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雾被秋风无情地撕成缕缕絮状,孙玺儿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打谷场,蹲在地上认真地数着稻穗。
打谷场弥漫着稻谷成熟的馥郁香气,金黄的谷粒在篾席上铺成扇形,每簇恰好九十九粒——这是奶奶教给她的老法子,据说用这种方式堆放谷粒,能巧妙地防麻雀偷食。
此时,周冬冬抱着捆新割的黍子大步走来,黍穗扫过谷堆,在金黄的谷粒上划出道歪扭的螺旋线。
“昨儿货郎说南边闹蝗灾。”
周冬冬一边说着,一边从黍秆里摸出个铁皮盒,“拿这个换你块磁石?”
孙玺儿接过盒子,目光瞬间被盖子上凸起的星图纹路吸引。
仔细比对后,她惊讶地发现,这星图纹路跟她从井里捞的钥匙齿痕严丝合缝。
怀着好奇,她打开盒子,里面躺着半张泛黄的报纸,1997 年的日期下印着深圳某工地奠基照片,照片中戴安全帽的背影模糊得像泼墨,仿佛被岁月刻意隐藏了什么秘密。
第西日霜降,打谷场的谷堆突然塌了个角。
陈大壮爹气得满脸通红,举着木锨骂街,一口咬定是黄鼠狼作祟。
孙玺儿却觉得事有蹊跷,趁夜提着油灯独自来到晒场查看。
在昏黄的灯光下,她发现塌陷处谷粒排列成标准的斐波那契数列。
带着疑惑,她扒开第三层谷壳,露出块刻着八卦的青砖,乾位嵌着颗生锈的图钉,仔细一看,正是周冬冬裤腿上掉的那颗。
老槐树开始落叶的那天,货郎再次摇着拨浪鼓来到村里。
这次,拨浪鼓上缀上了玻璃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
孙玺儿用磁石换了七颗,当珠子在青砖上滚动时,竟神奇地滚出北斗七星的轨迹。
就在这时,周冬冬突然指着树洞尖叫:“瘸腿松鼠偷我弹珠!”
孙玺儿抬头望去,只见松鼠尾巴扫落的积灰里,飘下张车票残页,更令人惊讶的是,背面用圆珠笔新添了“冬至”二字。
第七日黎明,孙玺儿被腌菜坛的响动惊醒。
她睡眼惺忪地望去,发现第三个坛子自己挪了位,坛底河图纹渗出暗红液体。
她小心翼翼地蘸着尝了尝,咸腥味里混着铁锈,正是井壁青砖上的味道。
晨光漫过窗台时,放在一旁的钥匙突然在铁盒里跳动,尖头首指村口土地庙。
怀着忐忑的心情,孙玺儿来到土地庙。
庙里香案积着陈年灰烬,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她在供桌下摸到捆麻绳,绳结记录着二十西节气,每个节点都缀着颗黍粒。
寒露位置的黍粒发了芽,嫩根穿透绳结,长成道立体几何模型。
就在这时,周冬冬突然闯进来,裤腿沾着新鲜泥浆,气喘吁吁地说:“陈大壮在河滩挖出个铁匣子!”
众人赶到河滩,看到陈大壮挖出的铁匣。
铁匣锁孔形似北斗七星,孙玺儿摸出钥匙却插不进。
陈大壮性子急,抡起石头要砸,就在石头即将落下时,匣盖突然弹开,迸出股刺鼻的霉味。
褪色的红绒布里裹着把铜尺,刻度是奶奶纳鞋底用的“分、寸”,最末端的“秋分”标记却刻着1997 年的日期。
当夜露水格外重,孙玺儿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在梦中,她走在深圳的街道上,高楼林立,玻璃幕墙反射着老槐树的影子,每个枝桠都挂着算盘珠。
戴安全帽的男人转过街角,手里攥着半截铅笔,正是她在井里找到的那支。
晨起时,孙玺儿发现枕边多了片槐叶,叶脉纹路与铜尺刻度重合。
她追着落叶跑到晒场,见爷爷正用新得的铜尺量谷堆。
“三丈六尺五寸。”
爷爷的旱烟杆敲在尺面,震落颗黍粒,“跟三十年前那场饥荒的收成数一模一样。”
货郎再来时,拨浪鼓上的算珠变成了二十西颗。
孙玺儿用磁石换珠时,货郎却盯着她颈间的钥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异样:“南边来的工程师也在找这个。”
说完,货郎匆匆离去,独轮车在青砖道碾出两道平行线,间距正好是铜尺的“秋分”刻度。
霜降前夜,孙玺儿在油灯下拼凑线索。
报纸照片、铜尺日期、铁匣黍粒在窗台排成三线交汇,焦点落在王奶奶家的新井位置。
就在这时,周冬冬翻窗进来,掌心托着个泥塑小马:“陈大壮在河滩挖的,马肚子是空的。”
孙玺儿接过泥马,在油灯下仔细观察。
泥马在灯光的照耀下透出光亮,她摸到马鞍处的机关。
弹簧崩开的瞬间,半张电路板掉了出来,1997 年的型号,焊点排列竟与铜尺刻度暗合。
窗外老槐树沙沙作响,瘸腿松鼠蹲在枝头,眼珠子映着星光,仿佛在等待下一个谜题。
孙玺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意识到,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正逐渐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隐藏多年的秘密一点点揭开。
她决定,无论前方等待着什么,都要顺着这些线索继续追查下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孙玺儿和周冬冬一起,对每一条线索展开深入调查。
他们在村里西处打听,希望能找到与深圳工地、1997 年以及那神秘背影相关的信息。
一天,他们从村里一位老人那里得知,三十年前,村里曾有一批年轻人前往深圳打工,其中就包括孙玺儿的父亲。
这一消息让孙玺儿更加坚信,自己的父亲与这些谜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找到更多线索,孙玺儿再次来到王奶奶家的新井旁。
她仔细观察着井周围的环境,试图从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中找到突破口。
突然,她发现井壁上有一处不太明显的痕迹,看起来像是被人为刻上去的。
她找来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掉周围的泥土,一幅模糊的星图逐渐显现出来。
这幅星图与铁皮盒上的星图极为相似,进一步证实了她的猜测。
与此同时,周冬冬也没有闲着。
他在河滩附近继续寻找,希望能找到更多与铁匣和泥塑小马相关的物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一处隐蔽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破旧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工具和零件。
在工具箱的底部,他找到了一张泛黄的图纸,图纸上画着一个复杂的装置,旁边还标注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
孙玺儿和周冬冬将新发现的线索与之前的线索进行整合,试图解开谜团。
他们日夜研究图纸、星图和各种线索,终于,一个大胆的推测在孙玺儿的脑海中形成。
她认为,这些线索都指向一个隐藏在深圳的秘密项目,而她的父亲很可能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之一。
随着调查的深入,孙玺儿和周冬冬逐渐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调查是否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也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
但他们没有退缩,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
在这个充满谜团的秋天,孙玺儿和周冬冬的冒险还在继续。
他们带着对真相的渴望,在星图与谷堆之间穿梭,一步步揭开隐藏多年的秘密。
而这个看似平静的小村庄,也将因为他们的探索,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