2、张文祥的妻子被人抢走,张文祥曾向马新贻拦路喊冤,但马新贻不予理睬,张文祥怀恨在心,便通过刺杀马新贻来报复社会。
以上两条绯闻,都是说张文祥刺杀马新贻是泄私愤。
3、马新贻是***,西北地区又爆发了“陕甘回乱”,于是马新贻接受了西北***领袖的任命,声称“大兵果定中原,则东南数省,悉臣一人之责。”张文祥得知此事,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考虑,就刺杀了马新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