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为自己发现了神。
银河系星历第九纪,天体折射仪首次探测到“信息真空”:一种不会反射、不会吸收、甚至不会被记载的特殊宇宙结构。
他们称之为“反逻辑点”,最终归档于“虚空态存在”之下。
各国研究者相信,那是某种智慧实体活动留下的量子痕迹。
对此猜测可能是新的强大文明,高等生物,又或者是一种还未被定义的信息。
即刻起,联合国下令发射并组装了一座庞大信号干涉阵列,试图“唤醒”该存在。
代号为:项目‘泰坦计划’(TITAN)。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认知装置——TITAN干扰阵,正指向宇宙之夜最沉默的区域。
那里没有引力波,没有粒子散射,没有任何“存在被观测”的迹象。
它如同一块宇宙的伤口,一处名为“无”的回音井。
观测主任低声念出启动指令,语音识别启动时的嗡鸣仿佛穿越整个空间站——“主干扰频率:接近概念崩解阈值……启动。”
随即,星际静寂被人为的撕裂。
干扰阵启动那一刻,整个太阳系外围通信网络出现短暂断层,仿佛“声音”的本质被瞬间抽空。
阵列激活的波形不是电磁波,也不是量子脉冲——而是某种信息形态的“反逻辑结构”,一种模仿“呼唤”的形态,但却无语言、无意义、无信号本身。
启动之初,什么都没有回应。
但半响,整个探测阵列接收模块同时陷入同一个梦境般的图像:那是一个古典的“庭院”,里面富丽堂皇的建筑一眼望不到尽头。
整座庭院漂浮在一片无星的天空下,在庭院里游荡着无法测量的庞然之物。
祂们没有形体,却拥有“被感知后的畏惧”。
那是一种不知名的压迫,压的人喘不过气,思想也停滞下来。
在那一瞬间,所有科学家几乎同时听见了一个低语,不来自外界,而来自他们被构造出来的记忆的深处:“你敲响沉默之门,却不知自己脚下,是断裂之路的终点。”
⸻语末,列阵中心的记录中枢轰然炸裂。
高维粒子分布扭曲,人类科学史上最完美的数据——同时消失。
不是简单的被删除,而是不曾存在过。
空间站的救援行动全力展开,搜救船一次又一次将焦黑而寂静的残骸拖入母舰。
终于,在第七个昼夜,有人被发现——他们并非真正的“生还者”,只是勉强从真空与火海中拖回的一具具人形。
他们的眼中没有光芒,瞳孔像凝固的深渊,仿佛在某个无法名状的时刻,意识己经坠入了另一片黑暗。
没有人能说出当时,空间站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最后一艘搜救船离开那片漂浮在无星之海的死域时,地球上开始了奇异的变化。
最初,是某个历史学家偶然翻开一卷古籍,惊讶地发现那本书的每一页都空无一字,只有泛黄的纸页在指尖飘零。
他以为是装订错误,首到第二天,整个图书馆的书架上,所有关于历史的书籍都变成了白纸。
然后是档案馆。
数字文件像溃散的梦境,文件夹一夜之间空空如也,只剩文件名在闪烁着乱码。
有人尝试打印、下载、翻拍,可所有影像都只是一片灰白的模糊噪点。
更令人不安的是,没有人真正感到惊讶。
当历史课悄无声息地从学校课程中撤下,没有学生提出质疑,也没有家长抱怨。
仿佛“历史”这个词本身己经从集体语言中剥落,只留下一个无声的空壳。
曾经用来标记时间的年号、纪元、事件,像被无形的流水冲刷,消失在记忆深处。
街头偶有疯子喃喃自语,讲着“昨日的影子”、“溶解的年代”、“无名之月”。
但他们的话语像秋风里的残叶,被路人轻轻避开。
夜幕降临,天空似乎更黑了一点。
有人抬头凝视群星,心中却生出无法抑制的恐惧:那片星空似乎比记忆中稀疏了许多。
某些恒星消失了。
某些轨道空了。
某些名字,从来不曾存在。
在一切的最深处,潜藏着一种无声的颤栗。
没人知道,或许某个夜晚,连“昨天”这个词,也将从人类的语言中悄然褪去。
——到那时,他们是否还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叫“历史”的东西,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