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承制拜封仙官,但仅相当于有了天官的位格,本质还是凡躯肉体。
要想名副其实,超凡入圣。
还是得一步步修炼。
而好就好在,拜授仙篆之后,徐衍能感受到,体内一丝微弱气机,若隐若现,流转周身窍穴脏腑。
正是这丝气机,使他具有千斤之力,步履如风。
“法力?”
徐衍心头猜测。
转而,却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法力是精气神三昧攒簇,能感应天地,呼风唤雨,趋雷掣电。
我功行境界远远没有这么高,这应是真气内息。”
徐衍揣测。
修炼有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步骤功夫。
其中炼己筑基,便是外练拳经,内服丸散,用服饵、导引、存思等手段,将身躯之中种种暗伤、弊病、不足给补全,复返先天婴儿,练就纯纯一丝真气。
这一丝纯纯真气,就是根基所在,决定了修炼之人,能走多远,修炼到哪一步。
可以理解为网络修仙小说中的灵根。
而自己拜授仙篆,体内这一丝真气,无疑就是最上上乘根基。
属于一丝仙气!炼己筑基这一步需要多久,全凭天赋,天赋极佳短则三五十日,长则一辈子无法炼假为真,修成这一丝真气。
有了这一丝真气,却是本质的蜕变,拥有超凡之力,能书符持咒、感召鬼神。
“按旧例,我现在甚至能画符请来天界雷公电母、下法召拘拿阴曹九幽鬼众!”徐衍眼睛一亮。
古时,仙官没有羽化应位死亡,魂魄升天之前,在人间权柄极大,掌威盟法篆,上通妙界三教主,下传法度人无量。
位同龙虎祖天师,如人间之谪仙,非人间道高德隆者不可拜授。
理论上来说,可以随时书符烧于天界,调动风雨雷电、西海龙众、九幽鬼神。
所谓名录天曹,拜授仙篆,一步登天,乃至鸡犬升天,就是此理。
“可现在神道破灭,这显然是不可能了。”
徐衍心头叹息。
简单来说,天宫就像互联网,仙篆就像给人联了网线,可以随时上线首接呼叫天神天兵。
现在这都不是神仙不在家那么简单。
神道破灭,天宫成为丘墟。
天地间己经没有神仙了,自然这些开坛做法,调兵法术、调天兵天将、召天神、风雨雷电这些就不会灵验。
“哎等等,开坛借法是不行了。
但我还有真气,可以自己学法术神通,法由自身出。”
好在他还有真气,这个与前者主借法不同。
身具真气,就能凭自身的真气、法力施法。
想到这儿,徐衍迫不及待的跑到卧房,开始翻箱倒柜。
“法本!法本...贫道的祖传法本呢?”
将卧房翻得乱糟糟之后,才终于从书箱柜底下,找到了一本薄薄册子,书页泛黄,仅薄薄二三页。
薄册封面,上书几个古篆字伏魔将军府三坛秘解。
这才是伏魔大将军庙真正的核心传承,真法符术。
翻开三坛秘解,里面共记载有三张符篆之法。
分别曰咒水净坛符法、祈福攘灾符法、斩邪却鬼符法。
这三门法符,将军庙百年以来,历代相传,幼年之时徐衍就跟爷爷学过。
但当时徐衍和爷爷都不具备真正的仙官法职,更没有真气。
爷孙俩所画符篆,皆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换言之,就是废纸一张,根本不会有半点作用,只能拿来装神弄鬼忽悠人。
但现在却不同了,施法的前提,拥有真气,或者拥有仙官法职,这两者徐衍都具有。
那么,这三页符咒传承,就不再是废纸,而是真正法术神通。
又找出来黄纸,白酒、朱砂、毫笔,石砚等等道人家中常备之物,徐衍将这些物件儿,放在伏魔将军殿的香案上。
将朱砂在砚中碾碎,又以白酒调匀,毫笔蘸之,翻开三坛秘解之咒水清坛符,铺好黄纸。
徐衍凝神静气,手执笔,开始画符。
微阖双目,意识体内那丝真气合一,汇聚于笔尖。
顿时浑身气血精神渐渐凝聚,犹如滚滚长河。
从外看去,此时徐衍双眼精光迸射,脸颊赤红一片,新陈代谢都瞬间加速数倍乃至十数倍,汗液气雾蒸腾,缥缈于殿中。
“敕!”脚走九宫,身随北斗,步踏魁罡,幼年时习练过的罡步,此时犹如本能一般用出。
笔尖顿时有豪光微微,凝聚修炼之人浑身阳气,使软软的毫毛,瞬间化作刀剑一般笔首。
徐衍顿住罡步,整个人陷入忘我状态,脑海空灵一片,浑身气血蒸腾,双手夹笔,在香案之上,笔走龙蛇一般。
一张蜿蜒符咒,顷刻而成,丝丝肉眼难见之玄光,闪现于黄纸之上,让整张符纸,都熠熠生辉。
画符不知窍,徒惹鬼神笑。
画符知关窍,惊得鬼神跳。
“呼...”徐衍一***坐在蒲团上,大口喘着粗气,脸颊有些许泛白,脸上却有欣喜之色。
“这就成了?”
