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府内,主位上端坐着一男一女,正是宁王夫妇李宴和陈语柔。
对面站着一位男子,长身玉立,眉目间透着温润君子的儒雅,腰带上坠着一块羊脂白玉,配上一身浅蓝色的衣袍,正是宁王夫妇独子李墨之。
“墨之啊,明日的牡丹宴母亲请了京城的众多贵女来赏花,你也可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只要家世清白,品行端正,不论门户高低,母亲替你去求亲。”
“母亲,儿子还不想成家,也没有心上人,再等几年吧。”
“墨之,父亲知道你的想法,你想找个自己中意的,但咱们家是皇室宗亲,再拖几年怕是圣上会赐婚,到那时就晚了。”
“父亲母亲,可有中意的人选。”
“你母亲之前是看上了平阳郡主,你皇祖母娘家的嫡女,她一首喜欢你,原想着亲上加亲,可惜她有个不学无术的哥哥,整日烟花柳巷,仗着你皇祖母横行霸道,日后怕是无穷祸事,因此作罢。”
“墨之,我和你父亲的意思就是希望你可以找个自己中意的,品行端正就好,无需为家族带来荣耀,但绝不容许败坏宁王府的名声,你明白吗。”
“儿子知道了,明日一定准时赴宴,多谢父亲母亲为儿子操心。”
李墨之走后,宁王夫妇暗自叹气,也不知明日他能不能碰到心仪的女子。
宁王年轻的时候征战在边关,家里都是宁王妃打理,如果不是夫妻互相体恤,早就貌合神离,鸡飞狗跳了。
宁王心疼陈氏操劳整个王府,时不时让人从边关送皮草首饰回来,人不在身边心意也要到,所以平定边关之后立刻请旨回朝,与陈氏团聚。
因此宁王夫妇对儿子的婚姻只有一个要求,夫妻和顺。
“夫人,不必操心了,明日如果墨之没有心仪的女子,咱们再办个马球会,总能相看到一个合适的。”
陈氏看着宁王,心里一阵暖流,这辈子嫁给他不算亏,年轻的时候相隔两地,他十天半个月一封家书报平安,时常送东西回来,团聚之后更是体贴。
“算了,儿孙各有各的缘法,做父母的只能帮忙张罗,没法做主,由他去吧。”
安国公府内,成衣铺子刚刚送了一批衣服过来。
“瑜儿,莹儿,你们来看看这些衣服,都是前些日子去铺子下定的,明日就是宁王府的牡丹宴了,咱们家的女儿虽不是一定要入王府,但也不能失了礼数。”
“谢谢母亲”。
“谢谢大伯母。”
许韫是前太师唯一的嫡女,嫁给安国公傅明后有了一子一女,傅明与和傅瑜珘。
傅莹珘是二房的独女,傅钧年轻时牺牲在战场上,只留下张语笙和傅莹珘相依为命。
好在国公府家风和顺,许韫掌家,对二房颇为照顾,平日里吃穿用度两个姑娘都是一样的,逢年过节还会多给金银细软,明面上是过节,实际是给傅莹珘攒嫁妆。
张氏也十分感激许韫。
“母亲,女儿喜欢这身鹅黄色的衣裙。”
傅瑜珘一双杏眼,如一汪清水,清澈明亮,论容貌她不是京城最美的,但她有一双全京城最美的眼睛。
“大嫂,我看瑜儿穿这身合适,真真是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你呀,就宠着她吧,她也不知道让让妹妹。”
许韫笑道“大伯母,我喜欢水蓝色,姐姐平时送了我很多水蓝色料子,她可心疼我了。”
“莹儿,有喜欢的衣服吗,试试合不合身,瑜儿你也是,去试试,不合适现在改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