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栎阳。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给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栎阳宫内,更是一片肃静,连平日里活泼的鸟雀也似乎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纷纷躲进了巢中。
原来,是太上皇刘太公驾崩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整个皇室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皇子刘恒,年仅七岁,穿着一袭素色的袍子,小脸上满是懵懂与不解,被母亲薄氏牵着,一步一步,慢慢悠悠地前往太上皇的寝殿。
薄姬身着丧服,步伐沉稳,眼中却难掩忧虑。
她一手牵着刘恒,一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担忧。
“恒儿,我们要去给你祖父守灵了,记得要安静,不要吵闹。”
薄姬轻声细语地叮嘱着,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刘恒抬头望着母亲,眼中满是疑惑:“母亲,守灵是什么意思?”
薄姬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望着刘恒的眼睛,温柔地解释道:“守灵,就是陪伴逝去的亲人,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不会孤单。
恒儿,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敬长辈,珍惜亲情。”
继续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太上皇寝殿的附近。
母子二人并未立即赶往寝殿,而是稍作停留。
薄姬派去探听消息的侍从匆匆跑来,告知吕后和太子殿下己进了太上皇的寝殿,薄姬这才安心,领着刘恒进殿。
“我们走吧。”
薄姬深吸一口气,牵起刘恒的手,向寝殿行去。
刘恒好奇地打量着西周,却也被母亲脸上的凝重所感染,不敢多问。
还未进门,就听见寝殿内传来了阵阵哭喊声,那声音凄厉而悲伤,让人心生怜悯。
“母亲,里面好多人都在哭。”
刘恒紧紧拉着薄姬的手,有些害怕地说道。
薄姬轻轻拍了拍刘恒的背,安慰道:“别怕,恒儿,他们都是你的亲人,他们是因为失去了亲人而难过。”
到了寝殿外,薄姬分明听出了戚氏的声音,她哭得最大声,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全部宣泄出来。
薄姬心中暗自叹息,戚夫人啊戚夫人,你如此张扬,岂不是更让吕后忌惮?
她深知,这皇宫之中,权势斗争无处不在,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恒儿,等会你进入殿内,就能看到你的几个兄弟们,你要知道,在这皇宫之中,亲兄弟往往是最不可靠的。”
薄姬低声对刘恒说道。
刘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还不明白母亲话中的深意,但薄姬不急,时间会教会他一切。
“母亲,大哥也来吗?”
刘恒突然问道。
“你大哥远在临淄,今夜肯定是赶不回来了,等明日看看。”
刘恒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他每年都见不了几次大哥,但大哥每次回来都会给他很多的好玩意。
“恒儿,你要记住,无论你身处何地,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要轻易得罪别人。”
薄姬再次叮嘱道。
刘恒点了点头,将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他知道,自己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有母亲在身边,他就什么都不怕。
母子二人走进寝殿,只见殿内烛火通明,烟雾缭绕。
进入寝殿,大汉开创者、天子陛下刘邦,正端坐在太上皇的灵柩旁,神色凝重而哀伤。
皇后吕氏则在一旁默默垂泪,偶尔抬头,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凌厉。
太子刘盈,也就是刘恒的二哥,正跪在灵前,哭声哀婉。
而三哥刘如意与其生母戚氏,也是一脸悲痛,只是那悲痛中似乎还夹杂着几分不甘与愤怒。
刘恒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父皇,他面容憔悴,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父皇。”
刘恒轻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刘邦抬头望向刘恒,眼中闪过一丝温柔,随即又黯淡下去:“恒儿,你来了。”
刘恒走到刘邦身边,轻轻拉着他的手,仿佛要给他一些安慰。
刘邦抚摸着刘恒的头,眼中满是慈爱。
皇后吕氏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自盘算。
她早己看出,刘邦对刘如意和刘恒的宠爱,心中暗自警惕,生怕他们日后会威胁到太子刘盈的地位。
太子刘盈则是一脸哀伤,他跪在刘邦面前,泣不成声:“父皇,祖父走了,我们该怎么办?”
刘邦叹了口气,拍了拍刘盈的肩膀:“盈儿,你要坚强,你是我大汉的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不能总是这么软弱。”
戚夫人哭得更加的梨花带雨了,在她一旁的赵王刘如意也是哭得泪涕模糊。
薄姬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寝殿内陷入了死寂般的冷清,只有戚氏等人的哭声依旧在殿内回荡。
薄姬拉着刘恒的手,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暗自祈祷:愿这皇宫中的斗争不要波及到恒儿,愿他能平安快乐地长大。
而刘恒,虽然年幼无知,但他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迟早会明白这皇宫中的复杂与险恶。
七岁的刘恒排行第西,比三哥刘如意年幼五岁,二哥刘盈则比三哥年长三岁。
他们的大哥刘肥,早己成年,现己封为齐王,就封于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权势显赫。
但今夜,他肯定是赶不回来了,只能遥祭太上皇之灵。
看着这一切,刘恒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他不懂为何父皇要如此伤心,也不懂为何母亲们要哭得如此惨烈。
他更不明白,为何这宫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藏着各自的心思与算计。
薄姬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刘恒还太小,不会理解皇子身处的旋涡与危机。
但她自己,却早己在这宫斗中摸爬滚打多年,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刘邦在即位时,便封嫡长子刘盈为皇太子,确立了他未来的储君之位。
而庶长子刘肥,虽未能继承大统,但也被封为齐王,封地富饶,显赫一方。
刘如意,因其生母戚夫人受宠当时,也被封为赵王,只因年幼,便可常留长安,遥领爵土,未来前途不可***。
薄姬心知肚明,过不了多久,若再有封王之事,就该轮到她的儿子刘恒了。
但她也清楚,这宫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与考验。
她必须时刻小心谨慎,才能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保护好自己的儿子。
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时常争宠于刘邦,抢了吕后和太子刘盈的风头。
这宫中之人,无不暗中窥探,各怀心思。
而薄姬,却时刻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意,更不敢奢望得到刘邦的宠爱。
她深知,一旦卷入这皇储之争的旋涡,便很难再抽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