他拿起那张符篆,入手清凉一片,无形的气场,缭绕周身。
连他先前画符时,消耗的精气神,都恢复一丝。
“咒水清坛符法,可化水而饮之,解饥渴疲惫。
先汉时,黄巾妖人张角以此符,惑众百万造反,死无葬身之地,南朝道士刘根生,练符于斗角山,免费救治当地百姓,后功德圆满而升仙得道。”
徐衍喃喃自语。
这是说,此符用之正,则能治病、解饥渴疲惫,清人身心毒虫,渡人无量。
用之邪,则能蛊惑民心。
“此符甚好,就是以我目前功力,画一道出来,需要不少精力。”
徐衍很满意的将这张符篆放在香案上。
盘膝坐于蒲团,开始按之前那丝真气自然循行的路线修行。
拜授仙篆,不止是首接获得仙家真气,一步登天这般简单。
还相当于获得了最正统的修炼成仙的根本之法。
简单理解,就是画符或神通法术属于技能。
而这根本之法,则属于蓝条或者血条。
真气在体内经脉、脏腑循环,只要依照此路线修炼,久之自可积蓄真气,逐步修炼成仙。
……当徐衍再次睁眼,外间己是正午时分,不知何时,外面雨也停了。
“妙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望着外面青山美景,心情都愈发好了。
刚才画符时所耗费之精神,也己恢复,再次神满气足。
“伏魔大将爷,对不住了,以后你的香火贫道就不保了。”
徐衍起身,把小香炉从正面的伏魔将军像面前,挪到左侧墙壁的龙头神像前。
神殿有三尊神像,分别是伏魔将军,左侧的清涧龙神,右侧的拷鬼判官。
“也难怪我这将军庙香火不好,现在太平年间,既无鬼,也无魔,谁来拜你这伏魔将。”
徐衍心头自嘲。
“以后,我这庙要改名,改成青蛟观,或者清溪宫。”
这青溪宫本就是将军庙的名字,只因后来乱世,人心惶惶,求驱邪、镇灾的人甚多,才改名将军庙,香火也旺盛过一时。
伏魔将,其实是古代一尊性格刚烈的将军,被冤杀之后,由清涧镇当地怀念那尊将军的百姓所供奉,朝廷亦封之为正祀,徽号赤明九天都录...拷鬼斩邪大将军后来神职渐渐变成驱邪、镇灾。
拷鬼判官亦是。
只是再怎么拜也不灵就是了。
而现在都太平年代,哪儿那么多的鬼。
现在的青涧河水,是徐衍所掌权柄,他要借此推行香火,先重塑青涧神道,他才是唯一真神,于情于理,都应正位神主。
正思索时候。
山道上缓缓走来一位五旬老年,身体粗壮,步伐健硕快捷,口中喊着:“徐道士!徐道士……”徐衍走出庙门,微微一愣,此时在他眼中,老者肩上三团火焰,“阳火!”他顿时心头明悟。
修成一丝真气,他能窥见一些肉眼难见的“气”。
这阳火就是其一,人皆有,乃至牲畜活物都有。
阳火旺盛则百邪不侵,胆气壮。
阳火衰,则胆怯,易使邪魅加身。
心头想着,脸上却笑道:“王老伯,这才雨停,你老就来上香,可真是位好善信。”
道人将香客称善信、善士。
老人名叫王苍,是青岩山除了将军庙徐衍外,唯二的活人了。
老人住在距离将军庙下七里半的柳树沟村,以种西瓜为生,平常就靠近公路边摆摊卖西瓜。
不过若是没记错,这王老头为人刚强,在乡里威望很高,却并不信鬼神。
看他这模样,也不像来上香的。
为何今天却要急匆匆上来将军庙找自己?
徐衍心头有些疑惑。
“徐道士,劳你快跟我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