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啊,你说咱这辈子是不是过得太快了?”
夕阳下,母亲手里拿着那张泛黄的照片,轻轻摩挲着,眼里闪烁着温柔的光。
父亲坐在摇椅上,手里的茶杯冒着热气,他微微一笑,皱纹在脸上舒展开来,“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咱俩都老了。”
这张照片,是六十年代初,他们刚结婚那会儿拍的。照片里的母亲梳着两条乌黑的大辫子,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父亲则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笑得腼腆而幸福。
谁能想到,这样一张简单的照片,竟然承载了他们一生的回忆。
他们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没有鲜花钻戒,有的只是一份平淡而真挚的情感。这份情感,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历经风雨,却始终如一。
......
六十年代初,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整个社会仿佛都被一层淡淡的灰色所笼罩。人们的生活简单到极致,却也纯粹得让人动容。
父亲,一个朴实无华的勤快庄稼汉,成长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里。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食物常常短缺,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但父亲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他早早地学会了各种农活,仿佛那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
每天,当天边还只是微微泛起鱼肚白,星星都还未完全隐去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悄然起身,扛着农具走向那片广阔的田野。他弯着腰,辛勤地劳作着,汗水湿透了他那破旧的衣衫,却从未听到他有半句抱怨。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能过上稍微好一点的日子。
有一天,父亲在田里劳作时,和一同干活的邻居闲聊起来。
邻居感慨道:“这日子过得真难啊,啥时候是个头呢。”
父亲直起身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坚定地说:“咱不怕难,只要肯干,总会好起来的。”
母亲则是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她出生于一个虽不富裕却充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