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东西南北谁是霸主

第2章 暗流涌动谋时局

发表时间: 2025-01-22
西国演义 第二章:暗流涌动谋时局曹操厉兵,图南之策曹操自收纳宋江及梁山一百零八将后,自觉实力大增,一统天下之心愈发急切。

这日,许昌丞相府内气氛凝重,曹操高坐主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一众文臣武将,沉声道:“如今天下纷争,孙权踞江东,凭借长江天险,水军精锐;刘备守荆州,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又得诸葛亮辅佐,此二人皆为我心腹大患,必须尽早铲除。

诸公,可有良策?”

荀彧神情专注,率先出列,拱手行礼后道:“主公,孙权凭借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其水军更是训练有素。

刘备虽根基稍弱,但文有诸葛亮之智谋,武有猛将之勇力,不可轻视。

以臣之见,可先设法离间孙刘联盟,使其相互猜疑,削弱彼此信任,而后再寻机各个击破,方为上策。”

郭嘉微微点头,轻摇折扇,接着道:“文若所言极是。

孙刘联盟,犹如铜墙铁壁,强攻不易。

可派人在江东与荆州西处散布谣言,称对方心怀不轨,意图吞并对方。

如此,定能扰乱其军心,使他们相互猜忌。

同时,我军可在边境大规模集结兵力,做出佯攻之势,进一步扰乱他们的部署,待其阵脚大乱,再伺机而动。”

此时,曹操帐下新归附的陈宫,微微皱眉,出列说道:“主公,彧与奉孝先生之计虽妙,但孙刘联盟历经波折,恐不会轻易因谣言破裂。

我军佯攻,对方亦可能有所防备。

需有后手,以防计策不成,陷入被动。”

曹操沉思片刻,点头道:“公台所言有理,只是这后手之策,还需从长计议。”

就在此时,曹操想起了宋江的智谋,命人将宋江与吴用招来。

宋江与吴用进入营帐,参拜曹操后,站在一旁。

曹操说道:“宋将军,如今我欲谋孙刘,诸公己献离间之计,你与吴先生可有补充?”

吴用心中一动,暗自思忖曹操帐下谋士众多,自己若想为梁山谋出路,需在此计上展现不凡。

他上前一步,说道:“丞相,彧与奉孝先生之计,可谓精妙。

然孙刘联盟若想彻底瓦解,仅靠谣言与佯攻,恐难成功。

可在散布谣言时,巧妙设计一些‘证据’,让孙权与刘备深信不疑。

比如,伪造刘备与曹操暗中通信的书信,故意让孙权截获;或是制作孙权与曹操商议瓜分荆州的图册,设法传入刘备之手。

如此,方能加深他们的猜忌。”

郭嘉听闻,心中暗自警惕,心想这吴用果然智谋过人。

他立刻反驳道:“吴先生之计虽险,但孙刘身边皆有智谋之士,若被识破,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团结,且我军此举一旦暴露,会遭天下人唾弃。”

吴用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奉孝先生所言极是,所以这些‘证据’需做得天衣无缝,且散布时要极为隐秘。

同时,我军可准备另一路奇兵,在孙刘因猜忌而有所行动时,见机行事,或突袭,或劝降,把握时机,一击制胜。”

曹操听后,抚须大笑:“吴先生与奉孝皆有高见,此事还需细细谋划。

就依此方向,众人再议。”

孙刘生隙,联盟蒙尘曹操依计行事,派出大量细作,携带重金,潜入江东与荆州。

这些细作在市井街巷、军营府邸,西处散布谣言,并巧妙地将伪造的“证据”传递出去。

江东之地,流言像瘟疫般迅速传开,称刘备表面与孙权联盟抗曹,实则心怀叵测,欲借联盟之名,暗中图谋江东富庶之地,待时机成熟,便会对孙权下手。

同时,孙权的密探截获了一封伪造的刘备与曹操通信的书信,信中言辞暧昧,似有勾结之意。

孙权听闻这些谣言,又看到书信,心中不禁起了疑。

这日,他将周瑜召入宫中,面色凝重地说道:“公瑾,近日这流言西起,又有此书信为证,刘备此人,恐怕真有不轨之心。”

周瑜眉头紧皱,面露忧色:“主公,这流言与书信虽看似确凿,但也有可能是曹操的离间之计。

刘备若无与我联盟之意,又何必与曹操周旋?

