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叮~叮~” 闹钟响了!
我条件反射似的坐起身来,准备下床,突然意识到:我无班可上!
停顿一秒钟,还是决定出去跑步——再躺下去,可能很多不愉快的情绪都会涌上来,这是人的本能! 情绪来了,就让它有个出口,别堆着。
“ 跑起来,才会有风,”我想到了这句话。
河边依然碰到几个熟悉的面孔,笑着打声招呼后,各自继续,你是谁?
你来自哪里?
这些谁也不知道,各自有各自的世界,我们仅仅在这里交错一个身影而己。
回到家,准备给儿子做份早餐,做凉拌葱油面,这边灶上烧水,那边洗葱切碎,打蛋煎蛋皮,冰箱里昨晚己冻了冰水,煮熟的面条过冰水,炸葱末,拌调料......一系列完成后,叫儿子起床吃早餐。
昨晚他10点多下班,下班前就发微信给我,说饿了,想吃云吞,让我15分后煮,他到家就有得吃了。
他骑电单车,我边看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边努力让自己别想,分针指向15的时候,他回来了,我才悄悄地松口气。
儿子边吃边同我聊天,我打起精神同他聊,他或许不知道,老母亲却深深知晓了润物无声是最有力量的爱和支持。
吃完早餐,儿子学习,我开始做我的测试,说心里不恐慌,那是假的,儿子估计心里也有,毕竟我的失业关系着母子俩今后的生活。
这时老爸打电话过来,开玩笑地问,“家里还有米吗?”
我笑着大声回答,“有,有2包。”
话音一落,俩父女哈哈大笑半分钟,老爸说,“不着急,才第二天,好好休息下,你一首都没休息过。”
“嗯嗯”,突然眼睛热起来了,只有逆境来临之时,你才会真正认识自己,从心里真正感受到亲人的爱护。
这种用痛苦换来的领悟才是真正的财富,比任何资格证书都更有价值。
(二)我正在写小说,我不知道写到什么时候,写成什么样子。
我知道我不是具备小说写作资格的人,过度的情绪介入,注定了我的写作品质和路径,大大咧咧,轻情节的描述,对现代叙事意识的淡漠,以及对小说的阅读匮乏,甚至形成了天然的小说写作屏障,仅有的一些现实主义小说作品的阅读经历,在当下的主流阅读趣味面前,也显得格格不入。
我真是人书皆老了,这个老是老化的老,是落伍,是如何迅跑也望尘不及的老。
对自己认识还是蛮深刻的。
我对散文是真爱,随意随行,形散却始终表达一个主题,虽然存在着诸多瑕疵,还是仍然爱它,毕竟小说牵扯的旧时轶事和旧雨新知太多,万一,万一中伤了别人,也是不好的,我本来想这样,写出来的总是另外的样子,我知道大约的结果,但结局如何,完全非我所能控制,因此我常常要在后面纠正我前面的错误设计,真心佩服那些写小说的,每日几更,每更都引人入胜,我也总是惊讶于为什么那么多的想不到。
嗯,一切皆有可能,生活的必然性,正是由无数的偶然性构成。
言归正传,我正在写的小说,什么时候完成,写成什么样子,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