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伦敦街道上的灯光将雨水映照得格外透亮。
江漠坐在公寓昏黄的灯下,电脑屏幕上是刚刚从“山海秘卷”中提取的符号和图案。
他的目光一刻不离地盯着那幅地图轮廓,心中隐隐觉得,这或许是解开《山海经》中某些谜团的关键。
突然,桌上的手机振动了一下。
他拿起一看,是一封陌生发件人发送的邮件,标题简单明了:“昆仑探险计划”。
江漠心中一凛,点击打开邮件。
里面是一封简短的信和一份附件。
“江博士,我们注意到您对‘山海秘卷’的研究兴趣。
您解读出的内容可能与昆仑山下的某遗迹相关,而这正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项考古计划的核心。
如果您有意参与,请于明天上午十点前往邮件附件中的地址详谈。”
附件中是一张机密文件,标注了昆仑山某未公开区域的坐标,旁边的文字清晰写着“绝密项目,非公开”。
江漠放下手机,陷入沉思。
对方究竟是什么身份,居然对他的研究如此关注?
而且还首接将昆仑山与山海秘卷联系起来,这似乎并非巧合。
尽管对方的意图尚不明确,但江漠知道,这可能是解开昆仑之门秘密的唯一机会。
---次日上午,江漠按邮件地址找到了一栋低调而奢华的办公楼。
接待他的是一位身穿深色西装的中年男子,自称李卓,是“昆仑考古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李卓的办公室陈设简洁,却透着一股压迫感。
墙上的一幅巨型地图显示了昆仑山脉的全貌,地图上有几处区域被红圈标记,其中一处的坐标与邮件中的附件完全吻合。
“江博士,我们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绝密考古任务,发现了一些与《山海经》记载相关的遗迹。
这些遗迹深埋地下,规模巨大,而我们目前的进展非常缓慢。”
李卓开门见山,“听说您对古文献和密码学有深入研究,我们希望您能加入我们的团队,帮助解开这一谜团。”
“遗迹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江漠问道,目光首视着李卓。
“具体内容不便透露,但我可以告诉您,山海秘卷的线索与我们发现的遗迹高度吻合。
我们怀疑,那是一处未被完全记录的远古遗址,甚至可能揭示上古文明与外界的联系。”
李卓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意。
“为什么选择我?”
江漠并未轻易接受,“我不是唯一的考古学家,也不是唯一研究《山海经》的人。”
李卓微微一笑,拿出一份资料递给他:“因为您是最适合的人选。
这是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早己关注您的学术动态。
而且,我们知道您手中有山海秘卷的扫描数据。”
江漠心头一震,他迅速恢复平静,但这更加证实了对方的背景绝非寻常。
“如果我加入,我需要完全的自主研究权和探险自由。”
江漠试探道。
李卓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
您必须与我们合作,不得擅自离开探险团队范围。
毕竟,遗迹可能暗藏危险。”
江漠没有立即答复,他低头思索着。
参与这个计划无疑会使他更加接近真相,但背后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对方显然掌握了许多机密,他必须格外小心。
“我同意加入。”
几分钟后,他抬头说道,眼神中透着决心。
---一周后,江漠带着简易行囊登上了前往昆仑山的飞机。
同行的还有几位看似普通的考古学家和工程师,但从他们彼此间的眼神交流来看,江漠感觉这些人并非仅仅是学术背景。
在这其中,江漠着重注意到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女子,她看起来好像不太合群,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呆着,也不和众人交流。
江漠很好奇她是以什么身份来参加昆仑探险的多,这个女子好像叫……云歌。
飞机降落在昆仑山脚下的一个临时基地,基地中架设着简易的帐篷和精密的仪器,显然是为长期考古准备的。
李卓亲自迎接了江漠,并带他参观了遗迹入口。
遗迹是一处隐藏在山体深处的洞穴,洞口被厚重的石门封闭,石门上雕刻着复杂的符号,与山海秘卷中的符号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们称之为‘昆仑之门’。”
李卓说道,“它是一座古老的入口,但至今我们无法完全打开。”
江漠走近石门,仔细观察着符号和图案。
“这些符号……”他轻声说道,“它们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一种密码。”
他从包中取出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将石门上的符号与山海秘卷的内容进行比对。
他很快发现,这些符号排列的方式隐含着某种规律,而这个规律似乎与星象有关。
“你们试过按照星象解读吗?”
江漠抬头问李卓。
“我们请过天文学家,但他们的研究并没有突破。”
李卓摇头,“希望您的专业知识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江漠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这个遗迹与山海秘卷的联系越发清晰,而它隐藏的秘密也越发令人着迷。
---当夜,江漠坐在营地的帐篷内,反复研究石门的图案和符号。
偶尔,他能听到远处的风声夹杂着奇怪的低鸣声,仿佛大山深处有某种未知的生物正在苏醒。
他没有注意到,帐篷外有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他。
而这只是即将揭开的一场冒险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