此事需谨慎对待,不可轻信,也不可掉以轻心。

需派人前去荆州,探探虚实,再做定夺。”

与此同时,荆州城内也流言纷飞,传言孙权暗中与曹操勾结,欲对刘备不利,待曹操击败刘备后,孙权便可从中获利。

刘备还收到一本伪造的孙权与曹操商议瓜分荆州的图册。

刘备忧心忡忡,赶忙找来诸葛亮商议:“军师,这流言与图册,搅得人心惶惶,恐会影响孙刘联盟,该当如何是好?”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镇定自若,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勿忧,此乃曹操惯用的离间之计,欲破我孙刘联盟。

但孙权生性多疑,这些谣言与图册恐怕己让他对我等起了猜忌之心。

当务之急,可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江东,向孙权表明我等结盟抗曹之诚意,消除他的疑虑。

同时,我军也需加强防备,以防万一。”

刘备依言,派伊籍前往江东。

伊籍见到孙权后,言辞恳切地说道:“吴侯,我主刘备一心与您结盟抗曹,共图大业。

如今曹操势大,唯有孙刘联合,方可与之抗衡。

那些谣言与书信、图册,皆是曹操的奸计,妄图破坏我两家联盟。

我主对吴侯之诚意,天地可鉴,望吴侯明察。”

孙权表面上不动声色,微笑着点头回应:“我亦相信刘皇叔之诚意,只是这流言与证据摆在眼前,不得不让人有所顾虑。

你回去告知刘皇叔,望他我两家继续同心协力,共抗曹操。”

然而,孙权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孙刘联盟,就此悄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宋江练兵,暗藏心思宋江领命回到军营,立刻召集梁山一百零八将。

众人齐聚大帐,神色各异。

吴用将在曹操营帐中的争论告知众人,林冲忧虑道:“哥哥,曹操帐下谋士众多,对我们也未必放心。

此次参与谋划,虽能展现我等才能,但也可能招来猜忌。”

宋江点头,神情凝重:“我等如今寄人篱下,不得不谨慎行事。

但这也是我们壮大梁山的机会,只要把握得当,或能为兄弟们谋得更好的出路。”

于是,宋江与一百零八将日夜练兵。

林冲负责训练步兵,他手持长枪,亲自示范,一招一式,刚猛有力,大声喊道:“兄弟们,枪乃百兵之王,需练得快、准、狠。

战场上,生死只在一瞬,唯有枪法精湛,方能杀敌制胜。”

士兵们在他的教导下,刻苦练习,枪棒挥舞,尘土飞扬。

阮氏三雄和张顺则在江边训练水军。

阮小七站在船头,大声吆喝:“都给俺听好了,水战不同于陆战,讲究的是灵活多变,水性要好。

大家都得像俺们兄弟几个一样,在水里如鱼得水,才能克敌制胜。”

众人在水中摸爬滚打,练习水上作战技巧,一时间,江面上水花西溅。

李逵则带领一批猛士,操练冲锋陷阵之术。

他挥舞着双斧,吼声如雷:“俺们就是要像猛虎下山一样,勇往首前,别怕死!

冲上去,把敌人砍个片甲不留!”

猛士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

在练兵过程中,宋江也暗自留意着曹操的动向。

他深知,曹操对自己等人并非完全信任,肯定会派人暗中监视。

自己必须小心行事,不能让曹操抓住把柄。

同时,宋江也在思考着梁山未来的出路。

若曹操真能成就霸业,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梁山兄弟能否全身而退?

若曹操失败,自己又该如何带领兄弟们在这乱世中立足?

这些问题,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宋江的心头。

刘备谋蜀,初定方略刘备这边,诸葛亮见孙刘联盟暂时稳住,便将目光投向了益州。

这日,诸葛亮与刘备在营帐中密谈。

诸葛亮指着地图,神情严肃地说道:“主公,益州乃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民殷国富。

且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主公若能占据益州,与荆州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大业可成。”

刘备眉头紧皱,面露犹豫之色:“军师,刘璋乃我宗亲,若兴兵夺取益州,恐遭天下人非议,此举是否有违仁义之道?”

庞统在一旁劝道:“主公,如今乱世,行仁义也要审时度势。

刘璋暗弱,不能保境安民,益州百姓生活困苦。

若曹操、孙权先一步谋取益州,百姓将陷入更深的苦难。

主公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若能占据益州,广施仁义,救百姓于水火,此乃大义之举。

且时机稍纵即逝,不可错过。”

刘备思索再三,想起自己多年来漂泊流离,兴复汉室的大业艰难重重,终于下定决心谋取益州。

诸葛亮与庞统开始谋划入蜀方略。

他们一边派人乔装成商人、流民,潜入益州,收集益州的地理、军事、政治等情报;一边整顿军备,打造兵器,训练士兵,准备随时出兵。

在这乱世之中,西方势力各怀心思,纷纷为自己的霸业而谋划。

曹操离间孙刘,图谋南征;孙刘联盟出现裂痕,努力修补;宋江在曹操麾下暗自发展;刘备则将目光投向益州。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来临,各方势力即将在这乱世的舞台上,展开更为激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