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感谢大家今天抽空参加这次关键的战略会议。
"林志远站在会议室前方,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他的合伙人们,创业初期并肩奋斗的伙伴们。
在另一个人生中,这些人大多己经与他分道扬镳,有的成了竞争对手,有的默默离开了这个行业,还有的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
但此刻,他们都专注地看着他,眼中满是信任和期待。
林志远的视线最终落在王海川身上。
这个在上一世最终与他反目成仇的合伙人,现在还是他最信赖的朋友,远见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和运营总监。
"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服务。
"林志远深吸一口气,在脑海中飞速思考着,"这个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停顿了一下,回忆起上一世在这个会议上,他是如何强硬地推动公司转型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
那个决定确实让远见科技抓住了互联网爆发的浪潮,但也导致了团队的第一次分裂——技术派和市场派之间的矛盾从那时开始逐渐加深。
"我认为,我们应该将重心逐步转向互联网服务领域。
"林志远最终说道,但他的语气比记忆中温和了许多,"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现有业务。
我们可以建立两条业务线,让它们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林志远知道,这个提议依然会引起争议,但他希望这种更为平衡的方案能减少团队内部的分歧。
"志远,我不是很理解。
"果然,王海川首先开口了,眉头微皱,"我们的企业软件业务刚刚有起色,客户反馈也很好。
互联网?
这个方向太宽泛了,而且竞争更加激烈,投入和风险都很大。
"另一位合伙人张明也表示担忧:"现在国内互联网还处于初级阶段,用户基数有限,商业模式不清晰。
我们贸然转型,会不会太冒险了?
"林志远微微一笑。
这些质疑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比上一世更温和。
毕竟这次他没有提出完全放弃现有业务的激进方案。
"我理解大家的顾虑,"他平静地说,"但我相信,互联网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特别是2003年后,随着宽带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互联网将进入千家万户。
2007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会带来新一轮革命。
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布局,等到那时,我们就能占据先机。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是因为震惊。
所有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林志远,仿佛他突然变成了某种预言家。
"志远,你怎么能如此肯定地预测到2003年和2007年?
"王海川的表情变得严肃,"这些数字听起来很具体,但有什么依据吗?
"林志远暗自责备自己的失误。
在重生的兴奋中,他过于首接地使用了未来的信息,引起了怀疑。
他需要更加谨慎。
"这只是我根据国际趋势和国内政策走向做出的分析。
"林志远迅速调整,"美国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再结合国内的五年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这些估计并非没有依据。
"